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乡民抵抗太平军略记

江南一郑 2021-12-28 22:03:44

太平天国金銮殿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伐。

长芦盐运使杨霈从防御角度考虑,捐出自己的养廉银作为表率,购买制作五百杆抬枪,并招募乡勇,每天在衙门里演练,这支队伍被称为“芦团”。

后来,前任浙江巡抚梁宝常、前任湖南郴州知州吴士俊、前任良乡县教谕汪彭也都协助天津地方官办理团练。

梁宝常等人还邀请禀生王镛与天津的一些乡绅、铺户,成立了义民局,共二十八处。

每个地方的义民局招募乡勇五六十人左右,按时训练,从春到秋,从不中断。因为时常可以收到“廷寄”,他们也都知道,北伐的太平军越来越逼近天津,所以防范也更加严密。

八月初一夜晚,忽然风雨大作,天津城西北方向的芥园河河堤决口。

天津道张起鹓率领大小官员前往筑坝堵堤,但不管怎么努力,都没有效果,坝子刚筑好,一下子就决口了,刚筑好,又决口了。

直到后来,加筑的坝堤都和天津城一样高了。

天津县城的地势,是东高西低,这样的话,河水不往东边流,反而倒灌西南方向。于是静海、沧州一带,一片汪洋,小路全部被水淹没,只有少量的大路还能勉强通人。

天津县城的西南方,情况也是一样,老百姓都觉得很奇怪。

九月二十六日,晚上七八点左右,有人看见天津城东闸口一直到西南的地势低洼的地方,隐隐约约的有小木筏停泊在那里,仔细看,像是有人潜伏在那里。

看见的人马上向义民局汇报,义民局马上敲锣打鼓,聚集了千把人前往,等到了那里,木筏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天津杨柳青

据收罗情报的人打听,太平军已经跑到了静海县下面的谭官屯。

当时的盐政文谦马上传令,二十七日清晨,整个县城的文武官吏全部到校场集合。

第二天,全县官员以及乡绅、兵勇全部到齐,准备派一支人马出城试探一下。

大伙问道:“谁带头呢?”

县令谢子澄果断地说道:“我怎么样?”

大伙一见,父母官带头,齐声答道:“愿听调遣。”

谢子澄立刻脱去长袍,拿着抬枪翻身上马。

有些老百姓准备上前阻拦说道:“谢公,你是我们的父母官,不应该轻身犯险,我等愿意打头阵。”

队伍前进到城西小园,前面一直没有传来消息,于是下令暂时休整。

这时,本县有个叫贾庆堂的上前出主意说:“我担心长毛从水浅的地方游泳过河。在城北八里的宜兴堡有靠打野鸭为生的雁户,擅长在船上用枪,而且枪法熟练,百发百中。我觉得可以派遣他们找个险要的地方埋伏下来,留一手。”

梁宝常等人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把这些雁户召集过来。

等这些雁户一到齐,就让贾庆堂带领他们前往得胜口的东南方向埋伏。

这天,天津城内外的墩台、壕沟、浮桥等防御设施也全部完工。

刚好,县里乡绅张锦文、前湖北都司倪虎榜也各自招募了三千兵勇碰巧遇到一起,一同前往小园操练演习。

正当天津的这些兵勇在小园时,太平军在哪呢?

他们正聚集在距离天津城五十里路的良王庄,不过天津官员百姓不知道而已。

二十八日上午九点左右,忽然有位老人来小园报信说:“长毛已经在城西黄家坟埋锅造饭。”说完这话,后来不知道老人去了哪里。

县令命人登台瞭望,果然看见长毛贼望这边赶来。

谢子澄带领乡勇准备迎战,盐运使杨霈也率领芦团堵截。县城的几万老百姓也都拿着各种器械帮忙,甚至还有小男孩也都拿着棍棒跟着。

长毛的小头目绰号小秃子,非常矫健,长毛自己内部称呼小秃子为“开山王”,小秃子手拿黄旗挥舞,指挥队伍前进冲杀,彪悍异常,长毛锋锐令乡勇难以抵挡。

这边用火枪开枪射击,朝他上半身瞄准射击,小秃子就趴下来,朝他下半身开枪,他时不时来个空翻,等这边不开枪了吧,他就乘着开枪后的烟雾往前冲。

这时,有个大沽口的老兵惊诧地说:“这个长毛很狡猾,需要想个法子才行。”于是派两个人用两杆枪同时开枪,射击他的上半身和下半身,果然击中小秃子。

小秃子虽然死了,长毛气势上输了一截,但仍然不断向前突围,后来跑到了渡口叫嚷着要渡河,并且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来诱惑船工。

这个渡口,也就是之前贾庆堂建议安排埋伏的地方。

天津西沽公园

船工一见长毛来到,马上敲响铜锣,发出信号,埋伏在这里的雁户拿出抬枪成排的射击,长毛贼猝不及防,纷纷倒地,没有被击中的还以为是水雷,这下子全部溃散了。

这一仗,打死长毛将近五百人,天津这边的乡勇没有一个受伤的。这也是长毛北伐以来,受挫较大的一次。

由于天津这边的援兵还没有到齐,人数上不占优势,不敢乘胜追击。

这伙长毛后来跑到了杨柳青,再后来也占据了静海的独流镇。听说,长毛在这次挫败之后,也疲惫不堪,沿路都有倒地不起的伤兵、趴在地上喘气的残兵。

有看见这伙长毛的说:“如果当时有追兵的话,一鼓作气,肯定会全部歼灭掉的。”

十月七日,督兵大臣胜保才从深州来到天津,后来又去了独流镇剿匪。县令谢子澄跟随前往。

十一月二十三日,谢子澄为了救副都统佟鑑,带领兵勇前往救助,受重伤,投水而死。

跟随屈大均了解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方言

满清咸同年间怕老婆的张勤果轶事

清人笔记当中的湘军大佬彭玉麟

雍正朝一位非常灵验的摸骨相士史某某

石达开入川经过与最后时刻

太平军国宗韦志俊为什么投清?叛将韦志俊为什么能二克武昌?​

1 阅读:198
评论列表
  • 2022-01-10 22:39

    应该是唐官屯 不是谭官屯 作者应该查询资料 太平军在天津发生故事最多的地方应该是独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