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州船队在山东的遇难事件

文荟轩 2024-03-16 15:37:21

宣州船队在山东巨野遇难事件,惊动皇帝-今日头条

卫所制度是有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自京师以至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摄于五军都督府,明代建立的卫所制度具有戍守和漕运功能,对明代政治、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清初卫所制沿用前朝,但逐步取消卫所的军事功用,保留漕运功用,“卫军改为屯丁。凡卫所钱粮、职掌及漕运、造船事务,并都司分辖,皆宜照旧”。因此宣州卫成立了漕运船队,史称“宣州卫帮”。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宣州卫,宣州卫帮情况,以及宣州卫帮在山东巨野一次遇难事件。

一、宣州卫简介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宁国府卫,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设宣州卫,下辖二所。隶属于右军都督府。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宣州卫为宁国营,分拨千总把总各弁目驻防宣城、泾县、南陵、宁国、太平、旌德六县。

康熙时,恢复宣州卫, 由原宁国营有屯丁300名,减少至132名,康熙十六年(1661)有屯丁117名。康熙二十二年(1667),实有屯丁549名。至清同治初,太平天国攻陷宁国府,宣州卫终结。

二、宣州卫帮简介

宣州卫漕运船队,即宣州卫帮仅设一个帮。该帮成立时设守备一员,轮运千总二员,随帮百总一员。有漕船五十五只,屯丁550名。康熙二十二年(1667),实有运船有45只,屯丁450名,领兑宁国府宣南、泾宁、旌太六县并广德州建平县漕粮。据《江南通志》载,雍正年间,宣州卫屯田地多达711顷多,屯粮食多达5320多石。宣州卫帮主要是把这些粮食通过漕运运达京城。

三、宣州卫帮在山东巨野遇难事件

宣城早在三国时期即为“东吴粮仓”之一,素称“鱼米之乡”。宣州卫帮成立后,使得宣城粮食得到及时外运。作为船队运输在恶劣天气时遭遇也不例外,今天,笔者给大家讲述宣州船队在山东巨野遇难事件始末。

乾隆五十二年(1787)六月,宣州卫帮由四十三艘组成的运粮船队,从宣州出发,准备把粮食运往京师(今北京),一路浩浩荡荡到达山东巨野县,二十五日(阳历8月7日),在巨野的同济闸停泊,准备在这里过夜。晚上七八点时,突然陡起大风,雷电交加,下起了狂风暴雨,使得宣州卫帮许多船览绳断掉,船只互碰。

旗丁王宗城等所司的六只船沉没,汤朝贤等所司的四只船漏水,黄达厚等所司的十四只船桅杆被刮断。同时造成两名船丁受伤。除四只船所载粮食沉没水中,其他船只粮食都被大雨浸泡或淋湿。船队船只折损过半,粮食几无,可谓全军覆没,造成了巨大损失。

当地漕运次日(六月二十六日),紧急援助,打捞沉没船只,修理撞坏的船。当日,山东巡抚觉罗长麟飞书乾隆皇帝,然而乾隆皇帝在其奏折《奏为宣州帮船失风沉溺恭折具陈》上朱批了“知道了”,仅三个字!

(罗长麟部分奏折)

六月二十七日,河东河道总督兰第锡在接到山东河标都司程君洪的禀报后,也将“宣州卫帮在山东巨野遇难事件”上奏给皇帝,乾隆也仅批“已有旨了”,仅四个字。

七月六日,漕运总督毓奇向乾隆皇帝汇报了“宣州卫帮在山东巨野遇难事件”的“调查报告”——《奏闻宣州帮军船六月十九日在巨野县通济闸内失风查明分别办理事恭奏》(朱批:据阿那布奏已有旨了)。据查,在此事件中宣州帮军船损失六只已无法修复,原本装载有米3945石零9斗,被水冲走950石,抢起湿米2599石,令丁分洒通帮易换干米补充。

《毓奇部分奏折》

【结束语】

宣州卫帮在清代为宣城粮食漕运起了重要作用,在山东巨野遇灾是当时漕运史上重大事件,从山东巡抚觉罗长麟、河东河道总督兰第锡、漕运总督毓奇等地方官员,再到巡漕御史阿那布皇宫重臣都相继奏禀告皇帝,不仅仅是惊动了清王朝最高层,而是乾隆皇帝多次亲自朱批,说明从地方政府到国家最高领导层对此次事件高度重视。反映出清政府对农业特别粮食运输的积极态度。

作者徐厚冰,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谢谢!

0 阅读: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