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的一些城市,一到梅雨季,那可真是让人头疼不已。就像我有个朋友住在广东的一个老小区里,家里养了好些绿植。每到梅雨季节,那潮湿的空气就像能把人给闷坏了一样,家里那些绿植也跟着遭殃。朋友跟我抱怨说,他养的那盆君子兰,原本叶子油亮油亮的,可梅雨季一来,叶子就开始发黄,还出现了斑点,看着特别让人心疼。
其实啊,梅雨季对于绿植来说就像是一场考验。很多绿植在这个时候都容易出现问题,像积水烂根啊,病害滋生啊之类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梅雨季绿植急救的那些事儿,还有防涝排水的全攻略以及病害预防的措施。
先说说不同绿植在梅雨季的特点吧。比如说龟背竹,这可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绿植,它的叶子特别大,像龟背一样有独特的纹路。龟背竹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在梅雨季,如果湿度太大,它的根部就容易缺氧。还有琴叶榕,它的叶子宽大又有型,在北方很多家庭的客厅里经常能看到。可是在梅雨季,它对水分的要求就很微妙了,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再比如说散尾葵,它的枝叶繁茂,给人一种很优雅的感觉。散尾葵在梅雨季的时候,对通风的要求就特别高,要是通风不好,很容易就生病。
咱们再讲讲种植方面的事儿。就拿多肉植物来说吧,很多人喜欢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种上几盆。多肉植物其实很适合在比较干燥的环境里生长,它们的根系比较浅。在梅雨季,如果把多肉放在阳台这种露天又容易积水的地方,那可就危险了。我有个网友,他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里,他特别喜欢多肉。有一次梅雨季,他把多肉放在阳台没怎么管,结果好多肉肉都烂根了。他说看着那些曾经饱满可爱的肉肉变得软趴趴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从时间上来看,在梅雨季来临之前的3天,我们就应该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说检查一下花盆的排水孔是不是通畅,要是排水孔被堵住了,那雨水一浇进去,水就只能在花盆里积着了。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绿植,像发财树这种,我们可以提前把它搬到地势比较高的地方,避免被雨水淹。
在梅雨季的7天左右,我们要密切关注绿植的状态。像在四川盆地这种地形比较封闭,湿度很大的地方,绿植更容易受到影响。如果发现绿植的叶子有点发蔫,那可能就是浇水太多了,这时候就要想办法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比如说可以用一些小工具把花盆底部的水吸出来。
到了15天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需要对绿植进行一些修剪了。比如说那些已经发黄或者生病的叶子,要及时剪掉。这就像是给绿植做了一次小小的手术,让它能够集中精力恢复健康。我邻居家在浙江的一个小镇上,他家种了很多茶花。在梅雨季15天左右的时候,他把那些有点发黄的茶花叶子剪掉,然后把茶花搬到通风稍微好一点的地方,过了段时间,茶花的状态就好多了。
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绿植品种来调整养护方式。像文竹这种比较娇弱的绿植,在梅雨季就要尽量减少浇水的量。而在广东的一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湿度常年比较大。那里的人们养绿萝的时候,在梅雨季就会把绿萝放在室内的架子上,避免被雨水淋到,同时也会经常给绿萝周围的环境喷一些水雾,保持一定的湿度。
说到不同品种的绿植对比,除了刚才提到的龟背竹、琴叶榕和散尾葵,还有像虎皮兰和绿萝就很不一样。虎皮兰的叶子笔直向上,它比较耐旱,在梅雨季只要放在稍微通风一点的地方,不需要太多的水分。而绿萝就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在梅雨季又很容易积水烂根。还有三角梅和茉莉花,三角梅的花朵颜色鲜艳,在梅雨季如果浇水不当,花朵就会掉落。茉莉花则是很怕潮湿,在梅雨季需要更精心的养护。
在居家场景里,我们可以把一些不怕湿的绿植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既能保证有一定的光照,又能让空气流通。像虎皮兰就很适合这样的位置。而在办公室里,那些比较好养护的绿萝或者吊兰就很不错。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又不需要太多的照顾。
在咖啡厅这种比较潮湿的环境里,选择一些耐阴的绿植比较好,比如龟背竹。它的大叶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室内的湿度,让咖啡厅的环境更加舒适。
在梅雨季预防绿植病害也很重要。我们要定期清理绿植周围的落叶和杂物,这些地方很容易滋生细菌。比如说在江西的一些山区,地形起伏比较大,湿度也不一样。那里的人们在梅雨季会把绿植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施肥来增强绿植的抵抗力。但是要注意施肥的量不能太多,不然也会对绿植造成伤害。就像在江苏的一些平原地区,土壤比较肥沃,在梅雨季给绿植施肥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
在梅雨季,不同的地域、地形、地貌以及不同的场景都会对绿植产生影响。我们要根据这些因素来调整我们的养护方式,让绿植能够安全度过梅雨季。
那你有没有什么独特的梅雨季养护绿植的小妙招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