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枢纽大升级,对长三角意味着什么?

诚畅华 2024-05-24 21:06:57

作者:王伟业 调查评估部高级研究员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 HUALUETT)

近期,《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标志着浦东新区又将缔造一个新的物贸中心。东方枢纽作为上海全力打造的新时代国际开放门户枢纽,在国际国内空铁联运、“临空+枢纽经济”打造、对外开放制度创新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将为长三角带来巨大流量输入、临空产业外溢和制度成果共享等机遇。长三角各地要抓住战略机遇,加强与东方枢纽的交通衔接、产业协同和制度对接,实现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全文3691字,阅读约10分钟

万众瞩目的上海东方枢纽,位于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所在地浦东新区,处在上海外高桥港、浦东空港、洋山深水港“三港三区”产业带的“C位”,总规划面积达到155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功能定位,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未来将打造辐射全球的亚太航空枢纽门户、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锚点、服务长三角区域的核心枢纽和助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图:上海东方枢纽区位图,底图来源:自然资源部

最近,随着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的闪耀登场,东方枢纽的功能实现了迭代升级,其战略定位跃升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了大体量国际国内空铁联运、标志性“临空+枢纽经济”打造、大尺度对外开放制度创新等三大突破,其中很多政策举措在国内尚属首次,对全面提升上海自贸区功能、持续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周边长三角城市未来发展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图:上海东方枢纽及周边地区功能布局图,底图来源: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2023

三大突破铸就新时代开放门户标杆

突破之一:大体量国际国内空铁联运

东方枢纽坐拥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东站两大重量级场站。

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重点打造的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和最大的出入境空港口岸,客货吞吐量、国际旅客占比、国际航线资源等各项指标在国内都属于TOP级别(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旅客吞吐量7615.3万人次,位列国内第二、全球第八;其中国际/地区旅客吞吐量3850万人次、占比50%,高居国内第一。货邮吞吐量363.4万吨,在全球仅次于香港和孟菲斯)。同时,浦东国际机场也在加紧推进四期扩建,努力协助基地航司中国东航打造“航空运输超级承运人”,积极谋划第五航权航线(即第三国运输权,如国航运营的中国北京-西班牙马德里-巴西圣保罗往返航线),大力吸引外国航司飞行上海航线及以上海为基地开拓国际航线。

图:浦东国际机场历年客货吞吐量,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

上海东站总建筑面积将达到138.7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15台30线,计划接入沪苏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沪宁沿江高铁、规划沪乍杭铁路等国铁干线,以及上海多条市域铁路和市内轨道交通,建成后将成为沪上第二大铁路客运站,仅次于站场规模16台30线的上海虹桥站。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枢纽将首次在高铁客站引入航空模块,实现类似航站楼的完整空侧功能,空铁换乘距离由虹桥的近1000米缩短至约250米;将采用立体交通组织系统模式,打造“中央换乘光谷”,串联地铁、出租、公交、市域铁路等配套交通设施,实现5分钟以内覆盖大多数换乘方式;将充分利用临近浦东国际机场航空货站的优势,首次在高铁客站设置空铁物流,在枢纽内部设置空铁联运功能,极大地便利各类要素资源的进出和流动。

突破之二:标志性“临空经济+枢纽经济”

当前,临空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外大型航空枢纽的“标配”。无论是国外的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新加坡樟宜、首尔仁川,还是国内的上海虹桥、北京首都、深圳宝安,都纷纷在机场附近布局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能级的枢纽经济。

据悉,东方枢纽也将依托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东站、中国商飞总装基地等大型场站和产业平台,打造世界级的“临空经济+枢纽经济”示范区,计划建设7平方公里的“东方枢星·航空都市”核心区,并辐射带动周围大片区域形成东方航空城,以硬核科技产业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助力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图:中国商飞C919,来源:“大飞机”微信公众号

同时,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展览、会议、培训等功能性场所和设施,大力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展会和经贸类展会主办机构在区内开展业务,还将打造“6天+365天”展示交易平台,实现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联动,全力满足上海外贸外资企业商务洽谈、会议展览、国际培训等大量跨境交往需求。

突破之三:大尺度对外开放制度创新

本次全新推出的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在贸易、投资、资金、人员便利化等方面推出多项大尺度创新政策。

在人员入境政策方面,国际商务合作区将设立新型监管区域,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进出境人员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拓展,并提出“境外人员搭乘国际或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进入商务合作区将无需中国签证”“从国际侧入区的境外人员在区内开展商务活动,可停留30天”等重磅举措,将免签范围直接扩展到全世界的受邀商务人士。

图:浦东国际机场边检,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众号

在税收政策方面,最大的亮点便是设备、仪器免税。国际商务合作区将在适用综合保税区现有税收政策基础上,叠加部分货物进口免税政策及人员入出境便利化措施,大力吸引软件测试、航空飞行、前沿医学等相关培训活动所需的进口设备仪器入区,大大降低企业设备成本,还支持灵活组织境外教员或学员到区内参加培训活动,促进合作区内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国内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步,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东方超级枢纽对长三角带来战略机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稳步提升和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东方超级枢纽将为长三角周边各地带来诸多发展机遇,建议长三角各地要全面加强与东方枢纽的交通衔接、产业协同和制度对接,助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机遇之一:超级枢纽将带来巨大商务流量

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完工后,可满足2030年1.3亿人次旅客吞吐量的庞大需求;上海东站也在加速建设中,其设计客流达到了6000万人次/年。未来,东方枢纽强大的空铁联运功能将串联起这两大流量入口,极大地推动商务客流、物流、信息流在长三角区域间快速高效流动,实现地区间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协同。

对此,建议长三角各地要加快与东方枢纽的交通衔接,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空铁联运经验,最大程度便利国内外技术人才和商务人士以及商品货物往来。可借鉴沪苏“双11号线”模式,加快本地城市轨道交通与沪苏湖铁路、沪宁沿江高铁等国铁干线及上海轨道交通和市域铁路的衔接;加强与国铁上海局集团、上海机场集团及东上航、吉祥航、春秋航等上海主基地航司的沟通对接。

参考北京大兴机场线草桥站模式、苏州城市航站楼模式,探索将值机和行李托运环节前置到高铁站、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城市CBD航站楼,增加直达高铁和大巴班车频次,打造“一站式”的便利出行体验。同时,与东方枢纽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依托其丰富的国际海空物流航线资源,围绕支持企业拓宽跨境电商出口渠道,探索相配套的出口转关监管路径,提升跨境通关物流链运转时效。

机遇之二:超级枢纽临空产业将加速崛起外溢

根据规划,东方枢纽将形成集航空制造、航空服务、商务会展等于一体的临空经济区,将吸引集聚一批高端研发制造基地、国际企业和跨国公司总部,成为链接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平台载体,进一步带动长三角地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能级提升。

对此,建议太仓、昆山、常熟、舟山等临沪城市要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园区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与东方枢纽商务区、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协作,积极承接商用大飞机产业外溢,谋划引进培育飞机总装、材料与结构件、动力/机载系统、飞机MRO、航空检测服务等航空制造和航运服务业,带动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创新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强化与国际商务合作区对接,探索在合作区内设立飞地孵化基地、城市展馆、招商中心等,加强最新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合作,定期举办专业主题展会,吸引优质海外客商到各地考察投资,形成海外-国内供应链紧密对接。

机遇之三:超级枢纽对外开放制度将持续推广实施

东方枢纽及国际商务合作区的一系列创新开放举措,一方面将为上海自贸区在离岸贸易、跨境电商、保税维修等领域率先落地改革提供“压力测试”;另一方面可以为长三角各地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供样本借鉴,加快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

对此,建议长三角各地要顺应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最新趋势,探索以“服务前厅”的模式与国际商务合作区实现联动,在对标RCEP等国际社会自由贸易协定、深化自由准入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协同创新,促进产业和项目对接,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

同时,进一步聚焦离岸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专业人员的服务需求,按照国家部署,加强与东方枢纽和上海自贸区在人员跨境流动方面的对接合作,在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进行全面对标,为相关专业人才提供往来便利和从业支持,打造“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增强对国际人员和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1 阅读:382

诚畅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