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作为广州高新科技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广州科学城商品房已经过剩了。广州科学城分为联合街道、萝岗街道、长岭街道、云埔街道、永和街道。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各个街道拥有的商品房(包括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

一、联合街道:30662套
1.雅居乐富春山居:2803套
2.保利翔龙天汇:3853套
3.广府壹号:1788套
4.天鹿花园:2621套
5.天鹿花园北区:1580套
6.华标峰湖御境:2700套
7.万科新里程:1874套
8.龙光峰景华庭:2927套
9.龙光香悦山:72套
10.中铁建信达花语天宸:654套
11.万科城:875套
12.保利林语山庄:1947套
13.越秀岭南山畔:1440套
14.锦林山庄:1168套
15.大壮名城:3671套
16.振业天成:689套
以上楼盘共30662套。
二、萝岗街道:23672套
1.保利香雪山花园:1078套
2.保利香雪山别墅:216套
3.科城山庄一期:606套
4.科城山庄二期:1719套
5.科城山庄三期:2960套
6.星樾山畔:2306套
7.佳大瑞园:352套
8.新福港鼎峰:1509套
9.保利罗兰国际二期:4277套
10.保利罗兰国际四期:1881套
11.品秀星樾:4935套
12.时代香树里:666套
13.星河湾萝峰:1167套
以上楼盘共23672套。
三、长岭街道:17371套
1.奥园春晓:1228套
2.中冶·逸景台:776套
3.保利越秀岭南林语:2835套
4.金融街融穗御府:922套
5.天健天玺:538套
6.五矿·壹云台:1414套
7.龙湖·揽境:1329套
8.万科山景城:4902套
9.万科元培里:541套
10.广开城投云锦:432套
11.高新仕林苑:1395套
12.长岭雅居:1059套
13.勤城达悦府:未知
以上楼盘共17371套。
四、云埔街道:57367套
1.万科东荟城:7190套
2.合生中央城:14000套(火村旧改一二期)
3.时代春树里:2106套
4.时代天境:1176套
5.中海誉城北区:3838套
6.中海誉城南区:3981套
7.万科金色梦想:3356套
8.时代天韵:3534套
9.云峰原著:1461套
10.岭南雅筑:2300套
11.绿地杉禾田晶舍:822套
12.保利锦上:803套
13.星河臻华府:2800套
以上楼盘共47367套。
14.星河盛世喜悦:1017套
15.富力新城:1645套
16.富力喜悦花园:1578套
17.凯信东方花庭:318套
18.东城雅苑:515套
19.佳兆业未来城:2232套
20.宏康花园:2689套
以上楼盘共9994套。
因为永和街道相对独立,就不再计算。
联合街道、萝岗街道、长岭街道、云埔街道一共拥有商品房129072套。这是什么概念呢?假设每套房可以住3个人,这4个街道所拥有的商品房可以住387216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联合街道常住人口约11万人,萝岗街道约8.5万人,长岭街道约4.6万人,云埔街道约20.9万人,四个街道共约45万人。看起来不够住,对不对?实际上当地人都有回迁房、老房子,不需要买商品房。不确切当地人有多少人,我们且看户籍人口约20万,假设当地人占一半,约10万人。也就是说,需要住商品房的约35万人,就算所有外地人都买房,现有的商品房已经足足有余。
实际上,所有外地人买房是不可能的。整个科学城房价基本都在2万以上,均价3万左右。那些外地打螺丝的,一辈子都不可能在这里买房,只能租房住。基本上,只有外地大学生才是商品房购买力。
那么,这四个街道有多少大学生(大专及以上)呢?根据七普数据,萝岗街道大学生约为2.74万,云埔约为5.91万,联合街道约为4.07万,长岭街道约为1.86万,四个街道大学生约为14.58万。我们可以肯定,这14.58万肯定有一部分是本地大学生,他们也不需要买房。但是,为了充分估计科学城商品房购买力的极限,我们姑且将这14.58万大学生全部归为外地人。

假设这14.58万人全部单独购房,需要购买14.58万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假设这14.58万人两两结对,可以建成7.29万个家庭。再假设所有家庭都购房,需要7.29万套房。好吧,我们考虑到很多人并不会都在科学城两两结对,抛松为需要10万套。这样也多了2.9万套,相当于多了22.48%。
实际上,这14.58万大学生也不可能全部都有购买力,实际上有7.29万个家庭有购房能力且有意愿都已经不错了,那么就有5.62万套剩余,相当于多了43.53%。

现在,我们看科学城很多的新楼盘,入住率并不高,特别是长岭片区、开创大道以东片区,楼盘很多,人烟稀少——很多都是过去几年地产狂潮时候疯狂买进,作为投资用的。除非今后科学城继续大量涌入人口,否则必然是大幅亏损的。
实际上,过去几年黄埔区人口增长并不快。2020年常住人口为126.9万,此后三年分别是119.8万、119.2万、122.2万,相对2020年而言还略有下降。2024年数据还没公布,也许会有增长,但是大概率幅度不会很大——对科学城楼市掀不起多大波澜。
经济不好,中小微企业生存困难,就业问题大,房子卖给谁,就算炒房价全部买下来也没法找到接盘侠,只能烂在手里
长岭街、云埔街严格意义上不算科学城!
请问那里不过剩?
你不了解科学城购房人员的构成,有一部分体制内的部,还有一部分原在市区要搬到科学城办公的科研单位高新技术公司,这些人常住登记在市区,工作日居住在科学城。
科学城、知识城的房子都严重过剩!
没人口没经济没收入了,100万30年还160万,这不就是30年花了两套房的钱得到一套房吗,谁能不生病不失业,一个出现就钱房全没了,这不就是一个深坑吗,房价涨一万,人口出生率的少一成,你还担心什么,全国还是卖土地盖房,房子还是越来越多多呀
提高工姿收入,解决产能过剩!
[赞][赞][赞]
不过剩,人手十套,一个炸弹💣炸了又再重建。
呃,全部变成公租房开放给区域无房人群,经济马上起飞
你上按目前的人数,但实际上现在买黄埔新房的,很多是从天河等区分流而去的,而不是黄埔原居民买。所以~
房地产税前入手,都是…[笑着哭]
真正属科学城核心区域的只有大壮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