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棒子社”带头人王国藩连任三届中央委员1978年被免职

李发俊聊电影 2023-04-29 13:50:16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需要农民的辛勤付出,才有收获。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解放区大力实施土地改革,把田地分到农民自己手中,让他们摆脱被地主束缚,翻身做了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农民的队伍中,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人物,比如官至副总理的陈永贵,当官前他就是一位朴素又有能力的农民,深得毛主席的喜欢。

当然,王国藩也是农民出身的国家干部,连任三届中央委员,还是名噪一时的“穷棒子社”带头人,与毛主席有着不错的往来。值得一提的是,王国藩身为毛主席身边的红人,为何在1978年被免职呢?

“穷棒子社”带头人

1919年12月,王国藩出生于河北遵化的一个小村庄里,祖辈都是农民。1941年,王国藩加入了共产党,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县委书记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因为我国百姓人口众多,农民吃饱饭的问题非常关键。因此,早在五十年代,上级下发了文件《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积极引导农民相互帮助,资源整合,成立一个合作社,共同发展农业生产。

1952年10月,在农村担任村干部的王国藩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把西铺村最穷的二十三户农民叫到一起,开了个会,将这批贫农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初级社。

初级社成立之初,社里唯一的一头驴,还有四分之一的使用权属于没有入社的村民,因此,“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由此得名。

“穷棒子社”的村民虽然穷,但志气不短,他们在王国藩的带领下,不管寒冬还是烈日,家家户户男女老少拿起农具往田里跑,分工明确,劳动积极性提高了不少,每亩粮食产粮也显著提高了。

到了第二年,“穷棒子社”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八十多户,经过一年的辛苦劳动,每亩产粮由原来的120多斤增长到300多斤,当地百姓迎来大丰收。通过几年的努力,“穷棒子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收年,把许多富裕社比了下去,当地许多百姓纷纷要求加入“穷棒子社”,跟着王国藩努力干。

随着“穷棒子社”集体规模越来越大,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表彰。毛主席的鼓励和表扬,一方面,极大鼓舞了中国农民走农业合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让王国藩带领的“穷棒子社”迅速走红,成为国内农业战线上的一面鲜艳的红旗。

毛主席一般不会主动请客吃饭,但是却极为罕见的两次请王国藩吃饭,对这位农村干部非常器重。晚年,王国藩每每回忆此事,对女儿说:毛泽东邀请的家宴,菜肴都很辣,有“青椒炒苦瓜”等简单的湘菜,劝我们多吃菜,还问我们吃的习惯吗,非常亲民。

从1957年算起,到1969年,毛主席先后10次与王国藩见了面。对王国藩来说,这段幸福的经历,让他终生难忘,成为日后奋斗的精神支柱。

保持农民本色的一生

王国藩在农村生产运动中干出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毛主席的重视,他的职务也越来越高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国藩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连任中共第九、第十、第十一届中央委员,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王国藩个子很高,有1.85米,他为人朴素,即便后来当了官,也一直穿着那身农民的装束,一条黑色的对襟上衣,一条黑色的土布裤子,还有破破烂烂的黑布鞋。

1959年,王国藩作为代表,来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来到北京后,王国藩发现代表穿得干净讲究,再看看自己,明显上不了台面,心里很是犯愁,向周总理请求后天的观礼别让自己上台了。

周总理看出了王国藩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代表的是农民,就是这个样子嘛!就这么着,他作为5亿农民的代表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

从1967年开始,王国藩走上了国家领导岗位,但他始终不愿离开农村,积极在一线带头生产,从不坐办公室,一天不干活就很难受。

在特殊时期,社会矛盾冲突,人们的思想进一步激化,在那种大环境下,王国藩没有守住原则,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鼓动下,做了一些不对的事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特殊十年过后,组织免除了王国藩的职务,60岁的王国藩继续回家种地,成为一名普通的村民,过着简单的生活。新时代,在王国藩“穷棒子社”精神的鼓舞下,全村人轰轰烈烈展开第二次创业,干得颇有成绩。

王国藩晚年日子过得拮据,国家考虑到他曾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适当照顾。2005年7月30日,王国藩因病逝世,享年86岁。

王国藩算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了,将“穷棒子社”带的风风火火,成功得到了毛主席的重用,成为时代红人。作为一名农民出身的干部,过快的升迁,缺少学习和理论知识的培养,注定是要走一些弯路的。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