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我市主城区交通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解读说明

柯泽讲车 2025-04-22 17:38:00

大连交通新政深度解读:限行调整背后的民生考量与未来展望

咱大连的司机朋友们,最近有没有被那张《关于调整我市主城区交通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刷屏?

限行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嘀咕几句:这路是越修越宽了,咋还越限越狠了呢?

这背后,到底是交通拥堵的“锅”,还是城市管理的“弦”绷得太紧了?

要我说啊,这事儿还得从老百姓的声音里找答案。

你品,你细品,2025年3月那会儿,为了这《通告》,大家伙儿可没少在网上battle。

就说新能源汽车该不该限行吧,那正反两方,吵得是天翻地覆。

有人说,新能源车是未来趋势,限行不是打脸吗?

也有人说,滨海路就那么窄,不限行,周末直接变停车场!

你看,这就是民意,复杂的很。

还有那摩托车,本来想着给本地牌照的松松绑,结果呢?

还没落地,就被口水淹了。

为啥?

安全呗!

大连这地儿,山路十八弯,临海又临崖,摩托车一撒欢,安全系数直接拉低。

咱这交警支队的孙颢源同志,2022年还在人民广场搞宣传呢,主题就是“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

说白了,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光靠嘴皮子说没用,还得看数据。

2023年夏天,滨海路搞单双号限行,效果那是杠杠的:平均车速提升18%,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12%。

这说明啥?

说明限行,有时候还真是治堵的灵丹妙药。

再看看那货车通行码,2024年发了三万多张,六成以上都是民生物资。

这也说明,咱政府心里门儿清,保障民生,那是头等大事!

光靠堵可不行,还得疏。

就拿那“港东五街”来说,现在火得都快赶上成都的宽窄巷子了。

2024年9月,相关部门去调研,好家伙,高峰期堵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停车位缺口三百多个!

这说明啥?

光靠限行,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还得想办法增加停车位,优化交通组织。

说回这《通告》,2025年4月21日正式发布,核心内容就是“限”。

限啥?

限车型,限区域,限时段。

黄牌车、蓝牌车,本地摩托、外地摩托,都有各自的规矩。

大连湾海底隧道更是直接拉黑了货车、畜力车和行人。

也有亮点,比如把以前零散的通告整合到一起,还把滨海路限行范围缩小了。

你还别说,这事儿办的,确实更人性化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这限行范围的调整。

以前啊,滨海路是全天候禁止货车和摩托车通行,现在呢,改成“分段限行”了。

这“分段”俩字,你可别小瞧,它体现的是啥?

是精准施策!

还有那滨海西路单双号限行,以前只针对燃油车,现在把新能源车也拉进来了。

为啥?

还不是因为新能源车太多了!

截止到2025年3月,大连的新能源小微型载客汽车都突破14万辆了,占全市小微型载客汽车比接近10%了,再不限,那路直接瘫痪。

限行也不是一刀切,总得给老百姓留条活路。

有需要的货车司机,可以通过“交管12123”平台申领“货车通行码”。

当然啦,拿到通行码,也得遵守规矩,该禁行的还是得禁行。

对了,还有那高架桥限行,可不仅仅指长春路桥那16个桥,还包括那些上桥口有禁行标志的桥。

这事儿,大家可得记清楚了,别一不小心就违规了。

为了这事儿,大连交警支队的白璐同志也没少费心思。

2025年3月,她参与了《通告》的意见征集活动,收到了几百条意见,其中关于新能源汽车限行问题的讨论最激烈。

这说明啥?

说明咱老百姓对交通管理,那是相当关心!

说白了,交通管理,就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既要保障道路畅通,又要兼顾民生需求。

咱大连交警支队的蔡朕支队长,2025年3月还专门指示,要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提高通行效率。

所以啊,这交通新政,不是简单的“限”,而是为了更好地“行”。

未来,咱大连的交通管理,肯定会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人性化。

提醒一句:路上的规矩,咱都得遵守,不然,罚单可不等人!

0 阅读:3

柯泽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