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交通事故、不慎坠落或运动事故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创伤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造成全球数百万患者运动与感知能力的丧失,为个人与社会造成极大的困扰和负担,但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难以实现。在此类损伤后,损伤部位会被大量外周免疫细胞所浸润,包括T细胞淋巴细胞。然而,迄今为止,对于这些内源性T细胞在损伤部位的作用及其抗原特异性的全面理解仍然缺乏。这一缺口阻碍了针对CNS损伤的免疫介导细胞疗法的发展。虽然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绝大多数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会进入细胞凋亡以避免日后造成个体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但少数识别中枢神经系统蛋白的T细胞会在此过程中存活下来进入血液循环。而在血脑屏障和外周免疫抑制的作用下,这类T细胞长期处于静默状态。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目前处于癌症治疗的前沿,但在癌症治疗中主要利用的是CD8+ T细胞的细胞杀伤作用。先前研究表明,识别自身髓鞘蛋白的CD4+ T细胞在CNS损伤后有神经有神经元保护效果,但这些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长时间激活会有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2024年9月4日,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医学院的Jonathan Kipnis 博士研究团队(高文青博士和Min Woo Kim为共同第一作者,高文青博士和Jonathan Kipnis博士为共同通讯)于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 Engineered T cell therapy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针对中枢神经损伤的工程化T细胞疗法)的文章,揭示了神经保护性T细胞的作用原理,并利用mRNA电转化系统建立了工程化瞬时自身免疫(engineered transient autoimmune, ETA) T 细胞疗法,在中枢神经损伤的小鼠模型中展现出了明显的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906-y
责编|探索君
排版|探索君
文章来源|“BioAr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