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1230亿美元的账单拍在桌上,泽连斯基的签字笔终究没落下。”2025年3月28日深夜,基辅总统府的地下掩体里,美乌矿产协议谈判突然破裂。这场持续46天的拉锯战,以美国要求乌克兰偿还三年军援本息、并交出资源命脉为结局,却被泽连斯基用一纸声明彻底掀翻——乌克兰不认旧债,美国休想拿走一分矿产!
这场博弈的惊天反转,定格在利雅得密约签署后的第72小时。俄美在沙特达成的黑海航行安全协议,早已将乌克兰排除在谈判桌外。当美国财长贝森特拿着55页新协议逼宫时,泽连斯基发现第19条藏着致命条款:乌克兰必须将50%资源收入注入美国控制的基金,直至还清1230亿美元军援本息。更绝的是,基金董事会5席美国占3席,对乌资源交易享有一票否决权。
莫斯科的嘲笑声穿透基辅的防空警报。俄外交部晒出对比图:2022年伊斯坦布尔和谈时泽连斯基签字照,与2025年沙特密约乌方代表缺席的会场图,配文“演员的修养在进步”。而美国所谓的“安全保障”,不过是五角大楼文件里轻飘飘的注释:允许俄军轰炸清单外的乌能源设施。
泽连斯基的强硬背后,是敖德萨港17万吨稀土精矿正装船待运的绝境。这些被梅德韦杰夫称为“卖身契首付”的矿产,本是换取美国恢复军援的筹码。但新版协议不仅要求偿还本息,更将乌港口、能源管道纳入抵押范围。乌克兰经济学家痛心疾首:“这等于把国家财政变成美国资本的提款机”。
白宫的报复来得迅猛。3月29日凌晨,五角大楼宣布暂停向乌移交“海马斯”火箭炮系统,驻欧美军第101空降师突然开赴波兰边境。但泽连斯基的底牌,竟是俄军昨夜停止轰炸第聂伯河水电站——莫斯科用战场默契,给基辅争取了24小时喘息。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莫过于欧洲的集体沉默。当法德等20国代表在巴黎商讨“乌克兰和平方案”时,美国副总统万斯正密会丹麦首相,谋划用格陵兰岛稀土替代乌克兰矿产。曾誓言捍卫乌克兰主权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此刻却在推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867年美国720万买下阿拉斯加被骂“约翰逊的冰箱”,2025年特朗普强索格陵兰岛遭全民公投抵制。如今乌克兰的5.7万平方公里黑土地,正在霸权游戏的餐盘里渐渐冷却。正如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冷笑:“当泽连斯基拒绝在菜单签字时,他已然成了餐桌上最后一道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