1948年,德国一位63岁的流浪汉一度面临全家被饿死的困境。
而他在危难之际,竟然收到了中国捐赠的1亿元(折合市价2000美元),看到汇款单上写着“南京”二字,他顿时泪如雨下。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远在中国的南京人要给一个德国老人寄钱?而且还是如此惊人的数目?
1938年的新年,南京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然而,在约翰·拉贝的宅邸前,却出现了一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数千名难民从清晨开始就在拉贝家门口排起了长队,他们中有老人、妇女和孩子,脸上虽然还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恐,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感激的光芒。
当拉贝走出家门时,整个院子里顿时鸦雀无声。
随后,所有的难民齐刷刷地向拉贝鞠躬,一鞠、二鞠、三鞠,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这一幕让拉贝深受感动,他的眼眶湿润了。
这份礼物虽然简单,却凝聚了所有难民的心意。
拉贝接过绸布,双手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份礼物的分量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要重。
同年2月,拉贝不得不离开他深爱的南京。
临行前,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召开了特别会议,对拉贝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
委员会成员一致认为,没有拉贝的勇气和领导,安全区就不可能成功保护如此多的生命。
中国国民政府也没有忘记拉贝的功绩,他们特别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编号98。
这枚勋章不仅是对拉贝个人的褒奖,更是中国人民对这位国际友人的感恩。
当拉贝戴上这枚勋章时,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他知道,自己与中国,特别是与南京的缘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虽然即将离开,但他的心永远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约翰·拉贝,这个名字在中国可能不是家喻户晓,但在南京,却是一个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他的故事,要从1908年说起。
那时,26岁的拉贝来到了神秘的东方国度——中国。
谁能想到,这一待就是30年。
初到中国时,拉贝被这个古老文明的魅力深深吸引,他开始学习中文,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甚至尝试用毛笔书写汉字。
他爱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成家立业,甚至比很多中国人还要了解中国文化。
在他看来,中国不仅仅是他工作的地方,更是他的第二故乡。
1911年,拉贝正式加入德国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
工作之余,他还热心公益,在南京创办了教会学校。
就这样,拉贝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谁也没想到,命运会在1937年给拉贝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那年冬天,日军的铁蹄踏破了南京城,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即将降临。
此时的拉贝,将面临人生中最艰难的抉择。
南京,这座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在1937年的冬天迎来了它最黑暗的时刻。
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一场持续六周的大屠杀就此展开。
城市陷入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和肆意杀戮的日本士兵。
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妇女儿童、老人病患,无一幸免。
据统计,在短短几周内,就有超过30万无辜平民惨遭杀害,街道上横尸遍野,长江水都被染红了。
日军的残暴超出了人类的想象,他们将屠杀当作游戏,甚至举行杀人比赛。
面对这场人间地狱,大多数外国人选择了撤离,但拉贝没有。
他选择留下来,与死神赛跑,拯救无辜的生命。
这个决定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危险,但也让他成为了无数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拉贝联合其他在南京的外国人,包括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德国商人克里斯蒂安·克勒格尔等,成立了国际安全委员会。
这个小小的区域成为了南京城内唯一的避风港。
拉贝更是将自己的住所变成了难民营,他的家门口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人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希望能得到一个安身之所。
拉贝尽可能地接纳每一个人,甚至连自己的卧室都让给了难民,他不顾个人安危,多次与日军交涉,阻止他们进入安全区。
有时,他甚至要直面持枪的日本兵,用自己的生命保护难民。
在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里,拉贝每晚都会点亮一盏油灯,伏案写下著名的《拉贝日记》。
他的笔触冷静而客观,记录下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
他用冷静客观的笔触,记录下了日军的累累罪行,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证据。
日记中详细记载了日军的暴行,包括集体屠杀、强奸、抢劫等。
拉贝的记录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受害者的一种尊重。
拉贝带领委员们四处奔走,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他们购买粮食和药品,尽力满足难民的基本需求。
特别是在得知难民中出现脚气病后,拉贝历尽艰辛,从上海搞来了能预防脚气蔓延的蚕豆。
他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保护了25万难民,供他们吃喝住。
日本兵被拉贝的气势所慑,连连认错,准备从大门出去。
日本兵无奈,只得重新翻墙离开。
目睹这一幕的难民们欢呼雀跃,对拉贝更是敬佩有加。
在拉贝的庇护下,难民们不仅得到了安全保障,还经常得到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孩子们更是常常得到礼品,拉贝会给他们带来糖果、玩具,甚至是书本。
就这样,在拉贝和其他外国友人的努力下,南京安全区成功保护了约25万中国平民,他们躲过了日军的屠刀,得以活下来。
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免于破碎,无数生命得以延续。
拉贝的行为不仅拯救了生命,也给绝望中的南京人带来了希望。
1938年,约翰·拉贝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德国。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重任,尽管这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
回国后,在5月2日至25日的二十多天中,拉贝连续举行了五场演讲。
他展示了大量证据,包括照片、文件和他的日记摘录,听众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6月8日,拉贝鼓起勇气,写信给希特勒,提交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详细报告。
然而,这种行为在当时的德国是极其危险的,纳粹政府多次警告他,甚至一度将他逮捕。
二战结束后,拉贝的处境更加艰难,作为前纳粹党员,他被盟军逮捕审查
1946年6月,在经过漫长的调查后,拉贝终于被证实没有犯错,并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和释放。
但此时的他已经失去了过去的地位,只能在西门子公司担任普通的办事员和译员。
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拉贝一家挤在西门子城的一间小房子里,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他们只能给孩子煮菜汤,大人啃干面包。
全家一度濒临饿毙的边缘。
拉贝看着孩子们饥饿的眼神,心如刀绞。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给这个绝望的家庭带来了希望。
南京的市民们得知了拉贝的困境,立即行动起来,他们自发组织募捐,短短几天内就筹集了1亿元(当时的货币)。
国民政府迅速批准了这笔援助,按市价将其转换成2000美元,汇至德国。
当拉贝收到这笔钱时,他已经泪流满面。
这笔援助不仅解决了拉贝家的燃眉之急,更让他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
1950年1月5日,拉贝因中风永远闭上了眼睛。
他的离去是如此突然,以至于家人们一时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拉贝的日记,这些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珍贵资料,由他的孙子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
这些泛黄的纸页承载着历史的重量,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公之于众。
亲人们决定将拉贝安葬在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地。
这里安静祥和,似乎是一个适合这位英雄安息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拉贝的墓碑被移出,存放在他外孙女的车库里。
多年后,中国驻德国大使得知了这一情况,他深感拉贝对中国人民的贡献,认为这位国际友人应该得到更好的纪念。
于是,他郑重地向拉贝的家人提出请求,希望能将这块墓碑赠送给南京。
拉贝的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同意了这个请求,他们认为,这或许是拉贝本人也会希望的。
毕竟,南京承载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和使命。
1997年,在各方的努力下,约翰·拉贝的墓碑终于从柏林搬到了南京。
这块沉甸甸的石碑不仅承载着一个人的生平,更象征着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当墓碑安置在南京的那一刻,仿佛拉贝的灵魂也回到了这片他曾用生命守护的土地。
拉贝的精神也在后人中得到了传承,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成为了一名医生,并在2018年获得了中国政府友谊奖。
托马斯将祖父的日记原件捐赠给了中国国家档案馆,成为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2020年初,新冠疫情如同一场无情的风暴席卷全球。
作为一名医生,托马斯深知这种病毒的危险性。
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的家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迅速恶化。
托马斯心如刀绞。作为一名医生,他深知当前德国医疗系统面临的困境:医院人满为患,药物短缺,许多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父约翰·拉贝,曾祖父在南京守护中国民众的故事一直是家族的骄傲。
怀着一线希望,托马斯给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去了一封紧急求援信。
信中,他详细描述了家人的病情和当前德国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恳请中国提供援助。
这封求援信很快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中国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了包括抗病毒药物、呼吸机等在内的医疗物资。
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馆的协调,这些宝贵的物资很快就送到了托马斯·拉贝的手中。
当托马斯收到这批物资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有了这些药物和设备,托马斯的家人得到了更好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的病情终于开始好转。
约翰·拉贝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人性光辉的传奇。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的事迹提醒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性中的善良和正义也永远不会消失。
拉贝精神跨越了国界、种族和时间,成为了中德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约翰·拉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