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在诗中,对为国家义无反顾的少年将军极尽赞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让我们对他的决心敬畏不已,也对那个时代心驰神往。
隋到唐前期,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现代人对隋唐英雄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演义小说《说唐全传》或据此改变的艺术作品。
但书中的英雄事迹在很大程度上纯属虚构,尤其是其中的名将,其勇猛程度恐怕连三分的真实度都没有。
在中国正史中,“万人敌”最初是项羽武勇过人的代名词,之后历朝历代被用于赞美战场上的宿将。
不过,看起来猛将入云的隋唐能被时人称为“万人敌”者,仅有“两个半”。
悲歌裴行俨裴行俨是演义中裴元庆的原型,他力大无穷,手持两柄斗大的铁锤无人能敌,他响应朝廷随父亲围剿瓦岗军,却被陷害而反投义军。
他真实的经历并不像书中所写,裴行俨确实跟随父亲裴仁基声讨李密,父子二人在武牢关驻兵抵挡瓦岗军的攻势,但后来因为听信谗言而投降。
裴行俨随父亲入驻瓦岗山后很快得到了李密的赏识,每当敌军叫阵,他作为先锋仅仅几招就打得对手丢盔弃甲,也因此被封了爵位。
但好景不长,本就一团散沙的瓦岗山很快被王世充所败,王世充同样对裴行俨的才能早有耳闻,他任命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甚至将女儿许配给他。
随着一次次攻伐,裴行俨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世人称他“每有攻战,所当皆披靡,号为‘万人敌’。”
功高必定震主,王世充称帝后便一头栽进了奢靡的生活,开始不思进取,此时战功赫赫的裴行俨早已不是当初他看中的人才,而是自己的催命符。
裴行俨也知道王世充对自己颇为忌惮,对他十分防范,父亲裴仁基一直看不上王世充对百姓苛刻的做派,也对他嗤之以鼻,此时双方的矛盾已经一触即发。
很快,裴仁基联合了一批大臣准备推翻王世充,裴行俨也对父亲的决定大力支持,但这计划很快就因告密胎死腹中。
最后王世充干脆先下手为强,直接将裴仁基父子斩首以绝后患,连参与之人都被夷了三族,可见手段之酷烈。
裴行俨屡立战功,最后却因猜忌而丧命,一代宿将落得如此下场,让人为之可惜。
大老粗尉迟恭尉迟恭一开始是刘武周手下大将,随后归顺唐军,因为降将的身份他受到很多怀疑,但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甚至能交付后背。
正史对尉迟恭叙述最多的就是他在洛阳城外单鞭夺槊的一段,当时李世民被王世充军包围,双方本就兵力悬殊,再加上单雄信以一当百的战力更是让他束手无策。
这时远远传来的怒喝声犹如天籁解救了被围困的李世民,只见尉迟恭单手持缰闯入敌阵,挥舞钢鞭挡下了单雄信的戳刺,接着手腕一转就将对方的兵器缴了下来。
在双方阵营都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尉迟恭又将抢来的兵器向前一刺,直接将单雄信斩于马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后来齐王李元吉不信,与尉迟恭比试,最后“俄顷三夺其槊”。
正史中的尉迟恭智勇双全,他早已发觉李渊对二子的忌惮,随着秦王在民间的声望越来越响,皇家的亲情早已所剩无几,尉迟恭因此极力劝李世民下定决心发动政变。
这之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收买他不成将他诬陷下狱,更是让他看清了谁才配得上未来的天下共主。
被李世民救出后,尉迟恭决心要为自己的伯乐铲除一切阻碍,玄武门之变中,他一箭射死了李元吉,也为自己报了诬陷之仇。可以说尉迟恭是玄武门事变的直接的策划者和参与者。
贞观元年,他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之后数十年间也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君臣之间从不猜忌防备。显庆三年,尉迟恭去世,陪葬于昭陵,与他的知己善始善终。
忠义秦琼秦琼是《隋唐演义》的重要人物,他胯下黄骠马,手使一对熟铜双锏,威猛的形象深入人心,古往今来无人不知。
不仅是武功,他最为人称道的还要数人品。
秦琼少年时代就以义气著称,长大后体形高大,威猛彪悍,很快在家乡闯出了一片名声。隋末天下大乱之时,秦琼跟随隋将张须陀,在他手下做一名牙门将。
当时,张须陀与农民军首领卢明月对峙,面对拥有十万之众的敌军他根本难以抵挡,尤其是他们这一方粮草辎重也所剩无几,耗都耗不起。
形势不允许张须陀等下去了,他必须主动出击,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能有一支奇兵从后方偷袭敌营,再会和本部包抄,就完全可以解除眼下的困境了。
可是整个大营没有一个将领愿意领命,这时秦琼主动请战,带领着士兵以一当十,杀声震天,吓得卢明月仅仅带着百十骑才逃了出来。
秦琼至此一战成名,之后他因战功卓著而屡被提升。张须陀死后,他跟随李密同样忠心耿耿,甚至在一次战斗中独自救下被流矢射中的李密。
尽管没有在史书中被明确叙述为“万人敌”,但秦琼的武力完全比得上其他两人,他归顺唐营后每遇敌军必定一马当先,将对手直接刺死于万众之间,协助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琼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他旗帜鲜明地坚决站在李世民一边,但他还没来得及享受战果就在贞观十二年病逝了,同样陪葬昭陵,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后记裴行俨勇而不谋,被主上猜忌而死;尉迟恭表面上大老粗,实则心细如发,善于把握时机,最终功成名就;秦琼品性高洁,忠义无双,同样享誉千年。
抛开夸张的文学著作,隋唐时期可以称得上真正“万人敌”的仅有上述三人,作为现代人,我们很难领略那个时代独有的忠肝义胆和侠骨柔情,但这些猛将身上的光彩与故事,却可以一直流传下去。
正史万人敌是秦琼啊。老黑是被他打败而投降李唐的。
[得瑟]如果叔宝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凌云阁排名会是垫底吗
历史上单以个人的武力来评,项羽、李存孝前二,秦琼大概能进前五比关羽要高
秦琼飞马植槊装得一手好逼,据说另一个能装此逼的人叫李存孝
秦琼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玄武门之变前,谁的官有秦琼大?玄武门之变前秦琼就是国公,上柱国。如果玄武门之变再赏赐秦琼,已经赏无可赏了,所以秦琼非常识趣。主动退下来。秦琼去世荣誉也是很高的。
真正被称为万人敌应该是薛万彻,另一个是薛举
程知节也是一个万人敌,都被演义给带坏了
秦琼比不了关羽,连千古名将都不是。
估计的不能作准,要以正史冠以万人敌称号才可名正言顺称为历史上的万人敌。
唐刀那么牛为啥唐朝名将大多是使钝器的?
秦琼卖马
秦琼正史猛的一毕
正史上薛仁贵放三箭就可以解决他们仨
秦琼是单挑王尉迟恭比不了
好好读新,旧唐书后,再发言吧
别瞎吹了,秦琼尉迟不过是门神,关羽是武圣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哪个是半个
前后矛盾,开篇二个半,结尾又变三个了
隋唐时期,韩擒虎,贺若弼,杨素,麦铁杖,鱼俱罗,来护儿,张须陀,罗士信,薛仁贵,苏定方,程知节,薛万彻…哪位不是猛将兄?
万人敌?谁能做到?能做到的都特喵的是修仙者了,最低金丹期起步[笑着哭]
薛仁贵,秦琼,尉迟恭,苏定方……两个半?
去查查翼国公是什么意思,李渊赐金瓶是什么意思,单论武将来说初唐秦琼第一没有任何争议
李唐猛将太多,但能独挡一面为帅的却不多。太宗自己是一个,贞观早期李靖是一个,贞观中后期李勣(原名徐世勣,后赐姓李,避皇帝韪,叫李勣)。
薛仁贵,李嗣业
放屁,秦琼根本没参与玄武门
万人敌和万夫不当之勇,那个厉害?
秦穷人品不行
还有半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