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易水河畔,感受慷慨悲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2-24 13:36:05

“颜值亮眼,馆藏文物质量高。”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参观易县博物馆后,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尽管博物馆设立只有短短7年,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美名早就在历史长河中回荡,很多人慕名前往。

来到位于博物馆二层的“燕都风范”展区。这里,复制的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纹样华美,富有动感。

讲解员郑盈仑介绍,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是燕国宫殿大门上的门环。通高74.5厘米、宽36.8厘米,重达21.5公斤的巨大身量,让它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大铜铺首。1966年初春,易县一位正在劳作的农民,发现土层中露出不寻常的绿色,经考古工作者仔细发掘,这件国宝级文物才得以与世人见面。

铺首整体为兽面衔环造型,有龙纹、凤纹、蛇纹等动物纹饰。兽面浓眉怒目,巨齿上卷,额头正上方浮雕一只展翅、翘尾、伸颈的立凤。立凤粗壮尖锐的双爪紧紧抓住两条长蛇的尾部,蛇身弯曲缠绕在凤鸟双翅上,蛇首相对,闭口朝凤,似在挣扎。兽面两侧分别有一条欲向上攀爬的龙,龙的双颈分别从上端两侧向前弯曲,双首俯向前伸,虎视眈眈。铜衔为八棱半椭圆形,与环相套。环饰双龙纹,双龙分别缠绕于左右两侧,颈部分别从上端饰有绶带纹的圆环中钻出。透雕、圆雕、浮雕等多种铸造工艺综合运用,纹样华美,富有动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尽显王者的威严霸气。

郑盈仑说:“战国时期的燕国,强盛时期疆界覆盖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以及内蒙古南部、山西东北部、辽宁西部等地区。”燕国的历史演变突显出了京津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渊源。

记者来到燕下都遗址。登高远眺,武阳台、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等昔日宫殿建筑台基,高出地面6-7米,由南向北沿轴线依次排开。燕下都是燕昭王复兴燕国后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其遗址位于易县县城东南的山前平原地带。

武阳台是宫殿区中心主体建筑,是燕王处理政务,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现高出地面约12米,东西长140米,南北宽约110米。现排水管道和回廊式的建筑遗存仍清晰可见。老姆台又称拦马台,设在北城之外,现高约11米,南北长110米,东西宽约90米,是招待各国使节的驿馆,各国使节来访,要在此处下马休整,向城内禀报后,方可进城受燕王召见。这件国宝级文物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正是出土于燕下都老姆台遗址。

易县燕下都文物保管所所长董亚非告诉记者,燕下都西倚太行山,东连华北平原,整个城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最宽处达6公里、窄的地方也有4公里,中部一道隔墙将整个城分为东、西二城。董亚非说,“燕下都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都城形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风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燕文化是中原文化和燕山南北、长城内外广大地域古文化融合发展的连结点,从大量珍贵文物可以看到,燕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具有了自身鲜明特征,而且它与周邻文化相互影响,体现了燕文化适应性与融合性的特征。易县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连柱表示,燕文化是北方尤其是保定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南易水上的这些遗迹则是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些遗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燕文化的那种激越昂扬、慷慨悲歌的内涵。

相传,战国末年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就是策划于燕下都。燕太子丹派遣义士荆轲渡过易水,西去咸阳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被杀,秦王大怒,派大将王翦攻燕,燕下都遂毁于战火。如今燕下都的宫殿遗址上,瓦砾大多呈现出朱红色,学界有一说,称其为当年宫殿遭到秦军战火焚烧所致。

易县位于太行山北端东麓,这里有史前北福地遗址,先商时期有易氏就曾在此地活动。战国时期,燕国在今易县东部筑下都。此外,易县境内还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以及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等。如今,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成为当地文化振兴、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 天津日报记者 张兆瑞 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记者:李如意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