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这么两个朝代,明明二者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中心,但是在文化风格上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究竟是为何?
其实造成这两个政权内部文化色彩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原因,也有历史思想原因,多方面的影响最终也使得南唐与前蜀的文化,出现了不小的差异。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97ca85124c492424cadfb4e5b5e4a40.png)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和南唐
南唐不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对于南唐和前蜀这两个政权会有些陌生,毕竟一方面在我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频繁,而这两个朝代又不像唐、宋等大朝代那样有名气,另一方面,这两个政权的诞生时期也比较的混乱,政权林立,因此不熟悉也实属正常现象。
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介绍一下南唐,南唐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政权,政权中心在江宁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南唐的建立者李昪,原名为徐知诰,被徐温收为义子,自而改姓为徐,在未建立自己的政权之前,他隶属于杨吴政权,为杨氏一族效力,在当时徐知诰已经加官进爵为南吴的齐王,手中握有十洲之地,实力雄厚。
南吴政权明面上的掌握者还是杨氏一族,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掌握者确是徐知诰,在通过对于南吴政权的掌控,徐知诰的羽翼渐渐丰满,公元937年,徐知诰真正的从杨家手中将大权接过手来,建唐从而代替了南吴,这个唐在历史上习惯被称为南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1d7b4077676e4226e5e7d22b16efee0.png)
南唐
两年之后,徐知诰改名李昪认祖归宗,对外宣称自己是唐朝王室后裔,血脉源于唐宪宗一脉。
南唐政权在李昪的手中时,还算是一个发展势头不错的政权,但是在传位给李璟与李煜之后,国力逐渐下降,开始向后周称臣,最终在南唐在后主李煜的手中消逝,而南唐政权从建立之日而起,到后主李煜称降仅仅存在了38年而已。
前蜀其次是前蜀政权,这个政权极容易与刘皇叔所建立的蜀汉弄混,因为刘蜀政权一般也被称为西蜀,但是此文西蜀非彼西蜀。
刘皇叔的政权建立在公元221年,而此文所言的西蜀政权,则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王建建立的前蜀政权,建立时间在公元907年,与蜀汉政权足足相差了将近700年之久。
王建的西蜀政权也是一个比较短命的政权,仅仅存在了18年,便被李存勖覆灭,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王建的人生经历,颇具戏剧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dd3d5cc739089ae020bdf9d0c1bf7b8.png)
前蜀
王建的出身与武大郎的职业一样,是世世代代的做饼家庭,虽不大富大贵,但是养家糊口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时值唐朝末年的纷乱局势,使得王建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困于生计的难题之下,王建开始走私做起了盐贩。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盐铁是归属官家的,私自贩卖便是在法律的面前往返横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最终王建被逮捕。
好在被狱吏救下,后经过一个和尚点化,转身投入军营,王建一路摸爬滚打,在公元903年被封蜀王,在唐朝被后梁取代,曾想联合天下势力恢复唐室,但他的想法并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不久后王建在蜀地称帝。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be92f4257e1f24b7a0b62a1388066e5.png)
前蜀创建者 王建
之后传位于儿子王衍,王衍不问政事只顾享乐,在政期间多方搜集美女,甚至买卖官职,最终被李存勖灭亡。
西蜀被灭,是因为他的国力积弱,军队实力低下,但这些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王衍本人的享乐腐败,可以说西蜀覆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国君的昏庸。
导致不同的原因南唐和前蜀两个政权在五代十国时期,都是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即使如此,二者之间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统治者的影响
虽说两个政权执政之时,文化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差异,其中一个原因便与政权统治者息息相关。
例如“词”这个文体,众所周知,词这种文学体裁从唐代就已经开始萌芽了,只是词这种文体被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存在,再加上唐代诗歌的万丈光芒将其掩盖,因此词没有得以兴盛,而“诗庄词媚”说的也就是当时人们对于这两者的看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80ff17b42b38321613b5c2ff806b082a.png)
词
唐代之后,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局势纷乱,诗歌由于过于端庄正式,不适合抒情,因此当时的文人更加需要词这种题材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而词的发展势头也变得更为迅猛,南唐和西蜀两个文化中心更为词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南唐政权的三代统治者都是喜好文艺之人,并且他们本身也都有着不错的文化和文学素养,尤其是后两位统治者——中主刘璟和后主李煜,这两位在文学上的造诣极高。
甚至这二人写的词作,还被后人收入一个集子之中,此外南唐二主也比较喜欢优待文人,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并且治国之策方面主打的就是一个文治,可见他们对当时的影响颇足。
而前蜀的两代统治者,第一位统治者王建尚可,第二位统治者王衍在文学上是真的一窍不通,且不论他的文学素养如何,就单单是他整日贪想美女酒肉,官爵之位拿来买卖交易,就足以得出他对西蜀的影响是何种模样了。
因此与南唐相比,西蜀自上而下的风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也因此出现了不小的差异。
2、文人集团的追求不同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时期局势异常混乱,而西蜀和南唐两个政权也难以从其中脱身而独立发展。
南唐政权的文人集团是自上而下的,有统治者的积极影响带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再加上当时有着不少的著名词人,像冯延巳、韩熙载等,此外在绘画又有着徐熙、董源等人,这些人自上而下的文学活动,对于南唐文化风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aa6d8319306ec9a7e3287e8f889cd02.png)
韩熙载夜宴图
而前蜀的统治者虽然没有像南唐统治者那样带动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但是好在蜀地有着不少从北而来的著名文人,像韦庄和卢延让,这两位都是唐代旧臣,受唐朝文化影响明显,随着这二人以及类似于二人的迁蜀者,加上蜀地固有的文人的努力,西蜀的文化风格逐渐显现出唐朝遗风,大多数作品端庄雅正。
由于朝代战争频繁,南唐受到局势的压迫,文学上大多都倾向于或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或写一些江南风景名物,这么一来南唐与西蜀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3、地理原因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西蜀的地理环境是一种比较封闭的形式,蜀地多险要,这一点从李白的这句诗中便可得知一二。
也正是因为这种封闭的地域,很难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而文化缺少交流沟通,就很难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的繁荣现象,偏安一隅也就使得西蜀的文化形成了比较独立独特、厚重的风格,在思想上比较开放,风俗上也比较淳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550e3cbaba31476196fbdf3be6dc30a.png)
蜀道难
而南唐政权地处江南,随着魏晋隋唐以来的发展,南方的经济逐渐崛起,渐渐的成为了代替北方而存在的新经济中心,经济的繁荣给当时的南唐政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此外江南地区,自古以来都是风景优美之地,正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水乡的美景是独一无二的,对于隶属南唐的文人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
江南之地的优美风景,在南唐文人的笔下氤氲出一种清新淡雅的风格,读起来有一种沁人心脾的美感,此外不仅是在作品方面,即使是在绘画方面,南唐画师也多画江南风景,在他们的画笔和匠心之下,水墨江南更具美感。
4、宗教氛围的影响。
众所周知,宗教氛为对于一朝之文学的影响非常重要,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之风便对当时的文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文士之间大都开始崇尚玄谈。
南唐和西蜀这两个政权受宗教的影响也颇深,首先南唐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双重影响,佛教重因果重苦中修善果,道教重无为重长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53cf8f715f200ef82d42894ec3ba56a.png)
而其中在南唐占有主导影响的便是佛教,江南佛寺本来就多,正如杜牧所言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见在江南之地,佛教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而南唐政权自然也不例外。
其统治者不仅崇佛,而且还修建寺庙,这也难怪南唐受佛教影响之深了,而佛教的“空”,也对南唐文学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多感慨人生苦难、好景易逝的作品。
释、道二教对于西蜀政权的影响也非常的明显,但与南唐不同的是,西蜀地区较为封闭,再加上统治者的享乐影响,整个西蜀也弥漫着享乐的氛围,西蜀地区的文人不满这种思想的蔓延。
结尾总而言之,虽说西蜀与南唐都是五代十国的文化中心,但是文化方面却有着不小的差异,正所谓一朝有一朝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风格,地处的环境不同,政策思想的不同,对于文化的影响都是重要的,南唐与西蜀的不同,便给予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