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记者会上坦言,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军事行动已进入收尾阶段。他向士兵们表达了感谢:"任务完成,但形势依然艰难。"这一表态与俄军近期在库尔斯克推进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俄国防部发布 通知,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已控制苏贾市郊,当地电力恢复率已达82%,铁路运输逐步重启。
撤军背后的博弈乌军总参谋部在社交媒体上澄清,所谓"被俄军包围"的报道不实,称部队已主动撤至更有利的防线,并炸毁三座关键桥梁以延缓追击。知情人士透露,参与行动的第47机械化旅减员23%,装备完好率71%,但另两个旅的损失可能更严重。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乌军采取"化整为零"战术,通过小分队分散突围,目前多数已成功撤离。
国际舞台的角力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突然在社交媒体发声,称"数千乌军被俄军完全包围,处境危急",并呼吁普京"网开一面"。这一表态引发广泛关注。当晚,普京在俄安全会议中回应,承诺若乌军投降将"保障其生命安全",但未明确回应特朗普的"包围"说法。
未来战场的走向军事专家指出,乌军撤离库尔斯克虽让泽连斯基失去谈判筹码,但半年前突袭库尔斯克的举动已重创俄方士气。"留得青山在"的策略让乌方得以保存三个突击旅的骨干力量,为后续行动保留可能。
眼下焦点转向乌东地区停火前景。特朗普的高调介入暗示美国可能推动停火进程,但俄乌双方在领土、战俘等问题上的分歧仍存。分析认为,库尔斯克战役的落幕或为谈判打开新窗口,但具体进程将充满博弈与妥协。
正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乌军士兵所言:"我们退守是为了更好地反击。"这场持续半年的拉锯战,或许只是漫长冲突中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