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十大召开,邓小平重返北京,在党政机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和邓小平进行了一次对话,毛主席向邓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死后中国将会怎样?”
邓小平和毛主席
当时的主席对自己身体状况非常了解,他必须为新中国的未来作准备。
正好邓小平回来了,毛主席经过反复思虑,提出了这个问题。
那么,邓小平当时是怎么回复的呢?
毛主席视察时发现的问题这还要从1971年8月,毛主席巡视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军队说起。
在视察过程中,他在军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每当各大军区内部发生调动时,一些首长往往会带上自己的部下。
毛主席对这种调动很警惕。如果在某一处停留太长时间,就会使中央的精神不能得到有效地贯彻。
毛主席在检阅坦克部队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60年代到70年代,大部分军区司令都没有被调离,他们在某一地区工作了将近十年到二十年。
难免会有一些老部下、老熟人在一起,这样就导致了一种局面,那就是这些将领们会形成一个“小团体”,难以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从而极大地削弱了中央对军队的领导能力。
这样,就会使这些高级军官的工作作风变得死板,太依赖旧的习惯,缺少创造力,对军队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毛主席历来重视军队问题,他的建军思想也是从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
毛主席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党的绝对领导。
毛主席在检阅部队
而当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希望能够进行军队改革,但是他需要一位能够和他意见相合的且能力极强的人来代替他完成。
邓小平和毛主席一样,也十分关注军队问题。因此,毛主席一看到人民军队有问题,必须进行改革,他就想起了邓公。
因此,毛主席在1972年8月14日做出批示。次年2月22日,邓小平返回北京,重新担任了国务院的副总理职务。
当时周总理的病很重,毛主席想把工作交给邓小平。
1973年8月24日到28日,中国十大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出席并当选为中央常委。
邓小平和毛主席
与邓小平的谈话十大以后,毛主席向邓小平、王洪文提出了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也是对两个人政治智慧的一次考验。
毛主席问道:“我死后,中国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洪文第一个说道:“我们会按照主席的革命道路去执行。”
邓小平想了想,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可能会重蹈‘军阀混战,天下大乱’的局面。”
毛主席对邓小平的答复很满意,接着问邓小平:“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应该用怎么样的方案解决呢?”
这次邓小平没有回答,只是把茶几上的茶杯对换了一下位置。毛主席一眼就看出了邓小平此举的意图。他笑着说:“英雄所见略同!”
毛主席与邓小平
毛主席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要做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八大军区的指挥权互换。
邓小平也非常赞同八大军区司令的调换,他知道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稳定非常重要。
所以,这两句话和几个动作,就显示出邓小平的高度政治智慧,他说出了毛主席一直在思考的军事问题。
为了进行改革,毛主席亲自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次特殊的会谈在毛主席的会客室举行,邓小平也出席此次会议。
主席召集这次会议的首要目标,是要与各军区首长见面,当面了解他们,并把这个命令传达下去。
邓小平
在会议开始的时候,毛主席首先肯定了邓小平在“军事”上的地位,他说邓小平是一个“软中带硬,绵里藏针”的人,并提议,由邓小平出任军委委员,接替他的职务,负责军队的改革的工作。
在会议上,毛主席主要针对部队中的一些问题,作了详尽的剖析,并就各个军区指挥官的一些问题作出了整改的策略。
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态度,总指挥的调换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人都有些紧张,毕竟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调动,谁也不知道自己会被调到什么地方。
毛主席在这次简短的会谈后,专门去见了邓小平,和他们讨论了一下具体的情况,并根据他们的性格来决定怎么调整。随后,邓小平就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
毛主席和邓小平
起初,邓小平仍然有点担心。他刚上任,就被委以重任。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但是毛主席却对邓小平非常信任,为了让邓小平的改革更加顺利,他对邓小平说:“工作难免会出现错误,但是如果为了不犯错而逃避,那才是真正的错误。”
八大军区的整改邓小平被毛主席的一番话深深地打动了,从那以后,邓小平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
之后,正式颁布调动命令,交换了北京沈阳、南京广州、济南武汉、福州兰州的指挥员。调整后的大军区司令员如下:
其中,许世友被分配到广东省军区,他在命令宣布后立即前往广州上任。
许世友
他去了以后,一方面把精力放在军队建设上,一方面按照主席的要求努力学习。
同时,他还让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业余时间经常和战友一起参加劳动,开垦荒地。
丁盛接替许世友为南京军区总指挥,他上任后,对南京军区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开始了他的工作。
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战备值班制度,包括作战值班、首长值班,让南京军区焕然一新。
杨得志于12月23日回到济南,立刻把济南军区的常务委员、山东省的常务委员等人都召集起来,在会上把毛主席的指示传达给了他们。
杨得志
会后,杨得志交接了工作,马上前往武汉上任,之后,杨得志很快着手工作,从军事动员、战备训练等各方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
曾思玉接替了济南军区的职务,他于12月31日抵达济南,曾思玉在济南军区首先进行了一次整编。
济南海岸线很长,岛上的建设是第一要务,曾思玉认真研究,制定了一个合理的守岛方针,十年后,他主动提出“裸退”,告别了“干部终身制”,为青年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12月22日,李德生在接到毛主席指示的当天,就把工作移交给了总政,之后就前往了沈阳。
李德生
他走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到所有的军营和岗哨,考察了地形,摸清了军区的形势,提出一个建设东北战略区的方案,这是一个可以极大地提高东北战力的战略部署。
陈锡联到北京之后,不敢有半点松懈,他一上任,就对北京的地势进行了考察,对华北的防御进行了调整,对军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同时,也加强了军队的训练,让整个军区的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韩先楚一向是个干脆利落的人,接到毛主席的命令后,马上就组织全家搬到了北方,兰州军区是个相当艰苦的地方,戈壁滩上到处都是黄沙。
韩先楚
这对韩先楚来说是个挑战,韩先楚常年生活在福州,现在却要去兰州,工作和生活都要适应,然而韩先楚不畏艰险,于1974年春节后,率部下到兰州视察,获得了兰州军区大量的资料,并主持、研究、修订了兰州军区的防御工作。
皮定均被调往福州军区,他对福州军区并不陌生,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皮定均曾任福州军区的副总指挥,这一次,他也算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在福州军区以前,他对福州军区的形势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他还是一如既往地雷厉风行,一上任就对军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
皮定均
八大军区司令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下,毫不迟疑地坚持“十名随员,十天之内”的指示,很快就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这次军区司令员的大规模调动,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学者都在猜测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来邓小平又说起了这件事。
他告诉世人,毛主席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知道如何指挥军队,知道军队的干部不能有自己的势力,这就是治军之道。
邓小平对于军事问题进行的大规模改革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布了一份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国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和总司令。
邓小平
邓小平在处理复杂而又困难的问题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逐步把工作带上了轨道。
邓小平特别重视军事问题,并以军事为突破口。这一年1月25日,邓小平参加总参谋部全体干部会议,在肯定八大军区部队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并针对军区现有的问题进行整顿。
1975年6月24日,北京举行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邓小平正式着手整顿和改革军队。
由于邓小平采取的办法很好,再加上全体军区司令的强烈的要求和愿望,使工作进行得相当顺利,得到周总理的赞扬。
周总理
由于军队还没有完全的现代化,所以他们的战斗方式和战术都还停留在以前的那一套,所以在对越反击战中,军队出现跟不上对方的节奏,不熟悉地形,无法及时赶到,或者是因为缺乏经验而抱团。这对我军的打击是巨大的。
对此,在1981年9月,邓小平率领中国军队在张家口以北进行了一次大型军事演练。
邓小平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深知要把一支军队训练成和平年代的精锐军队是多么困难,所以在80年代末,北京军区就发出了命令,要各大军队做好准备。
在演习开始之前,士兵们都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接受严格的训练,之后再投入到正规的军事演习中去。
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大演习
这段时间,军区官兵们几乎每天要进行四五十公里的长途跋涉,训练射击,攀登,这对许多士兵都是一种挑战。
1981年9月14日,华北军事演习正式拉开了序幕,邓小平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主席,立即赶往会场,等候演习。
邓小平对此次演习的高度重视程度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此次演习若能取得成功,将标志着中国军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不久,空中部队就开着飞机入场了,八架战机在观众席上呼啸而过,引起了一片惊叹,但邓小平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因为这对中国人而言,还远远不够。
邓小平观看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大演习
很快,飞机就朝着地面坠落,在空中划出一道长长的尾焰。一门门的大炮准确地命中了目标。然后是坦克和装甲车,一个接一个地进入了指定的训练地点,在这种情况下,红队和蓝队开始了激烈的战斗。
这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持续了整整五天,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的场面目不暇接,然而邓小平的目光却更加深远。
他发现,要让一个国家发展到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也正因为这次演习,邓小平认识到了我国军事发展的不足,从而推动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演习指挥秦基伟向邓小平介绍情况
这次军区的改革,不仅靠毛主席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邓小平非凡的军事指挥能力和长远的发展目光。
毛主席和邓小平军事改革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比较安定的条件,也为新中国的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和邓小平这两位的建设,中国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