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白岩松分享了一段经历。
他说自己抑郁五年,曾多次想不开。
被曾国藩劝解弟弟的一句“花未全开,月未圆”点醒,走出了低谷。
中华上下5000年,智慧者众。
可唯有曾国藩,是真正靠后天历练成的处世高手。
他用自己的一辈子证明了——
一个资质平平的人,不断扩张自己的见识和本领,就足以成为非凡之人。
他自小“以笨闻名”,科举考了7次才中;
30多岁在职场上因不懂官场规则,被同事领导排挤,多次想要辞官;40岁,作为文官的他,连马都骑不好,却被赶鸭子上架去带兵;打仗屡战屡败,求助无门,他甚至两次写好了遗书,想要跳河自杀……但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干不成的普通人,却靠着“守拙”和“格局”四字,成为比肩孔孟、王阳明的“半个圣人”。
有人说,曾国藩最值得细品的,不是他的逆袭之路多精彩。
而是他再怎么受挫,也从不靠厚黑之术逆袭,反而用为人处世之道、谋事之法服人。
看人看事,他一针见血,金句频出: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利不可独,谋不可众。”都说富不过三代,但曾国藩却用一千多封书信,让曾家10代出了200个人才,无一败家子。
梁启超从《曾国藩家书》,收获了一套家庭教育良方,所以他一门九子,个个才俊。
李嘉诚说:听他两句话,足以学会做人做事。
任正非说,在创建华为之初,曾国藩的书信就是他的经商战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