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这家餐厅时,我注意到一群年轻的姑娘们,她们身穿统一的工作服,团结而默契地忙碌着。她们的干练和热情让我想起了我在国内的同事。在店内,我与服务员小李攀谈,了解到她们来自朝鲜,每个月能赚到2500元人民币,和她们在国内500元的收入相比,真是翻了好几倍。
虽然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我发现这些姑娘们很少单独外出,更别提逛街了。我忍不住向小李询问原因。小李摇了摇头,看了看周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她们只能在假期出门,而外出行动的机会非常有限,通常都是由餐厅经理安排,去一些指定的地方购买生活用品。”
我决定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姑娘们的生活。我主动和她们搭话,希望能倾听她们的故事。初时,她们有些犹豫,似乎不知该如何回应我的兴趣,却也被我的真诚打动。她们告诉我,在餐厅工作会有许多规章制度限制她们的日常活动,甚至连休息时间也得用来学习汉语或是餐饮技能。
在一个傍晚,餐厅偶尔比平日更加繁忙,一位叫金雪的姑娘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跟我聊了起来。“我们每个月只有一次可以出去买东西,但一般都只去超市,很难和外面的人交朋友。”她的眼神中透着些许失落,仿佛在讲述自己梦寐以求但又遥不可及的日常。
“要是在外面待久一点,有时候还会受到老板的质疑。他会说,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反正我们也没有自由活动的资格。”金雪苦笑着说。这短短一句话,透露出她们心底的忧虑:在这个相对陌生的国度,身为外来者,她们的生活早已被规矩所束缚。
几天后,我与金雪约定一起外出,她的兴奋之情让我再次触碰到她们渴望自由的心态。然而,我们只有在餐厅附近的一家小超市短暂游荡,拘束的感觉几乎笼罩了整个行程。尽管她买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品,脸上却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喜悦,似乎是在外人的目光下,她依旧感到无形的压力。
在接下来的日子,我逐渐与这些姑娘们建立了联系,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梦想。她们当中,有人希望能回国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有位叫美兰的姑娘告诉我,她想学好汉语,开一家自己的餐厅。每个姑娘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但现实往往将这些愿望压得喘不过气来。
出差的最后一天,我和她们约好再见。在餐厅的一角,我看到她们忙着把当天的收银记录整理好,欢声笑语中透着暖意。我希望在她们回到朝鲜的那一天,这份经历能成为她们心灵中的一抹亮色,尽管现实依然冰冷艰辛,但至少在异国他乡的记忆中,她们曾体验过生活的温暖与友情。
分别时,我给她们留了我的联系方式,希望未来我们能够保持联系,虽然我知道两国的距离并不是纯粹的地理问题。她们的眼中闪烁着希望与期待,似乎这样的跨越,让彼此的生活都增添了一点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