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即同意?山西小伙被控强奸案三大争议待解

啊牛要努力 2025-03-22 20:55:54

2023年5月,山西大同的一场订婚宴,将27岁的席某某推入了一场持续2年的法律漩涡。他与未婚妻签订彩礼协议、支付10万元后,因婚房内的一次亲密关系被控强奸,一审获刑3年。2025年3月,案件二审开庭在即,刑事与民事纠纷交织,舆论争议持续发酵。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背后,却隐藏着法律与伦理的激烈碰撞。

【案件焦点:性同意与彩礼困局】

案件的核心争议,直指婚约中的“性同意”边界。

男方坚称自愿:席某某称订婚次日与女方发生关系时“她未反抗”,且双方已谈婚论嫁;

女方咬定强迫:家属强调“未因彩礼和房产诬告”,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

矛盾的是,双方在性行为发生前已签署《彩礼协议》,约定了房产加名、剩余彩礼支付等条款。一审判决后,席某某被羁押22个月拒不认罪,更让案件蒙上“罗生门”色彩——究竟是强奸,还是彩礼纠纷引发的报复性指控?

【司法审慎or程序拖延?最高法三度延期引质疑】

案件二审历经三次延期,法院强调“审慎处理”,但超长羁押期引发争议。

证据链存疑:案发时无第三方在场,仅凭口供定罪是否稳妥?

司法解释影响:2024年最高法出台彩礼新规,强调“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此案是否被舆论裹挟?

律师指出,若仅凭女方事后指控定罪,可能助长“婚约反悔即告强奸”的恶性循环。但也有观点认为,性同意不以订婚为前提,法律必须保护女性说不的权利。

【舆论撕裂:彩礼绑架婚姻,还是女性维权过度?】

案件引爆全网争议,折射出公众对婚恋伦理的深层焦虑。

支持男方派:质疑女方“收彩礼后反悔,靠刑事手段脱身”;

支持女方派:强调“哪怕订婚,强迫发生关系就是犯罪”。

更现实的矛盾在于,当彩礼协议与性同意挂钩,物质承诺是否成了情感绑架的筹码?若此案男方最终无罪,会否变相助长婚内性暴力?反之若维持原判,会否让男性陷入“订婚即风险”的恐惧?

【疑点追问:谁在主导这场“两败俱伤”的博弈?】

案件至今未披露关键证据,三大疑问待解:

案发细节模糊:女方是否当场反抗?是否有伤痕、通讯记录佐证?

彩礼协议效力:若男方未履约加名,女方能否通过民事途径解决?

司法独立性:案件多次延期是否因舆论压力难以决断?

【作者观点】

此案的本质,是法律在传统婚俗与现代权利之间的艰难平衡。

警惕“道德定罪”:若仅因“订婚反悔”推定女方说谎,可能忽视真实受害者;

拒绝“舆论审判”:司法机关需抛开彩礼纠纷干扰,回归证据本身。

一场婚约,毁掉两个年轻人,更暴露了社会对婚姻的功利化认知。或许比判决更重要的,是反思:当婚姻被彩礼和协议捆绑,情感中的自愿与强迫,又该如何厘清?

0 阅读: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