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母亲喂儿子74粒安眠药致死亡,庭审时:我想让他走在我前面

凌高谈过去 2023-09-02 13:50:0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我杀人了。”2017年5月,广东省警方接待了一位前来报案的老人,令警务人员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老人进门后先说了这么一句话。

且不说来到派出所,自己主动投案的事情是否常见,看着这位耄耋老人信誓旦旦说她杀人了,事情的真实性还是让警官们略显怀疑。

不过随着老人情绪逐渐稳定,她开始缓慢提起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在场的人们除了震惊以外,更多的是对老人经历的共情和心中的一丝酸楚。

震惊是因为老人杀死的,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而让人们心中酸楚的是,老人杀掉亲人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希望儿子死在自己前面。

为什么老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她又经历了什么呢?

母杀亲子

死者名为黎国思,警察在顺着其母的指引找到他时,黎国思已经没有了任何生命体征。作为始作俑者的黎母,却仅仅是淡然的看着这一切。

经过现场勘察和尸体的初步检查后,警方发现黎国思的致死原因除了在胃中发现大量安眠药物以外,在其颈部还存在着一条深深的勒痕。

对于警方的询问,黎母供认不讳,详细的讲述起自己的作案过程。在叙述的开头,黎母先是说出了一句令人们惊讶的话:“其实我想杀他这件事,已经想了很久了。”

当天早晨,一夜辗转反侧的黎母终于下定了决心,她把多日以来积攒的安眠药片集中到一起,通过给小儿子喂食早餐的机会,一次性把全部约74颗药片喂到了儿子体内。

趁着药物起效的间隙,老人也想好了自己未来的归宿。

正当她以为靠着安眠药,能够让儿子毫无痛苦的离开人世的时候,黎母发现黎国思虽然人事不省,可是却还有呼吸。

为了保证目的达成,她狠了狠心,拿出了一条绳子勒住黎国思的脖颈,并用手捂住儿子的口鼻。

此时安眠药的药效已经开始显现,处于昏迷中的黎国思并没有剧烈反抗。

感受着儿子的气息从有到无,身体慢慢变得僵硬冰冷,黎母的悲痛也终于爆发出来。她眼含着热泪整理好儿子的头发,抚平儿子衣服上的皱褶,拖着沉重的脚步出了门。

从家里到派出所的路不算近,不过黎母却走的前所未有的轻松。本应因为病痛而蹒跚的脚步,也因为心里的松弛而变得轻快起来。

杀人偿命的道理她心知肚明,不过已经年逾八十的黎母却对死亡没有任何恐惧;虎毒不食子的道理她也明白,但她宁愿选择背负对儿子的愧疚,也要在生命结束前让儿子解脱。

听完了老人的讲述,现场的人们都沉默了。作为法律工作者他们当然知道这是犯罪,可是老人的选择是否正确却让他们一时间无法定义。

此时老人的大儿子也来到了家中,在了解到来龙去脉以后,他不禁抱着年迈的母亲嚎啕大哭。而黎母却安慰他道:“你弟弟走了,对你好也对他好,对大家都好。”

老人夹杂在哭声中的轻声安慰,让在场的人不禁动容,可黎母这么做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呢?

意外的孩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黎家是当地一个普普通通的工薪家庭。当时的黎家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令夫妻高兴的是此时的妻子又一次怀孕了。

在广东地区多子多孙是一种福气的象征,对于留下这个孩子夫妻俩并没有任何犹豫,一家人也都盼望着这个小生命的降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黎母终于在1971年生下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取名黎国思。新生儿的诞生给黎家带来了更多的欢笑,这种幸福感一直持续到他三岁的时候。

其实早在黎国思降生之初,黎母就发现了这个孩子外貌的特别之处。他的面孔扁平,且双眼间距要宽于其他的同龄孩子。

本以为只是长相上的原因,夫妻两人也没有过于重视。可是随着黎国思的长大,黎母发现他除了长得特异以外,对于外界的刺激似乎也缺乏反应。

眼看着同年出生的孩子们,一个个的慢慢学会了走路和讲话,黎家夫妇终于开始意识到问题了。他们将小儿子带到医院检查,发现黎国思患上了“唐氏综合征”。

所谓唐氏综合征,是指因为染色体变异导致的愚性病变。虽然夫妻两人文化程度不高,但医生的一句话“低能儿可能”,彻底打破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由于是遗传疾病,加上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许多唐氏病的婴儿无法在怀孕期间被检查出来。这样的孩子一旦降生,基本就决定了他们悲惨的命运。

黎家夫妇带着孩子回到家里,两人只能沉默的相对无言。看着小儿子什么都不懂,却无忧无虑的脸庞,黎母只能擦掉眼泪,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的身上。

虽然儿子是这种情况,可是黎家夫妇仍然尽力完成父母的责任。为了照顾孩子黎母只能留在家里,一家四口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丈夫肩头。

面对越来越重的家庭负担,加上黎国思每月的高昂治疗费用,生活的重压终于把家里的顶梁柱压倒了。黎国思的父亲因为积劳成疾,最终离开了他们。

好在此时的长子已经从学校毕业,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靠着他的努力,母亲和弟弟的生活才有了保障,不过在母亲的心中,一直对大儿子有所愧疚。

因为家里的拖累,长子一直不敢恋爱结婚,直到年过三十才成了家。在小家庭有了孩子以后,因为每个月给家里的补贴,也让他的生活一直过得不宽裕。

眼看着儿媳因为家用的问题,是不是和儿子产生矛盾,虽然每次回家儿子都没有提及,但从他的神情就可以看出夫妻感情的不和谐。

黎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时的她也开始认真思考夫妻两人当初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这样做的结果是否为了给小儿子一个幸福的生活,导致了大儿子的不幸福。

终下狠手

其实在黎国思七岁的时候,黎家夫妇曾经尝试着将他送进小学,接受和普通孩子一样的教育。他们寄希望于能通过学校,让孩子尽量适应人群和社会。

可是事实证明很多事无法勉强,智力本来就发育迟缓的黎国思,不但无法正常的上课获取知识,甚至连和同龄人正常交流都做不到。

表现出差异的黎国思,逐渐成为了同学们开玩笑的对象。而他的反应的迟钝,反而助长了孩子们的轻视,眼看着玩笑变成了欺辱,黎国思对于上学的兴趣也越来越小了。

通过老师的反馈黎家夫妇意识到黎国思已经没办法继续学习,同时也很有可能今后无法参与到社会劳动中。这也意味着他只能靠着父母的照顾过完一生了。

就这样黎母在丈夫去世后,坚持照顾小儿子数十年,可随着长子成家经济负担变重,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生活的举步维艰。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黎国思因为病情严重,已经渐渐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双腿无法行走的他只能每天躺在床上,靠着黎母喂饭活着。

身患重病的儿子虽然虚弱,可是除了不能走路身体并没有其他问题,这本来应该算是不幸中之万幸,但年纪越来越大的黎母却心中充满了无奈。

她害怕自己哪一天不在了,照料小儿子的重担将压在长子身上。根据长子那善良的性格,恐怕他不会放弃弟弟不管,可是照顾弟弟的同时又怎么兼顾自己的家庭呢?

2017年年初,黎母在身体检查的时候,被查出患上了不治之症且已经处于晚期。这个突然的噩耗黎母没有告诉任何人,反而因为自己来日无多下定了一个决心。

在亲手结束自己儿子生命的那一刻,老人数十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了轻松。对于在自己面前痛苦的儿子,黎母心中除了对长子的歉意,还有解决了未来难题的释然。

老人的解释也让她的大儿子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对于这种自己背负责难和罪行,换取儿子未来幸福的作法,黎家长子也终于理解了母亲杀死弟弟的真正原因。

不过虽然黎母有着自己的动机,但这样的作法无疑触犯的法律。法庭就故意伤人罪对她提起公诉,由于证据确凿她被判处相关刑罚。

鉴于年过八十的犯人实际情况,根据我国法律老人在服刑前被判处缓刑三年。令人唏嘘的是,黎母的身体状况很快恶化,在缓刑期间就离开了人世。

黎母用自己最后的时间,为当初的选择画下了句点。而这个处于人性的选择,也在法律之外引起了人们更多的讨论。

本案涉及法律的部分案情清晰,不需要深入讨论。

然而造成这一悲剧的源头,却并非仅仅依靠法律能够解决的。为了避免类似的事件发生,我们在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能做的显然还有很多。

0 阅读:0

凌高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