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还在南海耀武扬威,五角大楼的调兵急电就追到了太平洋!”2025年3月28日凌晨,美军MQ-4C战略侦察机抵近三亚80公里空域时,山东舰甲板上的歼-35战机已挂弹待命。可谁都没想到,这场剑拔弩张的较量还未展开,美国海军就因中东战事紧急撤走了西太平洋全部航母。
这场闹剧般的“战略碰瓷”,暴露出美军全球部署的致命软肋。当“卡尔·文森”号航母连夜调头驶向红海,曾在南海叫嚣的第七舰队只剩3艘伯克级驱逐舰撑场面。要知道,就在三个月前,美军还计划在亚太保持双航母威慑,如今却连菲律宾海巡逻都要依赖日本补给舰。
胡塞武装的持续反击,让美军陷入“航母黑洞”。为压制也门反舰导弹,美国不得不动用两支航母战斗群和12架B-21轰炸机,这种“杀鸡用牛刀”的窘态,揭穿了所谓“全球到达”的谎言。更讽刺的是,五角大楼2024年耗资99亿美元打造的“太平洋威慑计划”,在现实面前成了笑话——关岛基地的导弹防御系统还未完工,驻日美军已开始向韩国船厂求援维修舰艇。
这场战略收缩早有预兆。山东舰2023年穿越宫古海峡时,美军尼米兹号航母竟在300公里外紧急转向。2024年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鹰击-21反舰导弹,末端突防速度突破10马赫,直接改写西太平洋游戏规则。如今福建舰即将海试,其电磁弹射器可搭载空警-600预警机,形成2000公里制空圈,美军的航母生存空间正被压缩到第二岛链。
当赖清德当局还在幻想“美舰护台”时,五角大楼的秘密报告显示:解放军42个合成旅已完成两栖作战转型,350艘主力舰艇随时能封锁台海。美军太平洋陆军司令的哀叹犹在耳畔:“我们库存的精确制导弹药,只够支撑高强度作战7天。”
这场战略博弈的胜负手,早在山东舰逼退26架无人机的电子战中就已注定。当美军忙着给F-35升级反辐射导弹时,中国军工企业已实现无人机核心部件100%国产化。从南海到台海,这场“航母真空”危机不过是历史进程的注脚——正如美国驻日大使伊曼纽尔所言:“中国舰队的规模和质量,正在改写太平洋力量平衡。”
西太平洋的潮水正在退去,究竟谁在裸泳,2025年的春天已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