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2025年开始,这几种情况医保不报销,不要抱侥幸心理

胡铿铿 2025-02-21 00:03:31

“老王,听说医保报销政策要变了?”

“是啊,2025年新规来了,有些情况医保不报销,别到时候傻眼了。”

医保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保障,但2025年新规实施后,有些情况医保不再报销,大家要提前了解,避免踩坑。

医保等待期内不报销

医保等待期,是指参保人没有及时缴费,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医保报销,这段时间就叫等待期。

我们在这提醒大家,城乡居民医保等待期至少3个月,期间看病费用全额自费,就算逾期后再参保,同样也有等待期,医保也是一分不报。

总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平时不买医保,等到生病需要时,才慌慌张张的去补缴,结果发现缴费后还是用不了。

不要觉得这条规定不近人情,恰恰相反,这正好体现了医保的公平公正,坚决不让那些钻空子的人占便宜。

门槛起付线不报销

经常去医院的朋友都知道,住院和门诊都有起付线,通常在500元到2000元不等。

在起付线以下,由病人自行承担,起付线以上,才能触发医保报销条件。

一些小手术住院,起付线可能占总支出的10%-20%,考虑到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机会做大手术,这个支出不算低了。

也正是因为门槛起付线的存在,导致职工医保的总体报销比例一直不能突破70% ,居民医保甚至不到50%。

医保目录外的药品不报销

医保目录,是指《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里面都是各种国家指定的医疗项目和药品。

简单的说,这个目录里的药品都是可以报销的,而目录外的药品则一概不报销。

例如一些国外进口的靶向药、特效药、虽然疗效好,但价格昂贵,就没有收入目录,医保不报销。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好药不能纳入医保?

其实很多靶向药,在目录中也有类似的便宜药,只是效果要差一些,但因为价格便宜,所以就能进入医保目录。

讲白了说,医保主要向全体老百姓提供保障服务,所以成本控制非常严格,不仅要有效果,还要价钱便宜,否则国家再多的钱也支持不起全民报销。

如果病人坚持要用这类药,那么只能自行购买使用,部分靶向药一年几十上百万,在自费使用之前,还是要慎重考虑。

异地报销比例低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尽量避免异地就医报销,不仅需要提前报备,报销比例也要低20%-30%。

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通了直接结算,但总体来说,病人异地看病的垫付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有数据显示,2023年异地就医自费比例平均高达40%,显然比本地治疗贵多了。

如何避免医保报销“踩坑”

想要避免医保报销“踩坑”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基本上都可以避开。

首先,要保持医保连续缴费,避免出现等待期无法报销。

其次,尽量使用医保目录内的项目和药品,避免自费药。

第三,确实需要异地看病的,提前做好备案准备,选择支持直接结算的医院。

最后,除了医保之外,自己出钱补充商业医疗保险,以覆盖医保不报销的部分。

对此,你怎么看?这些医保新规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欢迎留言讨论!

-1 阅读:49

胡铿铿

简介:写你我身边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