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博主的中印魔幻之旅:当偏见遇上现实,谁的脸更疼?

成天远远看 2025-03-10 13:40:37

一位日本博主堪称当代互联网版的堂吉诃德——扛着“验证真相”的长矛,骑上“外媒报道”的瘦马,雄赳赳地冲向两个“传说级副本”:一个是外媒口中“即将超越中国”的高度发展的印度,另一个则是被描绘成“上世纪80年代风貌”的中国。

他的行囊里装满了西方媒体的“攻略”:“印度街头的咖喱香得能治愈抑郁症”“中国高铁的时速和牛车差不多”“上海浦东机场的屋顶可能漏雨”。

这一场中印两国之旅,直接让他的滤镜碎了一地又一地!博主甚至开始怀疑西方的言究竟意欲何为啊?

首先博主带着朝圣的心态前往印度!当飞机降落在新德里,博主刚打开舱门就收到一份“地狱级欢迎礼”——热浪裹着不明气味扑面而来,街边小贩的咖喱锅里翻滚着哲学问题:“这到底是香料还是细菌培养皿?”

由于是晚上到达的印度,于是很难打到车,只好坐了突突车!魔幻的是印度版“速度与激情”:突突车司机一边单手飙车,一边用另一只手刷TikTok,还不忘回头安慰他:“别怕!我们的交通规则就一条——按喇叭即正义!”

网上网友的推荐之下,博主非常迫切的买了一付印度小吃,喝一杯印度奶茶!然后看到操作的情况,博主看着手上买的这个印度抓饼,实在是难以下咽,不过带着三分好奇,五分不甘的精神,博主还是把它们消灭完了,没想到第二天就开始喉咙发痛!

然而当他在来到恒河边看到有人同时进行沐浴、洗衣、火葬的“三位一体”操作时,终于悟了:“原来‘高度发展’指的是细菌的繁殖高度。”

评论区真相帝早已看穿一切:“去过印度的同事和我说,千万别出机场。”此刻他只想给这位网友磕个头——晚了,已经拉虚脱了。

印度的旅行让博主不住苦不堪,只想要逃离印度,本来他打算回国的,但是之前他已经提早就已经定好前往中国的机票,在外媒报道之下,高度发展的印度都是这样,那中国又将会是怎样呢?无奈之下他只好端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揣着止泻药飞往上海。博主已做好“荒野求生”准备:行李箱塞满泡面、消毒湿巾和《防范小偷指南》。毕竟外媒说过,“中国人均GDP全靠偷日本电饭煲”“浦东机场可能要用骡子搬行李”。

然而飞机着陆的瞬间,他的世界观开始崩塌——玻璃幕墙映着流云的光影,智能机器人用日语问候“欢迎光临”,全自动行李系统运转得比东京地铁还精准。他盯着机场显示屏发愣:“不是说中国都用算盘记账吗?这量子计算机级别的屏幕是怎么回事?”

更震撼的还在后头:当他战战兢兢坐上高铁,发现车窗旁的矿泉水瓶竟稳如老僧入定。瞄了眼时速表:“350公里?这速度新干线得跪着叫爸爸!”沿途掠过森林般的摩天楼群时,他终于忍不住拍窗惊呼:“你们管这叫落后?西方记者的视力是用泡菜腌过的吗?!”

尤其是他来到上海的外滩,同样是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但是却没有在印度那样让人感到恐惧!面对外滩的美景,整洁上海街道,美轮美奂的中式建筑,让他不禁发出了我爱中国这样的话语!

外媒镜头里的中国总蒙着层“悲情灰滤镜”——拍北京非得找条30年前胡同,拍深圳专挑台风天积水路段。殊不知他们镜头外的画面,是外卖小哥用5G手机抢单,老太太刷脸支付买煎饼果子。当博主看到杭州西湖边的大爷用无人机遛狗时,彻底破防了:“这明明是《黑镜》片场!说好的自行车王国呢?”

评论区有人吐槽“上海被偷过电瓶车电瓶”,却忘了东京涩谷的自行车盗窃率常年霸榜全球。博主在陆家嘴金融城迷路时,00后实习生用AR导航帮他指路;深夜找不到酒店,街边小摊老板直接开着比亚迪送他——没收钱,只说了句:“记得拍视频时给俺家辣椒酱打个码!”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温暖,让他的《防偷指南》彻底沦为笑柄。

当西方媒体用“中国威胁论”刷流量时,义乌商人正给世界杯球迷生产应援帽;当BBC镜头对准某县城旱厕时,贵州深山里的“天眼”望远镜已发现6颗脉冲星。博主站在外滩望着浦东夜景呢喃:“原来有些媒体不是眼睛不好,是心眼长歪了。”

当这位博主的视频发出来的时候,立刻引起了很多印度网友的不满,说这位博主是故意在抹黑印度,故意在丑化印度,然而事实呈现出来的总比键盘侠表述的要真实!

怒怼评论区杠精:“说中国数据造假?建议亲自去体验支付宝到账的‘恐怖速度’——快到你连造假的时间都没有!”

0 阅读:0

成天远远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