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先生和胡适先生,为什么能从众多大师中脱颖而出?

淳于子淳晨绵聊电影 2024-12-04 16:07:21

郭沫若先生和胡适先生,为什么能从众多大师中脱颖而出?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郭沫若和胡适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一个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一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郭沫若和胡适,都曾经留学日本,都曾经以文字为武器,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郭沫若和胡适,为什么能从众多留学日本的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历史的大师级人物呢?

一、郭沫若的崛起之路

郭沫若出生于1892年,四川乐山人。郭沫若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世家,他的祖上郭有明在明朝末年从福建迁居到四川乐山,从此郭沫若的家族就在乐山生根发芽。郭沫若的曾祖父郭朝沛是嘉庆年间的举人,曾做过官,后来辞官回到家乡办学,是当地很有威望的乡绅。郭沫若的祖父郭沛霖也是读书人,但没有考取功名,以教书为生。郭沫若的父亲郭开贞(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也没有考取功名,但写得一手好字,在当地以经商和教书为生。

郭沫若的母亲杜遨贞,出生于书香门第,知书达理,郭沫若小时候接受启蒙教育,就是母亲教的。郭沫若天资聪颖,4岁就开始读“四书五经”,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能力。1905年,郭沫若的父亲郭开贞在乐山创办了新式学堂——嘉定高等小学堂(乐山一中前身),郭沫若进入该校读书,开始接触新思想和新文化。

1906年,郭沫若的长兄郭开文赴日本留学,郭沫若对兄长非常仰慕,也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东渡日本求学。1913年,郭沫若参加了成都高等学堂分设中学的毕业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四川官费留日学生。第二年,郭沫若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学习日语,从此开始了他的留学生涯。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正是中国国内风云变幻的时代。1915年,袁世凯称帝,引发了护国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郭沫若等中国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思想震撼。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郭沫若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中,他组织成立了留日学生爱国团体“夏社”,并创作了大量诗歌,表达他的爱国情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地球,我的母亲!》和《炉中煤》这两首诗。

《地球,我的母亲!》这首诗,以地球为母亲,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和眷恋,感情真挚而炽烈,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而《炉中煤》这首诗,则是以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祖国——倾诉衷肠,表达了诗人愿意为祖国献身的强烈愿望。这两首诗,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是郭沫若早期诗歌的精华所在。

除了诗歌之外,郭沫若还翻译了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这本书对郭沫若产生了极大的思想震撼,让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他后来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1年6月,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成立创造社,开始从事文学活动。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之一,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郭沫若的诗歌和戏剧作品,如《女神》《屈原》等,都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郭沫若的崛起之路,离不开他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也离不开时代的机遇和历史的潮流。郭沫若以他的诗歌和戏剧作品,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胡适的崛起之路

胡适出生于1891年,安徽绩溪人。胡适的家庭也是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胡铁花是清朝末年的秀才,曾经担任过私塾教师和地方官员。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胡铁花的第三任妻子,也是胡适的启蒙老师。胡适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胡适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能力和才华。他先后在上海梅溪学堂、澄衷学堂和中国公学读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04年,胡适进入上海新式学堂——中国公学读书,开始接触新思想和新文化。

1910年,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赴美留学。他先是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农学,后来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师从著名哲学家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胡适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1917年,胡适从美国留学归来,任北京大学教授。他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是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之一,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八不主义”,即“不作言之无物的文字”“不作无病呻吟的文字”“不用典”“不用套语滥调”“不重对偶”“不用排比”“不避俗字俗语”“不模仿古人”等八条文学改良的主张,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除了文学革命之外,胡适还积极倡导思想革命和科学精神。他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反对迷信和盲从。他提倡民主和自由,反对专制和独裁。他的思想和言论,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胡适在留学期间就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和创作活动。他的第一部诗集《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小说、散文、评论等作品也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他的学术著作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文学史大纲》等,都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胡适的崛起之路,同样离不开他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也离不开时代的机遇和历史的潮流。胡适以他的思想和言论,成为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三、郭沫若和胡适脱颖而出的原因

郭沫若和胡适之所以能从众多留学日本的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历史的大师级人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功底。郭沫若和胡适都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们在留学期间都努力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不忘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为他们后来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他们都有敏锐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郭沫若和胡适都是思想敏锐、见解独到的学者。他们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的思想和见解,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的局限,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三是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郭沫若和胡适都是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的学者。他们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用自己的笔作为武器,为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而呐喊、而奋斗。他们的作品和言论,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四是他们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影响力。郭沫若和胡适都是善于交际、广结人缘的学者。他们在留学期间就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圈和社交圈。他们回国后积极参与各种学术和文化活动,结交了许多文化名人和政界要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影响力,为他们后来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郭沫若和胡适之所以能从众多留学日本的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影响历史的大师级人物,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思想见解、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广泛的影响力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不仅让他们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上大放异彩,也为他们后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5
评论列表
  • 2025-01-08 06:43

    1.1904年,胡适13岁,与江冬秀订婚; 2.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邻居韦莲司 3.1914年,胡适23岁,搞上了同是赴美的陈衡哲; 4.1917年,胡适26岁,抛弃二人回国和江东秀结婚,伴娘曹诚英; 5.1923年,胡适32岁,搞上了曹诚英,搞大了肚子,劝她堕胎;和江东秀提出离婚,未果; 6.1925年,胡适34岁,搞上了朋友王赓的老婆、朋友徐志摩的情人﹣--﹣陆小曼; 7.1936年,胡适45岁,搞上了学生徐芳的发小 …… 胡适曾说:“我情愿亡国,也不能和日本作战”。 他还对宋子文说:“反正东北都丢了,我们打不过日本人,不如顺水推舟,把东北送给日本人,换取和平……”。 国家派他去美国募集抗日资金,他却花钱买了一堆博士学位。其主子蒋介石对他的评价也列出一二与大家商榷: 1942年10月13日,“胡适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而其患得患失之结果,不惜借外国之势力,以自固其地位,甚至损害国家威信而亦在所不惜。” 1960年10月13日,“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此人实为一个最无品格之文化买办,无以名之,只可名曰‘狐仙’,乃为害国家,为害民族文化之蟊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