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历史连载308-中国台湾之台积电跟英特尔的那些事

我是通信人时游 2025-03-12 04:42:39
IT历史连载308-中国台湾之台积电跟英特尔的那些事

台积电:“永远不要低估英特尔”

英特尔:“台积电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既是客户,也是竞争对手。”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形容英特尔“超过700磅的超级大猩猩”、“英特尔无疑是与我们关系最悠久的大客户”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台积电已经学会跟400个伙伴一起合作共舞,而英特尔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舞池里面跳舞。”

1968年: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创立了英特尔Intel公司。

英特尔错失台积电创立的故事:

1985年12月左右:被称为台湾科技发展教父的政务委员李国鼎要求张忠谋将台湾主导的芯片项目商业化,成立公司。张忠谋先后写了十几封信给世界主流大公司总裁,包括老朋友、英特尔总裁摩尔(Gordon Moore),想要说服他们投资在台湾创办晶圆代工公司。但是英特尔没有兴趣投资台积电,只有飞利浦同意。

1987年2月21日:张忠谋创立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TSMC)。

英特尔帮助台积电的故事:

1987年:半导体行业处于萧条期,台积电基本上接不到外部公司的大单,全年亏损1亿新台币。1987年底:英特尔执行副总格鲁夫Grove来台湾参观台积电。1988年:张忠谋联系了老熟人、升任英特尔CEO的格鲁夫Grove。英特尔协助台积电进行了一年的质量认证,提出了200多个整改点。虽然台积电的芯片落后英特尔2.5代,格鲁夫还是把部分订单交给了台积电:价格很低、要赔本做。

英特尔认证等于国际通行证,相当于免费的全球广告,其他订单纷至沓来。1988年底:台积电首次实现单月盈利,当年收入10亿新台币。

2009年3月:英特尔、台积电达成合作,英特尔将与台积电在技术平台、知识产权以及系统级单芯片方面进行合作。根据协议,英特尔将拿出Atom处理器核与台积电的技术平台进行整合,就是台积电为英特尔代工Atom平台的CPU。

英特尔董事长婉拒台积电独立董事的故事:

2008年底: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请英特尔总裁欧德宁Paul Otellini推荐独董的人选。欧德宁推荐快到退休年龄的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欧德宁告诉张忠谋,贝瑞特确实有兴趣,但需等到他正式退休后再谈。过段时间,贝瑞特写封Email给张忠谋,他说:我一生事业,几乎都在英特尔,我相信将来总有一天,英特尔与台积电会互相竞争。那时,假使我任台积电独董,我又如何自处?所以,我想我还是现在就婉谢你的邀请。

2010年2月25日:英特尔、台积电表示:由于客户需求不足,双方在Atom处理器系统单晶片(SoC)合作案将暂时停顿,短期不会再推Atom处理器。双方同时表示,并未因此放弃合作。

2010年代初期:英特尔宣布跨入晶圆代工事业,成为台积电的竞争对手,开始为一些特定客户提供晶圆代工服务,例如为Altera(后来被Intel收购)提供14纳米FinFET工艺的代工服务。

2014年1月:口水战

投资者网页标题“英特尔相比台积电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台积电回应标题“台积电作为fab的合作伙伴远远优于英特尔和三星”

2014年:英特尔在台积电之前实现14nm制程工艺芯片量产,台积电到2015年才完成16nm工艺芯片量产。

台积电和英特尔市值你追我赶的故事:

2017年3月17日:台积电市值1681亿美元,首次超过英特尔165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半导体企业。2019年10月初:台积电市值接近2500亿美元,再次超过英特尔2200亿美元。2020年7月28日:台积电市值3989亿美元,超过英特尔2094亿美元,市值相差接近一倍。2024年12月6日:英特尔公司市值897.1亿美元,台积电市值1.059万亿美元,台积电市值是英特尔的11倍以上。

2017年10月:台积电30周年庆,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高通CEO莫伦科夫、亚德诺CEO罗希、安谋CEO塞格斯、博通CEO谭霍克、ASML CEO温宁克以及苹果COO威廉斯都到场,但唯独不见英特尔。

2018年:台积电取代英特尔,成为芯片制造“霸主”。

2020年3月:Intel首席财务官George Davis在摩根士丹利的会议上对投资者承认公司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台积电),要追赶上至少需要2年时间。

2020年7月:英特尔因技术瓶颈向台积电下达了18万片6nm芯片订单。

2021年3月:Intel新任CEO帕特·基辛格宣布IDM 2.0战略,Intel代工服务事业部(IFS)将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设计和制造代工厂,自此Intel正式大规模重启晶圆代工业务。

2021年8月20日:英特尔架构日,英特尔表示:明年初即将上市的英特尔锐炫和Ponte Vecchio显卡的重要部件,将采用更先进的台积电5nm、6nm制程工艺打造,这是英特尔在高端显卡领域的开山之作、英特尔首次用外部代工厂的工艺来生产产品。之前英特尔和台积电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芯片组、Wi-Fi模块和以太网控制器等特定产品线,这些产品采用台积电的成熟制程节点,可以对英特尔自身的制程工艺形成补充。

2021年: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公开表示和台积电的回复:

2021年5月:“你不会想把所有鸡蛋全放在台湾晶圆厂这个篮子里”。2021年12月:“台湾不是一个稳定之处”。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基辛格“有点无礼”。媒体报道:作为对英特尔CEO基辛格的“无礼”回应,台积电决定取消给英特尔的折扣,也就是不再对原价23000美元的3nm晶圆提供6折的折扣,英特尔必须支付全额,导致英特尔利润遭到压缩。

2021年:英特尔是台积电的第十一大客户,业务占比0.84%。

2023年2月:台积电2022年财报显示,台积电2022年营收759.86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英特尔年度营收(630.54亿美元)。

2019年-2023年7月:台积电和英特尔的收入和净利润对比。

2023年9月21日:英特尔创新日活动,英特尔宣布与台积电携手,打造全球首款符合小芯片“互连产业联盟”标准的多芯片封装芯片,包含英特尔与台积电各自生产的IC,开启全球“芯片制造的新时代”。

2023年12月: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接受采访时表示:

凭借良好的晶体管和强大的功率传输,英特尔Intel 18A略微领先台积电N2。在背面供电(backside power delivery)方面,英特尔更胜一筹。

2023年:英特尔仍是台积电前十大客户之一,依台积电营收来源占比,英特尔占比3.91%、为第七大客户,排在苹果、英伟达、博通、高通、超微、联发科之后。

2024年2月21日:英特尔举办“IFS Direct Connect 2024”,

英特尔宣布打造专门为AI时代而设的系统级晶圆代工业务。市场开始预期英特尔会借助系统级代工业务享受到AI 时代的红利,助力AI公司芯片自研,并实现对台积电的先进制程赶超。英特尔CEO基辛格证实,英特尔将把两款处理器(“Arrow Lake”与“Lunar Lake”)最关键的CPU核心(Compute Tile)首度交给台积电生产,预计将会采用台积电3nm制程。

2024年2月:台积电2023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692.98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的542.3亿美元和三星的509.9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商。

2024年3月: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获得阳明交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他表示:台积电两大竞争对手,一家在韩国,一家在加州,他们都有自己的产品,但他们想要在技术、生产和客户信任层面追上台积电,我只有四个字:门都没有!

2024年: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强调

“台积电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他们很好地服务了客户,也很好地服务了我们,”“我们之前提到的AI PC平台[Lunar Lake],如果没有台积电,我们无法完成。也就是说,我们既是客户,也是竞争对手,我们还在行业标准上与台积电合作,比如来自台积电和英特尔的芯粒先进封装理念,这对我们携手合作至关重要。”“我还向他们提供了一些我们的先进设备。这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对英特尔、台积电以及整个行业都很重要。我很感激我们与他们以及为他们所做的许多事情。我期待这种关系能够持续很多很多年。”

2024年8月1日:英特尔宣布全球裁员15%,媒报报道:台积电和英特尔2家公司的工作压力有着天壤之别。在英特尔工作十分自由,包括工作压力小一半,工时不到台积电一半,薪水反而高出很多。担忧英特尔安逸的背后是否隐藏危机。

2024年9月5日:英特尔宣布,即将发布的Arrow Lake处理器将主要通过任务外包给台积电代工制造,取消使用Intel 20A工艺生产。

2024年10月:台积电美国分公司董事长卡希迪Rick Cassidy在CNBC节目提到,台积电与英特尔之间每周都有会议,甚至讨论到在美国建厂以及“先进制程”技术的支持。台积电澄清,表示其与英特尔的交流主要局限于生产设计等领域,并未直接参与或协助英特尔的工厂建设。

2024年10月:台积电三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台积电董事长兼CEO魏哲家被问及是否有兴趣收购英特尔的晶圆厂,魏哲家称“他们完全没有兴趣收购”。

2024年10月:对于形式严峻的英特尔,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台积电已经学会跟400个伙伴一起合作共舞,而英特尔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舞池里面跳舞。

2024年11月29日:时隔26年,《张忠谋自传下册 1964-2018》上市,自传中写道:英特尔无疑是与我们关系最悠久的大客户。分析英特尔找台积电代工的原因:英特尔宁愿把所有生产资源都放在先进产品上,而让台积电生产较老的产品。

2024年12月9日:张忠谋携妻出席自传全集新书发布会。发布会上,张忠谋点评Intel:

Intel董事会既没有策略也没有方法,还要找到适合的CEO人选,看起来哪边都很困难。Intel董事会没有策略也没有执行力,状况比更困难。如果董事会有策略只是还未公布,已在找可执行的人,问题就会比较简单。

参考资料:1、《台积电和英特尔恩怨37年,张忠谋最恨的人》芯调查

0 阅读:0

我是通信人时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