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缴社保"成年度新闻,中国零工经济最后一块遮羞布被撕下。

哩哩小鱼 2025-02-22 09:14:54
2023年9月,刘强东在京东内部信中承诺为全体外包员工缴纳社保的声明,意外引爆全网。这个本应是企业法定义务的承诺,却获得了超过3.2亿次的网络讨论量。当"依法缴社保"成为新闻头条时,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现实:在零工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中国劳动保障体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溃败。 一、"蓝色骑士"的社保困局:3.2亿人次见证的法治尴尬。 打开外卖平台APP,每天有超过600万"蓝骑士"穿梭在城市巷道。但根据北京大学数字劳工研究中心2023年最新报告,这些骑手中仅有17%拥有完整社保,43%仅购买意外险,还有近四成处于"裸奔"状态。更触目惊心的是,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超过83%的骑手以个体户身份注册——这种被学界称为"众包骑手劳动异化"的现象,正在批量制造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劳动法专家黄乐平律师指出:"当企业通过劳务外包、众包模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民事关系时,实质上是在进行制度性逃逸。这不仅掏空了社会保障体系,更在动摇劳动法的根基。" 二、劳动监察部门的"选择性失明":监管为何总在媒体曝光后? 耐人寻味的是,在京东声明引发舆论海啸后,某东部省份劳动监察部门突击检查了37家外卖站点,竟发现92%存在社保缴纳问题。这种"媒体倒逼执法"的现象,暴露出监管体系的结构性失灵。 记者调查发现,某省会城市劳动监察支队近三年接到的外卖行业投诉中,仅有6.8%最终进入行政处罚程序。更令人震惊的是,在2022年某平台上市招股书中,赫然将"社保成本控制"列为重要竞争优势——这种公开的"违法宣言",竟能顺利通过层层审核。 三、"京东时刻"的警示:重建劳动法治已刻不容缓。 京东的破局之举,恰似投向死水的巨石。但单靠企业自觉远不能解决系统性问题。数据显示,若全面执行社保缴纳,外卖平台用工成本将增加38%-45%,这正是企业想方设法逃避责任的根源。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常凯教授指出:"必须建立平台用工认定标准,推行'穿透式监管',对事实劳动关系进行实质性判断。同时要改革社保缴费机制,探索适合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劳动者的尊严不应是选择题。 当深夜加班的程序员能享受补充医疗保险,建筑工人有工伤保险托底,而风雨兼程的外卖骑手却连基本保障都成奢望时,我们不得不反思:在GDP狂奔的数字背后,是否正在透支社会公平的根基? 京东的社保承诺不该成为孤例,它应该成为劳动法治重建的起点,成为监管觉醒的号角,更应成为所有劳动者尊严回归的宣言。因为,当守法成为新闻,恰恰说明我们的法治航船已偏离正常航道太远。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数字劳工研究中心、美团研究院2023年度报告)
0 阅读:2

哩哩小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