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159天。由于白宫急于从乌战中脱身,已经由国务卿鲁比奥放话说,本周将决定是否继续参与乌战谈判。因此,在国际社会层面,俄乌双方都刻意强调了盟友的支持:莫斯科在表彰朝军在库尔斯克参战时的英勇,而基辅则在高调宣传,捷克在今年已经为乌军提供了40万发大口径弹药。而在乌克兰正面战场,双方更是打得热火朝天,大大小小稍有规模的交火,达到了120次。因此,仔细观察这一天的战局,可以发现,有三个变化,很是值得关注:
第一个:俄军试图切断乌军重要补给线。4月27日,在波克罗夫斯克东部,俄军针对波克罗夫斯克连接康斯坦丁诺夫卡的H-32公路,发动了猛攻,基本上清剿完毕别列佐夫卡附近的乌军残部。早在2月15日,俄军就攻占了这个据点,但由于其周边有大片密林且水系发达,所以,俄军前几天攻下其东部的塔拉索夫卡村之后,才开始清剿这两个据点之间的大片开阔地带。现在天气转暖,田野变绿,树叶也开始长出来,这给乌军擅长的无人机部队攻击,造成了极大的麻烦,俄军地面部队得以迅速出击,突破该地区乌军散兵坑式的防线。
别列佐夫卡距离H-32公路,不到1.5公里,预计,俄军下一步将越过该公路,针对其北部的新波尔塔夫卡发动攻击。若是顺利拿下该据点,俄军将彻底切断波克罗夫斯克与康斯坦丁诺夫卡之间的联系,不仅影响康斯坦丁诺夫卡城南的保卫战,还将间接影响恰索亚尔的攻坚战:恰索夫亚尔乌军所急需的无人机,基本上是由第聂伯罗市和扎波罗热市的军工企业生产的,要经由波克罗夫斯克和康斯坦丁诺夫卡运往恰索夫亚尔。
第二个,俄军继续抢占H-15公路南北两侧的开阔地带。4月27日,俄军继续在扎波罗热至库拉霍沃的H-15公路线南北两侧,发动猛攻,抢夺大片开阔地带上的乌军阵地。由于乌陆军司令德拉帕蒂将军,已经指挥五万大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市严阵以待,而且,素有棺材将军之称的他,时不时还会以攻对攻,所以,俄军虽然在波克罗夫斯克南部拉开了长达40多公里的战线,一副要从东西两侧突破,反向包抄波克罗夫斯克北部退路的样子,以至于现在从西路攻击的俄军,距离其主城区也就两公里左右的距离。
但是,俄军并没有强行攻击乌军的坚固阵地,而是在其西南部集结16支旅团级的部队,配合从南向北进攻的13支旅团级部队,在抢占H-15公路南北两侧大片开阔地带之际,兵锋直指第聂伯罗市外围阵地核心新巴甫洛夫卡,以至于德拉帕蒂将军,不得不分兵防守,被迫在俄军选择的战场迎战,从而放大了乌军兵力及火力都不足的缺陷。
第三个,俄军越过第聂伯河攻在赫尔松建立一个桥头堡。4月27日,多家俄罗斯媒体透露,在沉寂许久的赫尔松方向,俄第聂伯集群的一支突击分队,突然越过第聂伯河,攻占了克雷基村对面的加金基村。克雷基村与加金基村之间的第聂伯河比较窄,冲锋舟部队夜间发动突袭击的话,一脚油门就能冲过去。2023年10月,为了美化渐趋失败的2023年夏季大反攻,乌军越过第聂伯河,攻占了克雷基村,建立了一小片桥头堡阵地。
俄军自然是一顿猛烈的炮火招呼,为此甚至不惜动用了伊斯坎德尔导弹,但是,由于乌军的炮火同样猛烈,俄军地面部队想完全彻底肃清乌军不断输送过来的炮灰部队,也并不容易。结果,双方在完全被夷为平地的克雷基地区缠战了八个月之久,乌军在付出了至少三千人的代价之后,克雷基战役才彻底结束,乌军退回了第聂伯河右岸。
现在,俄军在同样的地方,采取同样的方式突袭,自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夺下了克雷基对面的乌军据点。但是,毕竟俄军的主战场是顿巴斯地区,此举应当是一次侦察作战,意在牵制赫尔松地区乌军的兵力之外,也是在对外展示俄军要彻底拿下赫尔松州全境的决心。
乌军在1500多公里的战线上,顽强抵抗俄军的全面进攻之际,大后方又毫无例外地传来让他们非常郁闷的消息:美国中情局官方,已经正式确认,中情局高官加林纳的儿子格洛斯,已经战死在乌克兰。而《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则透露,2024年4月,格洛斯战死时年仅21岁,他曾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利用俄罗斯的水资源,建立一套净水系统为世界服务。他是2023年秋天到了俄罗斯,并最终选择了为俄罗斯而战,在战场上,他因为救护战友伤重不治而亡。
中情局在此事过去一年多之后,突然选择公开承认此事,绝对让前线的乌军郁闷不已,因为,这绝对是在暗示美国民众:美国情报精英的孩子都在为俄罗斯而战,白宫坚决从乌战中脱身的态度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有些美国媒体甚至报道说,有数千美国人在乌克兰为俄罗斯而战。
这个数字是否有些夸大,不好说,但俄罗斯国际旅的指挥官是一位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少将,却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因此,喜欢和特朗普做对的美国媒体,都开始炒作中情局高官之子为俄罗斯而战这件事情,只能是证明,白宫要在乌战问题上快刀斩乱麻了。至于谁是乱麻,本周应当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