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描写中,诸葛亮绝对是妥妥的主导整个赤壁之战的人物。从最早的舌战群儒劝说孙刘联盟,到后来的草船借箭,和周瑜共同想出用火攻,再到最关键的借东风。在罗贯中的妙笔生花下,诸葛亮料事如神,能够翻云覆雨。
其实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不过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也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主要就是劝说孙权抵抗曹操的决心,并且要孙权承认刘备是荆州的主人,在这个前提下组成孙刘同盟共同对抗曹操。所以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劝说孙权抵抗曹操,促成孙刘联盟。说起促成孙刘联盟,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关键人物就是鲁肃。其实在公元208年八月,曹操南下,刘表病死的情况下。鲁肃就时刻关注荆州的变化,他当时建议如果荆州上下一心,就同荆州结盟。如果荆州内部不和,就趁机占据荆州。
而当鲁肃发现刘琮已经举荆州投降,刘备狼狈逃窜的情况后,鲁肃当机立断决定和刘备联合。刘备当然求之不得,于是鲁肃邀请诸葛亮共同去东吴劝说孙权商议结盟事宜。
鲁肃除了促成孙刘联盟,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坚定了孙权抵抗的决心,当时整个东吴阵营中,只有鲁肃和周瑜坚定抵抗,而周瑜当时领兵在外。所以第一个建议孙权不要投降的就是鲁肃,因此鲁肃也是赤壁之战中一个关键人物。
第三个要说的就是周瑜了,周瑜是东吴方面的前线总指挥,而且周瑜也和鲁肃一样坚持抵抗曹操。孙权任命周瑜为右都督,统帅全军,周瑜首次和曹操交战,取得胜利。迫使曹操撤军到江北,和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最终黄盖建议周瑜用火攻,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
在决战之前,虽然有诸葛亮和鲁肃的劝说,但是最终使孙权下决心抵抗曹操的其实是周瑜。周瑜是赤壁之战中非常关键的人物,无怪乎苏轼的词中有“三国周郎赤壁”这样的赞誉。
我认为,赤壁之中最关键的决定性人物其实是孙权!
当时的形势是曹操倾国而来,兵力有绝对的优势,而且荆州不战而降,所以弥补了曹操没有水军的劣势。从荆州顺流而下,孙权作为江东之主,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无怪乎当时大家都主张投降,其实在曹操阵营中也认为孙权没有勇气抵抗,而且会杀了刘备。
虽然有诸葛亮、鲁肃和周瑜的劝说,但是最终做决定的是孙权,所以孙权其实才是最关键的人物!孙权的关键之处在于:一是决定抵抗曹操;二是和刘备结盟。
赤壁之战时孙权26岁,诸葛亮27岁,周瑜34岁,鲁肃37岁,刘备47岁,曹操54岁。左右整个赤壁之战的人物中,孙权居然仅仅只有26岁,面对老奸巨猾、征战半生的曹操。
孙权能够坚定自己抵抗曹操的勇气;能够和当时狼狈不堪,什么也没有的刘备组成联盟,是需要过人的胆略和极大的勇气的。假如孙权不听建议,投降曹操,那么估计也没有什么赤壁之战了。
PS: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说过,在汉末群雄斗争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四面的敌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根本原因就是群雄自相诛灭,不能团结。吕布反复无常,没人愿意和他联合;袁绍、袁术兄弟明争暗斗;后来袁尚袁谭兄弟同室操戈;韩遂、马超互相猜忌;结果都别曹操一一讨灭。
在只剩下孙权、刘备的情形下,如果不寻求联合,也只有覆灭的下场。所以赤壁之战,面对曹操,孙刘结盟是最好的选择,最终也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