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5期,喜欢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给个关注!
作者:小杰子
明朝时期,在北方有一个叫石磊的村庄。村中有一男子名叫布乐,很多人都管他叫不乐,因为布乐整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别人家娶了媳妇,他不高兴;别人家生孩子,他不高兴;别人家发了财,他也不高兴。总之,在这个村中,发生的事情就没有让他开心的。
有一日,布乐上山打柴,正好路过一间寺庙。听到里面的僧人正在诵经,于是他放下柴火,慢慢踏进了寺庙大门。
他很困惑,为什么僧人每日念经诵佛就不感到乏味吗?要是自己的话肯定会受不了。正好寺庙主持看到了他,于是便向布乐走了过来。“阿弥陀佛,不知施主前来有何贵干?”
布乐看了看主持,皱眉道:“我想不通,我整日心情不好,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为何僧人诵经却没有烦恼。”然后便把心中的苦闷向方丈一一诉说。
方丈听后,闭目思考,随后将布乐带到一处石头跟前。“施主,你看这石头好看与否?”方丈指向一个特别普通的石头问到。
布乐看了看道:“很普通的一块石头,有什么好看的?”方丈摇摇头道:“非也非也,此石头贫僧认为好看,如果刻成一个雕塑会更加好看。”
方丈上前将石头拿起,转身来到布乐身前道:“我将此石赠与施主,施主回去便去雕刻,便知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布乐于是将石头带回了家,途中偶遇村民。村民见到布乐抱着一块石头很是稀奇,于是见到布乐的村民都会打声招呼:“你抱着一个什么宝贝”。
布乐开始还由于以前的性子不予理会,可是村民问的人多了,他也会回上几句:“方丈送我的”。慢慢的这件事就传开了,什么布乐得到寺庙镇庙之宝,什么方丈将法宝赠送给布乐了,各种传言四起。
布乐不为所动,他只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石头嘛。回到家后,布乐遵循方丈的教诲每日都会对石头进行打磨雕刻,每日还会有村民前来围观说两句,慢慢的布乐专注雕刻,有时也会回应几句。
等雕刻有一定模样之后,看到的人都会夸赞布乐的雕塑手艺,夸赞的人多了,布乐的心里美滋滋的,慢慢的笑容也增多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过了几个月后,雕塑终于成型,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佛像。很多人慕名都来布乐家里观看,并夸赞布乐的这个佛像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个宝贝。
布乐心态已然不是之前了,经过几个月的雕刻,他学会了专注,学会了与人分享,现在经常笑容满面的。
这天,布乐将雕塑带到寺庙,他找到方丈后,将雕塑还给方丈道:“方丈,您说的没错,这石头确实好看,雕塑完后更加好看了,大家纷纷称赞”。
方丈笑道:“施主,石头本来是普通的,是你的心态变得乐观而已。你看到的事物因为心态积极,因此不管是人或物也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罢了。”
布乐明白了方丈的意思,以前自己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现在变成了一个春光满面,怡然自得的人。于是向方丈行礼道:“感谢方丈的教诲,以后我将会积极的面对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
从此以后,布乐经常帮助邻居,乐善好施,大家对他的印象也都在改变,从此布乐的外号再也没有人叫过。
声明:#民间故事#核心是通过故事反应人世间的善与恶,意在弘扬传统文化,借故事明事理、传递正能量,请不要与封建迷信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