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防长亚洲行遇冷多国悄然转向中国寻求合作

皇甫晨曦啊 2025-03-29 11:20:48

当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的专机降落在马尼拉时,菲律宾的烈日下笼罩着一丝微妙的气氛。这位因泄密事件缠身的五角大楼掌门人,此行肩负着向亚洲盟友重申“安全承诺”的使命。然而,特朗普政府接连对欧盟加征钢铝关税、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反复,早已让“美国承诺”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安全承诺遭质疑 盟友暗藏隐忧在菲律宾总统府会见现场,赫格塞思照本宣科地强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不可动摇性”,日方也在等待他重复相似的剧本。但东京的决策层心知肚明:三个月前特朗普公开宣称美日安保条约“不对等”,直言“日本赚了美国太多钱”;五角大楼更被曝计划向盟友出售“阉割版”F-47战机,直言“防着未来翻脸”。这些插曲让亚洲盟友在配合美国“战略表演”时,眼底难掩犹疑。

欧洲政要密集访华 经济合作成破局关键与美防长行程形成戏剧性对比的,是法国外长与欧盟贸易专员同期在北京的穿梭外交。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欧盟主动释放合作信号——中法宣布年内启动战略、经济、人文三大高级别对话机制,欧方更公开表态“中国是重要合作伙伴”。这种转向背后,是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2%的数据支撑,也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0个月建成投产的“中国速度”带来的震撼。

两种模式的全球竞赛当华盛顿热衷于在亚洲渲染“安全威胁”时,北京正以日均4.5个外资项目的节奏夯实经济纽带。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五年稳居日韩澳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对东盟投资额较美国高出37%。这种差异折射出两种外交哲学:中国以“一带一路”搭建共赢平台,美国则用关税武器重塑贸易规则。正如菲律宾学者所言:“我们乐见美军存在带来的安全感,但真正改善民生的还是中企承建的桥梁和5G基站。”

盟友圈的无声博弈在东京智库的闭门会议中,日本官员坦言正在重新校准战略天平。尽管防卫省计划将军费提至GDP的2%,但财务省更关注的是对华半导体出口激增带来的万亿日元顺差。这种矛盾心理在亚洲颇具代表性:各国既想借美国军事存在提升话语权,又不愿牺牲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绑定。就像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近期所言:“没有国家愿意选边站,大家期待的是平衡而非对抗。”

历史总在细节中转向。当赫格塞思带着F-35战机的宣传片巡访亚洲时,中国与法国刚刚签下150架空客飞机的超级订单;当五角大楼强调“印太安全”时,中欧班列正载着德国汽车零件穿越哈萨克斯坦草原。这种对比或许预示着:在21世纪的大国博弈中,经济互利的磁力终究比军事威慑更具穿透力。

0 阅读:33

皇甫晨曦啊

简介:喜欢分析,喜欢聊全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