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说“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车。”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说“我们过去造PC、造手机,现在开始,我们要造EV。”、“我不用跟人家拼建厂,我就拼设计、拼供应链、拼零组件。”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说“我们唯一的弱势是不太懂车子,这个弱点可以透过平台解决造车。”、“特斯拉是电动汽车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的Android。”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说“希望有一天,可以帮特斯拉造车”。马斯克说“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说“未来EV(电动汽车)产业一定会有很大一部分走向专业代工的方向,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说“现在富士康正在从一家制造服务公司转型为平台解决方案供应商!富士康的CDMS(委托设计制造服务)商业模式为汽车产业提供完整且能客制化的解决方案。这种商业模式能大幅减少投入的成本,并且缩短上市时间,而这两点正是决定未来电动车成功的关键要素。”
一、富士康在中国台湾造车的故事:
2005年:富士康开始涉入汽车零部件业务,3.5亿元收购了台湾四大汽车线束制造商之一-台湾安泰电业100%股权。后者主要从事电瓶线、影音传输线等汽车线束制造,客户包括福特、大众、上汽通用、马自达等汽车公司。
2009年:台湾媒体报道,富士康旗下正崴集团将和美国知名电池制造商oston-Power合作,涉足电动车核心零部件的制造。
2013年:富士康进入奔驰、宝马等跨国车企供应链。
2014年:富士康收购了台湾电池厂商锂科科技.
2020年:台媒《经济周刊》报道,2019年鸿海汽车产业的营收95亿元台币,占总营业额不到0.2%。新任董事长的刘杨伟期望2025年后汽车产业的营收冲到1兆台币,增长100倍。
2020年:鸿海与裕隆汽车集团合资成立“鸿华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军电动车制造行业,目标:两年内推出首款电动车、五年内抢占全球10%市占率。
2020年10月:富士康与裕隆共同发布“MIH EV开放平台”,宣布2024年将推出固态电池。


2021年10月:鸿海科技日HHTD21,鸿海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发布三款自主研发电动车:纯电动SUV Model C,纯电动轿跑 Model E和电动巴士Model T。均由鸿海集团与裕隆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鸿华先进公司基于MIH平台而设计打造。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我们不再是(造车)新人……我们已经逐步建立了电动汽车供应链。”。



2021年10月20日:富士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表示:
富士康正考虑与德国汽车制造商“间接”合作,将在欧洲、印度和南美设立电动汽车工厂,目标是在2024年前建成。富士康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2022年3月:富士康首款电动车Model T正式交付高雄客运,承载50人,续航300km。

2022年5月31日:鸿海股东会,刘扬伟更新了目标:鸿海电动车布局目标预估2025年市占率将达5%。
2022年6月:富士康首家电池工厂在台湾高雄破土动工,并计划在2024年初开始试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规划产能1.27GWh,生产的电池产品将首先用于本土的电动巴士、电动乘用车和储能系统。
2022年10月:鸿海科技日HHTD22,推出Model B跨界休旅、Model V全地形电动皮卡。



2023年1月:富士康任命前日产和电产(Nidec)高管关润(Jun Seki)担任其电动汽车部门的首席战略官,关润将协助集团整合美洲、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电动车资源和发展。
2023年初:富士康再次更新造车计划,汽车业务主要分为三条业务线:车用“Android”、第三代半导体以及代工。

2023年上半年:富士康制定的未来目标:
2025年:汽车业务收入330亿美元,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5%的份额;2025-2027年:抢占中国3000万辆汽车产能的10%。2023年5月:富士康财报电话会说上,刘扬伟说“未来EV(电动汽车)产业一定会有很大一部分走向专业代工的方向,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2023年9月:鸿海科技集团与加拿大固态电池设计制造商Blue Solutions宣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鸿海将携旗下芯量科技(SolidEdge Solution)与Blue Solutions针对两轮电动车市场共同开发打造的固态电池生态系。
2023年10月:鸿海科技日HHTD23,发布MODEL B量产版跨界休旅、MODEL N电动物流车以及CDMS(委托设计制造服务)的商业模式



2023年11月:鸿海科技与裕隆汽车集团合资的“鸿华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VT) ”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创新板挂牌上市。
2024年2月:2024日内瓦车展,富士康Foxtron品牌发布全新纯电动两厢车Model B。这款新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量产,并由裕隆汽车代工生产。

2024年:鸿海旗下鸿华先进总经理李秉彦表示:
电动巴士MODEL T 除了已导入中国台湾多个县市外,东南亚及美洲相关的专案也在陆续洽谈中;替裕隆纳智捷代工生产的Luxgen n7(MODEL C) 已下线超过700 辆给客户,持续大量交付中;
2024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采埃孚股份公司宣布,采埃孚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完成乘用车底盘系统领域合资公司“采埃孚富士康底盘模块有限公司”的组建。富士康通过收购采埃孚底盘模块有限公司50%股份,实现50:50同比例持股。双方于2023年7月24日签署该合资协议,并获得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2024年10月:鸿海科技日(HHTD24),鸿海推出多款电动车:
MODEL D:七人座豪华SUV车型,续航里程800公里。




2024年: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首次承认,富士康将无法实现到明年控制全球电动车市场5%的目标,尽管他相信该公司最终会实现这一目标。
二、富士康在中国大陆造车的故事:
2011年:富士康表示将斥资超10亿美元分别在辽宁沈阳和营口设立新工厂,涉及精密数控机床、纳米铜镁合金汽车零部件项目等。
2014年:富士康在安徽投资20.9亿元建设电池组生产项目。
2014年:富士康与北汽新能源共同组建北京恒誉新能源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并在电动汽车租赁、分时租赁、电动出租车等业务上展开合作。
拜腾造车的故事:
2014年:鸿海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郭台铭发起代号“A-Fu Initiative”的电动车项目。2015年7月:腾讯、富士康与和谐汽车签订“关于‘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出资10亿元,推出汽车品牌“和谐富腾”,即拜腾的前身。




投资互联网造车的故事:
2016年:富士康通过子公司鸿准向滴滴出行投资1.199亿美元,获得滴滴0.355%的股份;2017年:富士康通过旗下子公司富泰华向宁德时代投资10亿元,获得对方约1.19%的股权;2018年:富士康与阿里、IDG资本联合领投小鹏汽车B轮融资。一年以后,由于小鹏汽车海外结构重组,富士康股权由IDG接收以配合小鹏重组,富士康无奈退出小鹏汽车的投资阵营。和吉利公司合作造车的故事:
2021年1月13日:富士康与吉利线上签约仪式,成立合资公司,业务包括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2021年3月1日:富士康联合高瓴创投完成对AutoCore.ai的投资,融资金额近亿元。
在郑州造车的故事:
2023年6月16日: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郑州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将统筹规划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在内的新产业发展。2024年1月4日:河南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司成立,注册资金5亿元,进一步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2024年7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与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就新能源汽车试制中心项目同时签署投资协议。围绕“3+3”战略的落地实施,富士康近期将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试制中心、固态电池等项目。2024年10月24日: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崔志成,注册资本6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含: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2024年12月23日:鸿海集团宣布,通过子公司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向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注资人民币6亿元,进而投资于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此次投资将分阶段进行,首次注资人民币3.5亿元。三、富士康在美国造车的故事:
2010年:富士康拿下特斯拉的订单,成为特斯拉电动车中控触摸屏面板、连接器、覆盖件的供应商。
2015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说:“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
2020年:富士康与飞雅特克莱斯勒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进军电动车领域。
2021年2月24日:富士康宣布和美国电动车与行动方案解决公司菲斯克Fisker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透过“Project PEAR”(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项目,打造Fisker品牌的电动车产品,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正式量产。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

2021年:富士康5000万美元收购电动车初创公司洛兹敦(Lordstown Motors)4%的股份,2.3亿美元拿下美国电动轻型汽车制造商Lordstown位于俄亥俄州的厂房、团队及生产设备,富士康正式拥有自己的第一座汽车工厂。富士康表示,要利用Lordstown的工厂这条产线为美国车企Fisker合作生产PEAR车型,预计最快2024年量产,年产能最少25万辆。

2022年8月:富士康拿到美国加州初创公司Monarch Tractor纯电拖拉机MK-V的代工订单,由富士康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组装生产。MK-V拖拉机支持OTA升级、车与车之间互联互通,支持无人驾驶,一个人可以远程管理8台拖拉机。起售价为5.8万美元(合人民币约为39万元)。

2022年9月:美国电动轻型汽车制造商Lordstown Motors宣布,全尺寸皮卡车型Endurance在富士康俄亥俄州电动汽车工厂正式开启商业化生产。

2022年10月:富士康宣布与总部位于洛杉矶的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INDIEV达成合作,生产第一辆量产原型车。

2023年4月5日:富士康宣布,首批5辆可自动驾驶的智能纯电动农用曳引机Monarch MK-V已正式出厂,在美国俄亥俄州交付客户使用。

2023年6月:美国电动轻型汽车制造商洛兹敦Lordstown Motors声请破产保护,并状告鸿海未遵守投资协议及其他多项承诺,指控其诈欺、违约。鸿海集团回应,认为Lordstown Motors的言论不实并且是恶意攻击

2023年11月:美国Fisker旗下PEAR车型正式发布,紧凑型纯电SUV,起售价2.99万美元(21万元人民币),富士康代工。

四、富士康在日本、荷兰、泰国、印尼、沙特等国造车的故事
在日本造车的故事:
2024年9月17日:日本夏普2024科技日,鸿海控股的夏普展示了“住宅延伸”的LDK+纯电动概念车,夏普、鸿海科技集团与日本新兴电动车企业FoloFly联合打造。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



在荷兰造车的故事:
2021年1月:PSA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合并成立Stellantis集团,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旗下拥有菲亚特、克莱斯勒、道奇、阿尔法罗密欧、蓝旗亚、吉普、拉姆、阿巴斯、玛莎拉蒂、标致、雪铁龙、DS、欧宝和沃克斯豪尔等14个汽车品牌。 2021年5月:鸿海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正式签署了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以50:50的投票权共同成立合资公司“Mobile Drive”,为Stellantis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提供软件解决方案。2021年8月:鸿海集团和Stellantis集团正式签署成立合资公司“Mobile Drive”的协议,开发“具有颠覆性”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2023年6月:Stellantis和富士康宣布,创办合资公司SiliconAuto,Stellantis和富士康各占一半股权,2026年开始供应半导体,总部在荷兰。在泰国造车的故事:
2021年:富士康与泰国国有能源集团PTT共同成立了Horizon Plus合资电动汽车公司,PTT占股60%,富士康占股40%,预计投资10亿-20亿美元。Horizon Plus设立的工厂将采用富士康独立研发的电动汽车底盘平台,与泰国本地的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和生产电动汽车所需的其他关键零部件。计划2024年电动汽车年产能5万辆、2030年产能15万辆。2024年11月:项目遭遇了多次挫折。PTT宣布减少其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甚至有可能撤资,工厂的建设也已陷入停顿。在印尼造车的故事:
2022年1月:富士康宣布与能源公司Indika Energy在印尼成立一家合资企业“Foxconn Indika Motor”,主要负责生产电动汽车和电池。在沙特造车的故事:
2022年11月初:富士康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合资成立第一个沙特国家电动汽车品牌CEER,将为沙特阿拉伯和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消费者设计、制造和零售电动汽车轿车和SU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