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临近,教育部同意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内蒙古警察学院、常熟理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桂林医学院更名为桂林医科大学等高校设置事项,却不见被寄予厚望的广州航海学院建设为广州交通大学的踪影。
那么,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进展如何了呢?今年有没有希望实现挂牌?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广州航海学院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并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海事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可追溯至1964年成立的广州海运学校,但是以培养南海航运船员为主,后几经合并、升格,2013年升格并更名为现名。
建校以来,广州航海学院突出航海特色,融入交通行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业生遍布华南地区航运、港口、航道、物流、海事等部门,成为行业领袖、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校友们在港珠澳大桥、南海填岛、一带一路等国内外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2018年,广东省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目标是建设一所涵盖航海、民航、公路、铁路、邮电等与“交通”相关的学科专业,面向“海、陆、空、轨”培养具有学科特色应用型人才的高水平应用型交通大学。
此后几年,广州航海学院在广东省政府以及广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筹建广州交通大学为契机,全力升级转型,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2024年进步显著。

一是新校区建设。新校区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该校区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规划容纳1万名学生(本科生8500人、研究生1500人)。
二是老校区改造。原黄埔校区已启动改造,将作为新校区的组成部分。
三是优化学科布局。通过新增、院系调整等方式,组建了低空装备与智能控制学院、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未来交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二级学院,初步形成“海、陆、空、轨”学科布局。
四是科研突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基金均属于国家级别三大科研项目;3名教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五是人才引进。近五年引进高层次人才近300人,包括学科领军人才和博士团队,师资结构持续优化。

成为“广州交通大学”,广州航海学院还面临哪些障碍?
一所“学院”要成为“大学”,需要在师资和科研团队、科研成果、学科建设等诸多办学指标达到标准,广州航海学院目前面临不小挑战。比如:“大学”要求硕士点10个以上、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现在广州航海学院仍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处于立项建设阶段,尚未获得硕士点;新校区建设是更名的硬性条件之一,广州航海学院的新校区建设由于各自原因进度缓滞,不仅拖累其硬件办学指标的完成,学科建设、师资团队的提升也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更名时间表。
所以,广州航海学院筹建为广州交通大学的目标,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评论。
所谓广州交通大学应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母校班底,无论从校名及办校历史都更为妥贴。
支持,教育是百年大计。我可以捐半个月工资。
我个人认为不用改,干脆用原名做大做强,立足黄埔通航世界,
只记得原来是个民办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