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屈大均了解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方言02

江南一郑 2021-12-30 11:44:03

广州塔

广东人称海外洋人为“番鬼”。

船上掌舵的称为“舵公”、“艄公”。在船头的称为“头公”,因为这两个人掌管船的动向,所以尊称为公。

摇橹的人称为“事头”。站立在桅斗的人称为“班首”,撑篙的人叫做“驾长”,打牵的人叫做“纤夫”。

广东香山人称呼出租劳力的人为“入倩”,称呼田主为“使头”,后来反过来了,把佃户中的头目称为“使头”。

广东人称呼好看的人为“靓”,疯癫之人为“废”,耿直的人为“硬颈”,迂腐的人为“古气”,壮健的人“筋节”,轻捷的人为“辘力”,意思是说这个的力气就像马车的轱辘。

较量胜负叫“斗”,转叫“翻”,吃喝食物叫“喫”,游戏叫做“则剧”,也就是杂剧的意思,杂被讹传为则。

称呼淫为“姣”,读作豪。又叫做“嫪毒”。称呼聪明为“乖”。说不为“吾”。问怎么样说“点样”。来说“釐”。

溺水称为“碇”,走叫“趯”(ti)。

制作金属器具叫“打”,作醮事称“打醮”。取物品,拿东西叫“逻”,骂人叫“闹”,挈

(qie)叫“扱起”。

东莞说事情结束为“效”,游戏为“瞭”。顺德则说“仙”或者“欣”,新会则称“流”。指某个地方为“蓬蓬”。

顺德说欺为“到”。《史记》记载张仪说过:“不如出兵以到之”,索引解释道:到,欺也。就像俗话说张到,意思就是张网捕获禽兽。到,就是得到的意思。

张仪善于欺骗,因此说欺骗他人的人被称为“张到”。

用言语托付他人称为“泱”,也有写作“咉”。

称呼猥榱的人为“魁摧”。这个来源于贾谊《哀时命》中,也就是诗当中的虺隤。

缝补衣服叫“敹”(liao),只要缝补的比较细小,细微,都叫做“缝”,粗大的称“敹”。缝补的如果是衣服里面叫“缝”,衣服的边角叫“敹”。

东莞称呼光为“皎”,音是效果的效。美好的事物称为“灑”,是洒的繁体字。

东莞

拿着的东西称“的”,肥称为“凹”。肉熟了叫“肣”(han)。广州说烹饪食物为“䐲”(zhe),也有说“炠”的。

称呼港口为“涌”。涌,冲也,发音为冲。

只要是池沼都称呼为“塘”,在江中间也称呼为“塘”,比如白蛏塘,雷塘,菱角塘等。就像合浦大海当中的珍珠池一样。

只要有水都称为“海”,因为人们所见都是海。出洋称为“下海”,进入江面称呼为“上海”。出洋也称为“开洋”,也有说“漂洋”的。

称呼潮为“水”,涨潮称为“水大”,落潮称为“水干”。

广东钦州称呼潮在初一十五那天较大的叫“老水”,一天只有一次潮水叫“子水”。

称能行船筏的水面为“江”,不能通行船筏的为“水”。两条河相连的地方叫“滘”(jiao)。

山上有林木才叫“山”,没有林木的叫“岭”。

广州把门横关叫做“闩”,称呼船帆为“巾+里”(li)。絻索叫做“繵”,旁边伸出来的叫“缆枝”。

小船叫做“艇”,泅水叫“游”。据《南州异物志》载:合浦之人,习水善游。

割草、除草叫做“薅草”,也说“劳”。谚语当中有“耕而不劳,不如作暴”,意思是只耕田耕地,却不除草,还不如暴晒。

东莞

西宁称呼鱼种为“鱼口”,小猪为“猪口”。

广州人称呼卵(蛋)为“春”,比如鱼卵就是“鱼春”,虾卵就是“虾春”,还有鹅蛋就是“鹅春”,鸡蛋就是“鸡春”等等。

跟随屈大均了解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方言

一张1980年上海老照片记录的邻里纠纷

雍正朝一位非常灵验的摸骨相士史某某

曹魏时期两个奇女子:见识不凡辛宪英,处变不惊许允妇

一个人,两座城——太平军叛将程学启​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