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最烂的装备,打着最硬的仗,为何说川军为中国流干了血?

凌高谈过去 2023-09-17 11:45:0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无川不成军

无川不成军!抗战时的川军,拿着最烂的装备吃着最少的饭,打的没有一场不是硬仗。

川军在蒋介石的嫌弃下,成为了当时最穷的一支军队,但是面对战斗的时候,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刘湘,自掏腰包让川军走路,也得奔赴前线。

到底是怎样的勇气,让川军次次硬仗都奔赴在前的呢?

在军阀割据的民国时代,四川经历了多次内战,最终刘湘从一群领军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四川最后的赢家。

四川的部队被统一之后,最关键的就是川军的整编了。在整编的过程中,因为川军的体量庞大,蒋介石怕刘湘拥兵自重,于是再三强调重编的重要性。

刘湘能够坐上一军领导的地位,自然也明白蒋介石的忌惮,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也留了一手,整编的时候扩大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压缩了非嫡系的。

因为两人的矛盾,当时国民政府的中央部队与川军一直都在对抗。而这一对抗的后果就是,中央没有给川军军费,使川军成为了全国最穷的部队。

当时有外国记者观察川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成群结队、穿着随心所欲。每个人都带着许多生活用品,而扛着枪的人,都用布把私人物品包裹起来,吊在枪上,毫无军人的形象可言。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贫穷,并且吊儿郎当毫无形象的川军。却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前后6个集团军管辖的10个整编军,差不多得有四十万人步行出四川,奔赴到了前线。

1938年春天的时候,台儿庄大战揭开了帷幕,当时出川抗战的第22集团军,已经在晋东战场抗击日军足足40天的时间。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第22集团军伤亡过半,总兵力甚至不到2万人。为了守住滕县,集团军的总司令指挥着41军、45军前往滕县。

到了三月份,整个滕县虽然进入了全面防备,但是部队兵力也就两千多人。就算是算上县里的保安和警察,也只有三千人。

这些人使用的装备,全都是土造的七九步枪和大刀,只有少数的机枪跟迫击炮。条件艰苦到通讯、补给什么都没有,甚至一个集团军凑不出一辆汽车。

而当时的日军实力,光是步兵就有三万多人,更别说日军还有重炮、坦克和飞机的加持了。

如此强大的兵力差距之下,驻守的川军顽强抵抗,在第一次交锋的时候,投出去了几百枚手榴弹,击退了攻城的日军。

面对敌军的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时,武器匮乏的川军,只能组成敢死队,拿着着大刀与手榴弹跟日军肉搏。在日军6次冲锋之下,守城的部队死亡到只剩20人,最终城门失守。

日军进城之后,双方展开了惨烈的巷战,最终以总指挥王铭章殉国,尸体就地掩埋,零散三四百官兵全部牺牲,结束了这一场战斗。

然而,这并不是川军某一场战争的牺牲率。

2、抗战永远奔赴前线的川军

扛着土造枪杆子,穿草鞋戴草帽,毫无军人形象的川军,打的每一场都是硬仗。

事实上,并不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出力,在一开始集团军抗战时就是拿命去搏明天,后续被打散编队后,更是成为了主力部队。

作为全国各地前线主力的川军,八年抗战究竟牺牲了多少人?

在滕县保卫战中,川军在王铭章的带领下,抱着必死的心态死战到底。一共击毙了日军一千五百多人,打上了五千多。最终因为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没有援军,死战在了滕县。

然而在这之前,他们才刚刚打了一场淞沪会战。1937年的10月,淞沪前线对战的国民军队,面临了日军的6次增援和5次总攻,当时的日军锐气正盛。

而守卫的第19集团军却是苦苦支撑,等待着增援的到达。12日天刚刚亮的时候,日军趁着中国部队换防的时候,突然发起了进攻。

对此奔驰到了前线的川军,坚定了反击的想法,举着土造的强制背着大刀,就与敌人进行了火拼。从早上打到了下午,最终日军率先撤退。

在这之后,日军再一次调派了增援,前往上海。等到14日下午的时候,上海形式就非常严峻了。顿悟寺的西侧防御被摧毁,守军全部牺牲,晚间的时候阵地再一次失守。

不过等到晚上,第20军就奔赴了该地,收回了失守的阵地。第二天一早第20军的军长杨森奔赴前线,指挥134师和133师进行作战,打到下午六点,再一次击退了进攻的日军。

等到19日汇报伤亡情况的时候,连续多日的作战,伤亡的士兵就高达七千人,武器损坏近半。

这一边的第20军伤亡惨重,另一边原本驻守在贵州的第43军26师,师长刘雨卿也在积极请缨,想要驰援上海。

10月16日的时候,43军进入了大场阵地,交接的当晚就就与敌军进行了激战,击退了日军。随后的六天时间里,每天都在跟日军对抗,然而因为阵地和掩体被摧毁,整个26师损伤严重,最终退至青浦修整。

川军出川战斗时,还在整编的过程中,因此整个川军当时还比较松散。但是在于敌人的对抗中,没有一个人退缩,义不容辞的进入了战场。

后来多名川军指挥牺牲,蒋介石将整个川军打散,编入了其他部队之中。就算进入了各地的部队,川军仍旧是打仗时,冲在最前线的那一批队伍。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作战期间,四川一共有6个集团将近40万的军队,参与了大大小小的20多次重大战役。奔赴的前线占了全国战场的五分之一,伤亡失踪人数高达64万多人。

不少四川的老人都说,这一场抗日战争把四川打空了。而毫无形象的川军,就是在这样的对战中,洗刷了自己的形象,成为了无川不成军的英雄传说。

3、川军抗战历史的意义

扛着最烂的装备,却冲在全国前线,拿着大刀拼白刃也要杀敌的川军,为中国流干了血汗。

事实上,地处于中国腹地的四川,从未被日军的部队到达过。但是当时全国四处沦陷时,川内群众却以出川抗战自豪,多少年长者恨自己拿不起刀枪,鼓励子嗣上前线。

川军参与抗战,对于那段历史而言有什么意义呢?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四川的群众就给出了回应,各地成立了反日大会,宣扬要誓死跟日军奋斗到底。

要知道在全面抗战时期,贵州、四川等地形复杂,并且处于西北的地区,是日军不能轻易到达的地方。就算是日军打到了这些地区,也能够凭借着地形优势死守家园。

然而他们并没有只顾眼前, 首先就是刘湘就算与蒋介石有间隙,但是淞沪前线打起来的时候。面对蒋介石的除菌催促,仍旧在没有军费的情况下,自掏腰包带着川军走出了四川。

在刘湘病逝之后,后续的6个集团军都在杨森等人的率领下,喊出了不灭日寇绝不生还的口号。当时抗战爆发后,数十万川军奔赴前线,家属竟没有一人反对。

其中21军一个师长妻子,就在他的枕套上,秀了一首激情昂扬的诗句,要他每天警醒自己,誓死将日军打出中国。

抗日期间最震撼人心的,就是“死”字旗了。37年深冬的时候,一个叫王建堂的青年,带着一面死字旗去了兵站报名。

他说这面旗帜是其父亲为他写的,让他为国家、为民族尽忠。而这样的场景,在川军集结出川的时候,处处都在上演,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妻子送丈夫打东洋。

正是这样稳定的家族支持,所以每一个奔赴在前线的川军,都坚定着内心,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国。一场场对战中,川军从双枪兵、烂部队转变成了正义之师。

川军对于整个抗战的历史而言,是具有极大意义的。中国当时在抗争时,使用的武器与日军相比差的多。战场上死亡随时都有,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兵源,就会面临无人可抗敌的场景。

四川的青少年,毅然决然的补上了前线的空缺。曾经在统计四川在抗战期间征兵的人数时,最终得到了八年抗战,征兵258万的数量。

但是这个数量,还没有算上特种部队以及军事院校征用的。算上所有人数,大概在300万人。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川军带着破破烂烂的武器挺身而出,为的是民族大义。

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奔赴在第一线的川军,为民族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对于后世最佳的启迪意义,在于国难当前时,时刻将民族的利益视为最高,哪怕为此牺牲性命。

事实上,如今的中国因为实力强横,国家阻挡了来自外界的纷纷扰扰。也因此不足百年的抗战历史,对青少年而言成为了遥远的存在。

然而外国软文化的侵袭无处不在,一旦不能坚定对民族的维护,或将成为别国手中的刀,伤及本国的利益。川军的奋战经历,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的人们,爱国是人生的必修课。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92
评论列表
  • 2023-09-17 22:30

    又在这里吹牛,好像整个抗战都是四川人打的一样[呲牙笑]

  • 2023-09-17 20:37

    都知道无川不成军,但是有几个人知道当年的四川十室九空无儿郎[哭哭][哭哭]

凌高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