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默无闻的医生到备受争议的“核酸大王”,张核子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
他在疫情期间大发横财,半年敛财超过4.5亿元,疯狂开设核酸检测机构,却并不尽职尽责,致使不少阳性患病患者的检测结果呈阴性。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文章内容、图片均来源网络,信息来源赘述在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切勿当真
——【·核酸大王·】——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陷入抗疫紧张氛围中,各地对核酸检测的需求激增,但检测能力却远远跟不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核子看准时机,带着核子基因科技公司顶了上去。
凭借医生出身的专业背景,他迅速组建起了一支团队,在全国各地布局核酸检测点,缓解各大医院的检测压力。
核子基因采用是“实验室+连锁店”的经营模式,不仅投入低检测速度也丝毫不差,短短几个月内,公司就在全国开设了数百个检测点。
而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收紧,核酸检测需求持续走高,核子基因的业务量也跟着增长。
从2020年3月开始,公司单月的营收就已超过千万,政府提供的检测补贴又进一步推高了公司收入,使其成为核酸检测行业的标杆企业。
待到2022年上半年,核子基因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公司仅半年营收就达到4.5亿元。
于是张核子便开始谋划企业上市,同时打算让公司转型搞多方向发展。一时间,核子基因被视为疫情经济下的典型的成功案例。
按理来说赶上时候赚上了钱大家也不会说什么,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份成功却并不是尽职尽责换来的。
2022年底,核子基因旗下多个检测点被曝出数据造假,涉及到700万人次的检测结果。
要知道,当时正值疫情防控等级即将从“甲”降至“乙”,这个时候被爆出的检测造假无疑于“撞上枪口”,一时间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核子基因背后的种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出人意料的访客·】——
核子基因的问题,远不止在数据造假这么简单,而是整个检测过程都有漏洞。
经核查,核子基因旗下的多家子公司,根本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却拿着母公司的营业许可在各地开展核酸检测业务。
他们拿准了普通人不会过分纠结公司全称的心态,违法扩大检测范围。
这些检测点不仅存在资质造假问题,还普遍存在设备简陋、环境不达标等严重隐患。
设备简陋尚且还好些,也只不过会影响检测的结果,只要换台更精密的检测仪器就能够把结果更正,显然他们是为了省钱才这么搞的。
可环境上的不达标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因为病毒的传染性强,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被增大,普通人的健康因此受到挑战。
而在人员管理方面,核子基因的问题更为触目惊心。
有大量无专业资质的人员,被安排进行采样和检测工作,其中不乏临时工和兼职人员。
公司虽然声称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但实际上多数员工仅接受了简单培训就上岗,有的甚至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
这会导致很多表面上接受了检测的人,因为工作人员的糊弄事而漏检。
至于质量的控制更是形同虚设,因为缺乏相关的人才,检测实验室诸多关键岗位长期空缺。
但收了这么多的核酸样本,又必须得在时限内给出检测结果,这就必然会导致大量检测结果不准确或严重延误。
而公司为了能挣更多的钱,向有关部门报备时还会虚增检测人数,以获得更多的补助。
如此混乱的内部环境,自然就导致了不少阳性患者的检测结果变成了阴性。
在这整条造假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姗姗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张姗姗曾涉及医疗纠纷,还在其他城市经营过类似的违规业务,但因为和张核子有过一段共事关系,才被委以的重任。
这样的人事任命显然不能够服众,不少人借此机会向有关部门举报了核子基因,针对该公司的调查持续进行中。
而就在这期间,等待结果的人们翻出了张核子走到今天的“履历”。
——【·成与没落·】——
张核子出于1971,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十分支持他努力学习。
1990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就读医学专业,并在毕业之后继续深造,最后以医学硕士的学位毕业。
毕业后他加入了公安系统,从事法医检测和鉴定工作,因为干事效率高、行事认真而在同事间广受好评,人缘十分的不错。
08年结婚之后,为了能够挣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张核子离开了公安单位开始创业。
但除了医学之外,他在其他方面的经验并不多,几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
不得已,他只能重新捡起自己的“老手艺”,在2012年建立了核子基因集团,从事基因检测工作,主要的合作对象还是医院和公安。
因为在这方面有工作经验,公司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直到疫情爆发的那一年。
海量的核酸检测订单,让张核子第一次挣到了大钱,他意识到这是个不可多得机会。
于是他开始扩大业务规模,增设了一家又一家的子公司,他的野心也随之扩大,并顺利的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可检测造假的事情,却给公司一记重拳,虽然这事本身和他没多大关系,但作为集团的主要负责人,他不可能不受影响的。
而随着疫情的结束,张核子快速扩张的副作用也开始暴露。
由于核酸检测的需求急速缩小,他为此开涉的诸多子公司都陷入了业务停摆的窘境,而他给出的答案则是——转型。
他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主营农业相关的的买卖,第一个项目名叫“低升糖”大米。
很显然,他希望通过卖新型农产品来翻身,但时间却已经不站在他这边了。
2025年1月23日,核子基因在一场劳动争议的诉讼中败诉,被强制执行约20万元。
也不知道因为什么,这20万张核子自判罚之后就没有交付。
待到2月10日最后期限一过,他便被限制了高消费,未来将要面对什么我们也尚未可知。
只是一个曾经的“核酸大王”沦落至此,还是不免让人有些唏嘘。
参考资料
张核子及核子基因被限消 [界面新闻]
张姗姗背后:张核子和他的“核酸版图” [经济观察报]
弄虚作假的核子基因引发核酸信任危机,国家卫健委出手了! [中国小康网]
杀!
作假发国难财,严惩不贷……
这就大快人心了?小编,你的心在哪里?
严惩
“人神共愤”、“就地死刑”
不是已经高调坐火车商务座
简直就是在放屁,他这种人就应该枪毙,国家的祸害
闹剧一场,杀他一百次都不解恨!
这家伙不是日本间谍嘛
应该抓
一家判死刑,没收全部家产
罚款7.3万真是笑死人了[笑着哭]
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