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河北正定人,是金朝著名文学家。
他出身北宋官宦世家,少年时随父镇守燕山(今北京)。北宋灭亡前夕,因战败随父投降金国,从此开启仕金生涯。凭借才能,他从真定府判官做起,在抗金名将岳飞与金兵交战时,蔡松年已负责金军后勤要职。此后一路升迁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去世后更被追封为吴国公。
然而这位金国高官内心却充满矛盾。他虽享尽荣华,却因"背叛汉族"饱受精神煎熬,曾在作品中写下"身宠神已辱"的沉痛自白。这种隐秘的民族情结,让他的诗词在清丽洒脱的文风中暗藏苦涩。他与另一位降金文人吴激齐名,两人开创的"吴蔡体"在金朝文坛影响深远。代表作《明秀集》至今流传,见证了这位"身在金营心在汉"的才子,如何在时代巨变中挣扎求存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