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重磅外交消息引发全球关注。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新任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这次通话意义非凡,标志着特朗普新政府上台后,中美两国外交高层的首次正式交流 ,也为中美关系走向释放出关键信号。
鲁比奥(资料图)
鲁比奥并非政治素人,他长期活跃在美国政治舞台,在参议院任职期间,就以对华强硬立场闻名。在过去的诸多国际事务讨论和决策中,他多次发表涉华不当言论,尤其是在涉港、涉疆等内政问题上,肆意抹黑中国,干涉中国主权事务,因此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单。这一制裁不仅限制了他入境中国,也切断了他与中国相关企业、机构的合作可能,让他成为中美建交以来,首位处于中方制裁名单上的美国国务卿。
从政治派别来看,鲁比奥是特朗普阵营中的关键人物,其任命被不少人解读为特朗普政府出于政治布局考量。他的上台,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可能会出现新的动向,这一情况无疑让中美关系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此次通话中,台湾问题成为重中之重。王毅明确且坚定地阐述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事实,不容置疑。美国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曾庄重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如今绝不能背信弃义。这一表态,是对美国过往承诺的提醒,更是对当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种种模糊态度和危险行径的有力警告。
鲁比奥(资料图)
在整体中美关系走向方面,王毅指出,两国元首此前的通话已为中美关系指明方向、确立基调。双方应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下,积极沟通、管控分歧、拓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探寻新时期两国正确相处之道。这表明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即便面对美国政府的更迭和新的挑战,依然希望能与美方携手,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而鲁比奥在通话中回应称,美国和中国是两个伟大的国家,美中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决定世界的未来。美方愿同中方坦诚沟通,妥处分歧、以成熟和谨慎的方式管理好双边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看似积极的回应背后,美国国务院后续的一些小动作却让人警惕。美国国务院在通话后发表的新闻稿中,仍声称“对中国针对台湾和在南海采取的‘胁迫行动’表示严重关切”,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凸显出美国部分鹰派人士在对华认知上的傲慢与偏见。
鲁比奥(资料图)
王毅在通话中对鲁比奥说出“好自为之”这四个字,瞬间成为国际舆论焦点。这短短四字,蕴含着中方对美方的严肃警告和殷切期望。从警告层面看,它是对美国近期在涉华问题上一系列错误行径的有力回击。无论是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还是在经贸、科技等领域对中国的无端打压,都严重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触碰了中方的底线。“好自为之”提醒美方,必须认清形势,停止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否则必将承担严重后果。
从期望角度出发,中方希望美国能真正承担起大国责任,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观念,以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有着重大责任。只有双方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中方期待美国能为中美两国人民的未来福祉,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制造麻烦和冲突。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在对华态度上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在当地时间23日晚福克斯新闻网播出的访谈中,特朗普表示“宁愿不对中国加征关税”,但又提及关税是对中国的“一种巨大力量”;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他发表视频讲话期待“与中国相处融洽”,对于中美贸易争端,称“希望达成公平的贸易协议” 。这些表态与他前一任期及前任拜登政府相比,确实显得更为务实、理性。
从贸易数据来看,2024年11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473亿美元,同比增长8%;同期中国从美国进口下降11.2%,仅为124亿美元,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扩大。2024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达3.5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贸易顺差比前一年增长21%。这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以往的关税威胁等贸易政策,并未达到其预期效果,反而让美国自身在贸易领域陷入被动。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特朗普政府才开始释放出一些缓和贸易关系的信号。
然而,我们也不能被这些表面的表态所迷惑。特朗普内阁中仍充斥着像鲁比奥这样的对华鹰派人士,美国对华“竞争对手”的定位和战略叙事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扭转。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行动,如鲁比奥上任后召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外长会议,虽未直接提及中国,但意图明显是在强化盟友合作,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与菲律宾总统通话,重申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效力,承诺加强安全与经济合作,这些举动都显示出美国在军事和地缘政治上对中国的围堵态势并未改变。
特朗普(资料图)
此次中美外长通话,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从积极方面看,双方高层的直接沟通,有助于增进彼此了解,减少误判。只要美国能切实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摒弃霸权思维,中美在诸多领域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在经贸领域,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推动双边贸易健康发展;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碳排放国,携手合作对于全球气候治理至关重要;在公共卫生领域,面对可能出现的全球性疫情,两国合作也能为世界抗疫提供强大支持。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竞争仍将是中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态势不会轻易改变。美国可能会继续在芯片、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进行封锁和打压,在军事上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给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威胁。
中方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一直保持着坚定的立场和战略定力。一方面,中方积极推动与美国的对话与合作,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美国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美国的无理挑衅和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方坚决予以回击,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和行动。鲁比奥作为美国国务卿,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能否真正领会中方“好自为之”的深意,带领美国政府以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而中方也将持续关注美国的一举一动,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积极探寻与美国的合作之道,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