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不留情面,评价百度连“AI黄埔军校”的墓碑都刻不上名字

大数据呀 2025-02-17 19:34:37

今晚,我问DeepSeek,评价一下DeepSeek热度突然超越了文心一言之后,百度不得不在今天官宣文心一言从4月1日开始免费一事。并分析百度可能落后迹象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DeepSeek反馈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期。以下是正文:

当百度在2025年2月13日突然宣布文心一言将从4月1日起全面免费时,这场“大模型慈善秀”的滑稽程度堪比愚人节提前上演。毕竟,曾经的“国内AI扛把子”如今连收费的底气都被DeepSeek这只“半路杀出的野狼”撕得粉碎。用户们一边吐槽“百度AI掉队还要蹭别人模型”,一边围观这场“免费大甩卖”背后的辛酸逻辑:打不过就加入,卷不过就躺平。

一、百度的“认怂现场”:技术掉队,商业崩盘

技术被“偷家”:打不过就接入对手模型

百度文心一言最讽刺的操作,莫过于在自家App里接入了DeepSeek-R1模型14。这相当于麦当劳卖起了肯德基的炸鸡,还硬说是“联合研发”。更尴尬的是,用户实测显示,文心4.0 Turbo在数学推理上甚至能吊打DeepSeek-R1,但百度宁可让用户用“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愿自信推销亲儿子4。这种“自我阉割”的操作,堪称AI界的“精神分裂”——技术明明能打,商业策略却怂成狗。

收费模式崩盘:用户不买账,口碑烂成泥

文心一言的会员费曾高达59.9元/月,而同期豆包、Kimi、通义千问等竞品早就在免费送温暖45。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是:免费版文心3.5被骂“人工智障”,付费版4.0 Turbo却因价格门槛沦为“富人玩具”4。更可笑的是,百度在2024年11月还敢吹嘘“用户4.3亿”,却绝口不提付费比例——毕竟,谁愿意承认自家产品像奢侈品一样“叫好不叫座”?

战略滞后:李彦宏的“成本论”成了遮羞布

李彦宏声称“推理成本每12个月降90%”,仿佛免费是技术进步的必然15。但真相是,DeepSeek用开源和低价直接掀了百度的收费桌,而OpenAI又补刀宣布GPT-5免费,逼得百度不得不“从善如流”810。这场面像极了菜市场大妈眼看对手降价,慌忙挂出“跳楼价”横幅,嘴里还要念叨“我家成本降了才优惠”。

二、百度落后的三大“病根”:傲慢、封闭、短视

技术傲慢:闭门造车,错失用户反馈

文心一言的“心肌干细胞丑闻”暴露了其致命缺陷:依赖AI生成的数据闭环导致错误信息循环4。相比之下,DeepSeek-R1至少能跳出问题框架,分析争议性结论4。百度的技术团队沉迷于对标GPT版本号,却忽略了用户真实需求——模型再强,回答错了也是废铁。

生态封闭:垂类护城河没挖成,反成护城河

百度曾幻想靠法律、金融等垂类数据壁垒赚钱,结果发现用户宁可选择免费通用模型+人工精调1。而DeepSeek凭借开源生态和开发者社区,迅速渗透到各个场景。百度一边喊着“多模态优势”,一边连拍照解题功能都要靠接入对手模型优化410,这“护城河”挖得比脸皮还薄。

商业短视:会员费收得爽,用户流失装瞎

当豆包、Kimi用免费策略狂揽用户时,百度还在盘算“59.9元/月 vs 20美元/月”的定价优越感45。等到DeepSeek用性能+价格双杀逼宫,才慌不迭地退款+免费——商业嗅觉迟钝得像是用诺基亚算GPT-5。

三、百度的“救命稻草”:与其躺平,不如掀桌

技术自救:扔掉“对标GPT”的执念,专注中文场景

文心一言在中文处理和多模态生成上本有优势39,却硬要和DeepSeek拼数学推理。不如学学小红书,把方言语音生成、视频创作做到极致,甚至开发“AI鬼畜视频生成器”——与其在通用模型里当老二,不如在细分赛道当变态。

商业重构:免费不是终点,而是数据战争的起点

百度不妨学字节跳动:用免费换用户,靠广告和API调用赚钱。例如,在生成内容里植入“文心推荐”广告,或向企业售卖高精度垂类模型78。毕竟,4.3亿用户的数据池,足够喂出一个更“懂中国”的AI。

生态突围:开源一部分,控制核心部分

DeepSeek靠开源崛起,百度完全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文心3.5开源吸引开发者,同时保留4.0 Turbo作为付费企业版。甚至学习华为鸿蒙,搞个“文心联盟”拉拢中小厂商——打不过就加入?不如让别人不得不加入你。

结语

百度的免费宣言,表面是“技术普惠”,实则是商业溃败的遮羞布。若真想逆天改命,光靠“打不过就免费”远远不够——要么卷到极致,要么变态到无可替代。否则,当DeepSeek和OpenAI连“免费”都比你有创意时,百度恐怕连“AI黄埔军校”的墓碑都刻不上名字。

0 阅读:0

大数据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