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失事潜艇的大功臣
――记XXX潜艇牺牲的舰务军士长卢继发
文|李忠效
一、潜艇失事的背景
2003年的非典(也称萨斯-SARS),很多人记忆犹深,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疫情发生后,17年前的非典经常被人提起。但是,在2003年非典期间发生的“XXX潜艇事件”,可能很多人已不记得了,毕竟那只是海军发生的一个重大事故,不如危及全国人民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更引人关注。
2003年5月2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重大新闻:据海军提供的消息,近日,我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在内长山以东我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军委、总部和有关部队领导对事故处理高度重视,对遇难烈士①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现潜艇已拖回港口,善后工作正在妥善处理。
新闻中所说的这艘潜艇就是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所属的XXX潜艇。
2003年4月26日,在内长山以东海域打渔的渔民发现了一艘艇艏和半个舰桥露出水面的潜艇,随即报告了当地驻军。因为潜艇没有舷号,开始被称为“不明国籍潜艇”。后经我海军北海舰队赴现场勘查人员辨认,该艇是中国海军的XXX潜艇。10天前,该艇离开军港,前往太平洋某海域执行远航战备任务。上级规定,潜艇远航期间,为了保密,要保持无线电静默,无事不报。XXX潜艇4月16日出航后,一直没有向家里报告情况,家里则以为潜艇“平安无事”,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全艇官兵无一生还的惨剧。
2003年4月28日,XXX号潜艇被拖回旅顺港,经过调查分析,潜艇失事原因是柴油机“飞车”造成舱室负压,70名官兵瞬间死亡。海军调查组认为是“机械事故”,总部调查组认为是“指挥操作失误”。本文无意探讨哪种结论是正确的,只想说说在这次事故中立了大功的舰务军士长卢继发。
二、居功至伟真英雄
XXX潜艇事故发生时,正在进行水下航行充电,即,在水下8米深度,将空气筒升出水面,一台柴油机航行,一台柴油机给蓄电池充电。当时海面风浪比较大,潜艇突然掉深,海水淹没了空气筒,舱室产生负压。这种现象经常发生,一般情况下,停止柴油机,转主电机航行,就可以化解一切风险。但是,XXX潜艇属于035G型,此型潜艇的主电机上装有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这种装置的性能很不稳定,此前该支队曾有两条潜艇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出现异常,造成“飞车”,只是因为潜艇不是在水下航行充电,后果不很严重而已。
这一次,更大的灾难降到了XXX潜艇上。在潜艇掉深的同时,主电机上的晶体管可控硅励磁装置失灵,导致柴油机“飞车”,原本最高转数只有500转的柴油机,瞬间“飞车”到1000转甚至更高,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艇内的空气抽空,另一台柴油机因为没有空气被“憋”停了。
正常情况下,空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表现在空气压力表上为760毫米水银柱。当气压降低到579.0时,为缺氧;降低到506.7时,人的生理反应为嗜睡、思维迟钝、不能控制肌肉精细动作;降低到434.3时,身体不适,呼吸急促;降低到361.9时,有人将丧失知觉;降低到217.1时,所有人员都将丧失知觉;再低,人员会立即死亡。可见,XXX潜艇当时的气压已经降低到了217.1以下。
另据科学实验数据表明,035G型潜艇在两台柴油机高速运转的情况下,从造成负压的那一刻起,人的反应能力是用秒计算的,思维清晰、可以正常工作的时间只有15秒,极限为18秒。但是遇到柴油机飞车的情况,转数达到1000多转甚至2000转,把人抽死就成了瞬间的事情。XXX潜艇的情况即是如此。
据一位参与搬运XXX潜艇牺牲人员尸体的老兵介绍,一舱的一名鱼雷兵当时正躺在床铺上听MP3,不知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便笑起来,就在这时,灾难发生了,他死后还保持着生前的笑容。
从以上列举的情况可以得知,XXX潜艇当时正在水下航行,灾难突然降临,70名官兵瞬间死亡。也就是说,潜艇应该是在8米以下的深度失事的。按照正常事态的发展,潜艇应该继续没于水中,不应该露出水面。但是,渔民发现潜艇的时候,潜艇处于前甲板和舰桥部分露出水面的状态。这个状态是怎么产生的呢?
经过调查发现,三舱的高压气失事排水总站负责吹除首组水柜海水的总阀是打开的,潜艇艏部的1、2、3号主水柜是空的。这就说明,负责失事排水的5战8岗位的值更人员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尽全身体力气,打开了首组失事排水总阀,使潜艇艏部浮出了水面,否则,潜艇将永远没在水下,无人知道它去了哪里。5战8岗位值更人员的壮举,不仅使这条造价数亿人民币的潜艇得以被人发现,也使全体官兵得以回家,没有葬身大海。
三、拼力一搏救潜艇
完成这一英雄壮举的人叫卢继发,湖北省汉川市人,1973年出生,1992年入伍,据他的老乡肖长国介绍,卢继发的军事技术非常棒,在全支队的舰务专业军士中数一数二。2003年初,已经当兵10年多的卢继发准备转业,部队让他回家找工作,武汉长江航运公司想要他,但是工资太低,每月只有不到2000元。当时他妻子李友红在武汉的汉正街帮助哥哥卖窗帘,经济效益不错,于是他决定也到汉正街租个摊位,和妻子一起卖窗帘。内兄帮他把摊位租好了,进货渠道也谈定了,这时他接到潜艇支队打来的电话,要他返回部队,跟随XXX潜艇远航。卢继发是358潜艇的舰务军士长,并不是XXX潜艇的人,支队从加强XXX潜艇技术力量的角度考虑,从支队各艇抽调了8人参加远航。卢继发是其中之一。他在电话里说:我都是要转业的人了,还远什么航啊!后来,支队副支队长程福明又给他打电话,还是要求他回来,最后参加一次远航。程福明也是湖北省公安县人,和卢继发是湖北老乡,以前他在359艇的时候,程福明还当过他的艇长,这次也随XXX潜艇远航,是支队派出的海上指挥员。程福明的电话,卢继发不好拒绝,就放下正在筹备的窗帘店,返回部队。
XXX潜艇出事时,正好是卢继发当更。关于潜艇失事瞬间的情况已经不能复原,人们只能根据潜艇内部的状况进行分析。曾经参加XXX潜艇事故调查全过程的一位海军将军告诉我,他知道高压气失事排水总站的那个大阀很重,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打开。分析情况时,一位医务专家说:在那种空气稀薄的情况下,要把阀打开,一定会把肺憋炸了。将军为了弄清到底是在什么时刻打开阀门的,就安排医务人员对卢继发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他的胸腔一看,他的肺果然已经炸烂了。为了验证医务人员的判断是否正确,就又解剖一个平静死亡人员的遗体,结果这个人的肺是完整无损的。
由此可以证明,卢继发是以惊人的毅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一个人们难以想象的壮举!
XXX潜艇的这次远航,卢继发本来可以不去的。多亏他去了,换了别人,真难说会不会在那命悬一线的时刻,做出他这样伟大的举动。他当时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人们只知道他的拼力一搏,炸烂了自己的肺,保住了潜艇。
将军非常激动地对我说:卢继发绝对应该记大功!记一等功都不过分!
但是卢继发和他同时牺牲的69名官兵一样,不但没有立功,连烈士也没评上。
四、潜艇壮士死而有憾
卢继发有一个儿子,他牺牲的时候,儿子只有3岁,身体不好。卢继发的妻子李友红是汉川市外贸局纸箱厂的下岗工人。卢继发牺牲后,新华社发布的消息称他们为“遇难烈士”。这些为国捐躯的人当然应该评烈士,地方政府本来准备按烈士遗属的待遇,给李友红安排一个比较好的单位,后来听说卢继发他们不评烈士了,“比较好的单位”就不能去了,最后将她安排到汉川的火葬场工作。卢继发的坟地就在火葬场的旁边,直线距离不到50米。
大约过了四五年,李友红上吊自杀了。她因为什么自杀,没有人说得清楚。据卢继发的老乡肖长国回忆,李友红性格很开朗,应该不会走自杀这条路。是卢继发的死使她的精神受到刺激?也说不定。
卢继发的骨灰在大连火化以后,肖长国等人代表部队将卢继发的骨灰送回汉川。当时还没有说不评烈士,汉川市的一位副市长参加了一个悼念仪式。在仪式上,不知这位副市长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李友红愤怒不已,当众扇了这个副市长一记耳光。最后她没能去“比较好的单位”,或许跟这个不冷静的举动也有关系。
李友红到火葬场上班以后,肖长国曾去那里看过她几次。有一次,她对肖长国说:肖长国,我一直想跟你说个事,不知该不该说。肖长国说:你说吧。李友红说:我想找个人,该不该找?肖长国说:你应该找啊!你还年轻,孩子还小,家里老人还要照顾,你一个人能撑得过来么?必须得找!走!咱们到卢继发的墓地去念叨念叨。
肖长国拉着李友红到卢继发的墓地,把这件事说了。后来李友红找了一个乡下的电工,据说那个人对她的儿子很好。
大约是2009的一天,肖长国在石家庄出差,忽然接到一个战友的电话,说李友红上吊自杀了。肖长国非常吃惊,他认为,按照她的性格,不至于走这条路啊!他一开始怀疑是他杀,经公安部门法官鉴定,确系自杀。有人推测,她可能得了忧郁症,丈夫为国捐躯了,没有评烈士,她又被安排到火葬场工作,孩子身体不好,工作生活可能也不顺心……谁知道呢?斯人已去,把所有的秘密都带走了。
肖长国和几个战友一起,帮助李友红的家人处理了她的后事,把她和卢继发安葬在一起。两个苦命的人,不知在天国会怎样。
一年前我刚听到卢继发的妻子上吊自杀的消息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像卢继发这样的大功臣,他家人的命运怎么也不该如此悲惨啊!我很想把卢继发和他妻子的事情记录下来,可是时间过去太久,熟悉了解卢继发和他妻子情况的人很难找。2019年底,我终于找到了熟悉卢继发又认识李友红的汉川籍老兵肖长国,这才了结了我写卢继发的心愿。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卢继发的儿子小卢在海军机关的关怀下,现已进入海军一家院校学习,将来安身立命应该没有问题了。
卢继发,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总会有人记得的。其他未尽之事,会有人继续完成。你在天国安息吧!
①关于新华社消息中提到的烈士问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落实。通常情况下,为国捐躯的官兵都会被评为烈士的。XXX号艇牺牲的70名官兵是个例外。2020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