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淡水湖这么多,为什么身为第一的鄱阳成了绿原?还禁止游牧?

独角手 2022-10-01 19:29:00

鄱阳湖成大草原,为什么还不能开放旅游呢?今天咱来认识一下,都湖泊成桑田了,为什么禁止游牧呢?去年刚实现内陆看海,今年江西上饶鄱阳湖周边的民众,就实现了足不出户看草原,昔日的江南水乡,今日再看宛如呼伦贝尔的大草原。挪动到家门口,真应了那句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可惜只有草地没牛羊,得益于互联网的宣传,被绿色覆盖的鄱阳湖,成了一个网红圣地,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免费景点,稍微有点出行条件的,也纷纷自驾到此一游,进行打卡,航拍,自拍,美拍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实现了草原飞车,玩得非常尽兴之后,不免思考,中国的淡水湖这么多,为什么身为第一的鄱阳成了绿原呢?

除了众所周知的干旱原因,更多是鄱阳湖的一个特殊季节性的湖泊,水浅高水位撑死20米,分丰水期和枯水期,前者高水位20米时,湖水面积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是低水位12米时,仅仅500平方公里。

回望鄱阳湖清一色的苔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刚好遇上日照充足,撒欢似的成长,这便成了我家里没有野马,可是拥有大片草原。

丰水季节通常在六到八月,苔草被水淹后表面死亡,其实根系多处于休眠状态,九月卷土重来为秋草,冬季枯萎,来年二到五月再次萌发,生长成为春草,大家也习以为常。湖泊变成草原,除去自然因素,也离不开人为。围湖造田,填湖造地,占用湿地,非法围堰,都老生常谈了。

更难监管的是非法采砂,根据统计,刚进入21世纪的前十年,鄱阳湖的采砂量达到了21.54亿吨,十年的昼夜不停,直接把湖泊200年沉积的沉沙量给掏空了,利润高到离谱,简单的概况就是说。

改装偷砂一条船,想要回本仅两晚,其余劳作全白赚,就看你敢不敢干。于是就形成了一副吊诡的场面,外人看鄱阳湖浪漫且诗意,碧波悄然换绿坪,梦泽无水风无声,湿能划船捕鱼现,旱有万亩草原成景点。

开玩笑说退湖还草,退渔还牧,可背后却是百天难见雨淅落,旱地粮黄早绝收,枯黄、瘪谷没人注意。紧靠湖周围的稻子缺水,粮食减产,于是有人突发奇想,既然全是牧草,为何不变废为宝,发展旅游业呢?一望无际的苔草是天然氧吧,可躺可踏,裸露上来的千年石岛、落星墩都是好的去处。

这个随便收割都能获得白嫖的绿色饲料,当地居民就直接在草洲上放牧,水牛和鹅。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操作起来真能劝退。草原还没成牛的自助餐,牛就被虫给寄生了,干脆机械收割打成碎的不行吗?没人想过,一旦开了这个口,会不会引起环保局的注意?否则年年鄱阳湖出现草原观光人巨多,遇到吃植被的牲畜家禽却很少。

二,草没了湖泊地质营养降低,本来沉沙就所剩无几,再把湖里的苔草给嚯嚯了,无疑是釜底抽薪。有了以上的担忧,禁止放牧也成了约定俗成的默契。温馨提示,虽说草原没有红绿灯,但有沼泽,真想飙车,你还是再三思而后行。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894
评论列表
  • 2022-10-02 20:14

    挖沙还能加库容[呲牙笑]

  • 一意 17
    2022-10-02 21:59

    鄱阳湖和洞庭湖的问题用八字堰就可以解决。八字堰由从两岸向河道中央的两道堰体组成,这两道堰体组成一个大大的八字。两道堰体之间的缺口是堰门。堰门不要太宽,几十米够行船用就行了。枯水期所有的水都从堰门流向下游,当原本几千米宽的通道缩窄到几十米的时候,水流失的速度会变成原本的几十分之一。假设原本枯水期湖水七天会被排空的话,有了八字堰可以把这个时间拉长到七个月,足以扛过整个枯水期。而丰水期的时候洪水可以从堰上直接漫过去,不会影响行洪。八字堰除了限流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排沙清淤。倒喇叭口的结构会使水流更加湍急,对河道的冲刷力度更大,这种冲刷对堰体前后的水底都会产生作用。最好所有入湖的河流在接近入湖口的河道上都修建一套八字堰,除了涵养水源之外也可以给入湖水提提速,加快对湖底的冲刷,达到增加湖泊容量的效果。

  • 大海 13
    2022-10-02 17:02

    洞庭湖也是大草原一片,湖区只有四分之一了。

  • 2022-10-06 21:28

    能不能深挖500米?

  • 2022-10-07 18:07

    挖沙不好吗? 清理。在说砂子 20块钱一车 谁偷

  • 2022-10-08 08:22

    既然鄱阳湖变草原,那青海湖就变淡水湖吧[得瑟]

独角手

简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