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世界的"心灵感应"再获铁证!我国最新实验揭开物理学百年谜题

遇见星之未来 2025-04-02 11:24:57

头条科技快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重磅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首次在严格条件下验证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的终极矛盾。这项被国际同行称为"非定域性实验里程碑"的突破,不仅改写了量子物理教科书,更为量子加密通信技术提供了坚不可摧的理论基石。

一、爱因斯坦与波尔的世纪赌局迎来终章

1935年,爱因斯坦与波尔围绕"量子纠缠"现象展开的著名论战,在物理学界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爱因斯坦坚持认为量子世界存在"隐变量",所谓的量子纠缠不过是人类尚未发现的经典规律。而波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则断言,量子非定域性是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

这场世纪之争在1982年迎来首个关键证据:法国物理学家阿斯佩克特通过贝尔实验证实量子纠缠确实存在。但实验存在两个致命漏洞——局域性漏洞(实验装置间距不够远)和探测效率漏洞(光子探测器精度不足),给经典物理理论留下了翻盘空间。

二、中国团队打破30年技术桎梏

中科大团队此次突破的核心,在于同时攻克了困扰学界30年的两大技术难关:

1. 局域性漏洞:实验装置间距达到1.3公里,远超光子在实验时间窗口内可能传递信息的距离

2. 探测效率漏洞:新型超导纳米线探测器效率突破98%,远超传统探测器70%的水平

研究团队负责人陆朝阳教授向本台独家披露:"我们采用特殊制备的纠缠光子对,在(2.27±0.09)标准偏差条件下观测到Hardy佯谬现象,实验置信度达到99.6%。这意味着经典物理理论的存活概率仅有0.4%。"

三、量子加密通信迎来"终极护盾"

这项突破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受益领域是量子加密通信:

1. 银行金融:中国工商银行已试点量子加密转账系统,单次交易密钥破解需要现有超算运行宇宙年龄的千亿倍时间

2. 政务安全:我国首个量子政务专网在合肥投入运营,可抵御任何已知形式的黑客攻击

3. 电力系统:南方电网量子加密调度系统成功拦截32万次网络攻击,保障大湾区供电安全

四、未来已来:量子互联网雏形初现

据参与该项目的张文卓研究员透露,团队正在研发基于该成果的第三代量子通信卫星。新一代卫星将具备:

·每秒生成10⁸组不可破解密钥

·地面站通信距离突破1200公里

·密钥分发效率提升300%

"这相当于在太空中建造了一个量子密钥自动售货机。"国际量子信息科学协会主席Anton Zeilinger评价道,"中国团队的工作让量子互联网的构想真正触手可及。"

当我们在手机上进行一次移动支付,在政务平台提交一份证明材料,背后可能都有这项"看不见"的量子技术守护着信息安全。科学突破或许晦涩难懂,但它带来的时代变革,正在悄然重塑每个人的数字生活。中科院的这项里程碑式研究,不仅解答了爱因斯坦的世纪之问,更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向绝对安全通信时代的大门。

0 阅读:0

遇见星之未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