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海上的南宋,为何会自寻死路,选择崖山扎营,最终被蒙军全歼

听荷看历史 2025-01-08 13:31:07
1.端宗驾崩

公元1278年四月,南宋的海上朝廷已经在碙洲岛安营扎寨三四个月了。

此时,行宫内的小皇帝赵昰已经奄奄一息。

这个从一出生就笼罩在国家危亡阴云之中的端宗皇帝,在成长中伴随着他的是不停的逃亡,逃亡,再逃亡。由于长时间经受海风的吹打和烈日的暴晒,病床上的的小皇帝,面色蜡黄,嘴唇干裂。

随行的御医,正在御塌之前脸色沉重的给小皇帝把着脉。

脉搏微弱。

御医无奈的摇了摇头,跪在了端宗皇帝和杨太后的榻前。

一旁的陆秀夫焦急的问道:“陛下这病情?”

“也就这一两日了。”御医苍老的眉宇露出了行医以来最紧锁的神色。

一旁的杨太后听完掩面而泣,脸颊之上的两行泪水顺着悲伤的面容滴落脚下,众大臣在神色凝重。

太后心中那份即将到来的丧子之痛没有人能够安慰。而百官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没有人能够排遣。

七岁的卫王赵昺在一旁独自玩耍着,偶尔用余光瞟过行营内的这些人。看着他们脸上凝重的表情,幼小的赵昺也跟着伤感起来。他知道,自己的哥哥已经在病床上躺了很久了。他希望自己的哥哥快点好起来,要不然,以后再也没有人呼唤他弟弟,也再也没有人会陪他玩耍。

小赵昺最终还是没能如愿。

公元1278年四月,年仅十岁的端宗赵昰驾崩了。

狭窄的碙洲岛上,白帆高悬,举朝哀吊。而众人的心,众人的信仰,众人的精神支柱,也在端宗驾崩的那一刻崩塌了。

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2.赵昺继位

数年的漂泊,让众人已经厌倦了。一步步走来,根据地越来越小,兵马越来越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现在连皇帝都驾崩了。他们的前路在何方?他们又是否还有胜利的希望?他们又是否还有继续战斗下去的意义?

这是南宋流亡朝廷之中,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就在这人心即将离散之时,陆秀夫站了出来说道:“古人有以一旅而成中兴大业者,今度宗皇帝仍有一子尚在,百官有司皆具,士卒尚有数万,此乃上天不绝我大宋国祚。我等一息尚存,便一日不可轻言放弃。”

张世杰也言道:“尽好做臣子的本分,剩下的交给上天去决定吧!”

五日之后,卫王赵昺,擦干了痛失哥哥和玩伴儿的眼角,在文武百官的拥护下,于这孤悬大海的碙洲岛上登基称帝,改元祥兴。拜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少傅兼枢密使。仍旧在江西抗元且不知道端宗已经亡故的文天祥被拜为少保。

海上的流亡朝廷,再一次聚集起残存的抗蒙力量,做着最后不屈的斗争!

3.蒙军围剿

获知端宗已经离世的蒙军,听闻赵昺又重新即位,并继续做着殊死抵抗。为了彻底剿灭盘踞在碙洲的南宋海上朝廷,便又一次做出了釜底抽薪之举。

不久之后,蒙军便断绝了由琼州海峡通往碙洲岛的补给通道。刚刚从悲痛中振作的南宋朝廷,再一次被打进了无底的深渊。眼看着南宋朝廷就要困死在这大海之上。张世杰决定再往前往占城(今越南)的路上试一试。他再一次调集了数万舟师,向封锁琼州海峡的雷州蒙军发动了海上攻击。

数天下来,张世杰无可奈何,他仍然跨不过那片海洋。

现实告诉他,通往占城这条路,已经不可能走通了!

天下之大,何处才是他们的安身之地?他们曾经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之上,还有哪一寸土地能将他们接纳?敢将他们接纳?

现实到了如此,他们连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之臣回归故土的可能都被扼杀了。在蒙古大汗忽必烈的眼中,他们已经不再具备投降的资格!

无奈之下,陆秀夫在大海之上深沉的向张世杰说道:“重返海岸之上去吧!”

张世杰无奈的说:“你要知道,海岸之上,再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啊!”

陆秀夫说:“即便如此,那也应该回去了!继续困守在这碙洲岛上,除了饿死,不会还有什么别的结果的!再这样下去,即便是死了,也是一群孤魂野鬼,一群寻觅不到故土的孤魂野鬼!”

张世杰无语凝噎。

4.进军崖山

海疆之上,张世杰再一次敛聚舟师。

数千艘战船,兵马随行人员近二十余万的庞大舰队,开始朝着广东沿海的方向疾行而去。

这是一次归乡之旅,这也是一次向死而生的宣战!

先锋舰队的船头,张世杰风鼓衣袖,神色坚定,自从决定回来的那一刻,他的心中便已然没有了一丝畏惧。

离海岸线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前方的大陆,已经慢慢由之前的黑点,显现出清晰的海岸。

当舰队航行到一条大江的出海口时,张世杰的船队停了下来。

只见不远处的海口之内,两山险峻,夹江里许而对,极似门状。门内江面宽广。张世杰惊叹:“真乃藏兵的好地方啊!”

张世杰叫来军中向导一问方知,此处为珠江的出海口之一。东西相对两山,东为崖山,西为汤瓶山。早晚之间,潮水涨落,既有利于舟师出海迎敌,又有利于战船退守内港。

“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就是这里吧!”在张世杰的命令之下,千艘战船,二十万余众相继进入到崖门之内。

落脚于崖山之后,张世杰即刻遣军伐木山中,营造军垒,大建行宫,造船海上。在海上漂泊了三年之久南宋君臣和军兵们,终于在海岸之上,有了自己的营寨,自己的行宫。

然而,就在行宫大成,南宋君臣舍舟登岸,乔迁新居之夜,崖山的海面之上,又是一颗硕大的流星,划过了长空,照亮了天际。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急速的坠落于东南的大海之中。随后,长天之上,雷声大作,响彻天地,数千颗流星从天而降,追随于大星坠落之处!

看着眼前的而这一幕,张世杰在心中喃喃自问:“难道,这就是天意?”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