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少将——彭清云

简介一个人 2025-02-23 19:54:40

彭清云

彭清云(1918-1995),江西省永新县人,享年77岁。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被编入红军,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少先队永新大队队员、中队长,永新县苏维埃青工部部长,红军大学湘赣分校学员,红6军团第18师第53团连指导员、第16师第47团营教导员、第18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主任余立金【中将】);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和红2、6军团长征。

彭清云将军纪念丛书

全国抗战时期,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教员,八路军120师第359旅第719团第1营教导员(营长常修芮【无资料】)、旅教导大队政治处主任,第359旅(留陕部队)第719团团长兼政委。

抗战胜利后赴东北,相继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第28师第14团政委,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第29师政治部主任(师长刘转连【中将】,政委陈发洪【少将】),解放军第47军第140师政治部主任(师长刘转连,政委陈发洪)、第160师政委(师长朱子休)。

彭清云、张杰夫妇在东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陆军第47军第141师兼湘西军区永顺军分区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政委(师长叶建民【少将】)、军政治部主任(军长张天云【中将】,政委刘贤权【少将】、陈发洪),陆军第47军副政委(1954),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58-)、主任(1961-1964.院长罗荣桓【兼】、莫文骅【中将】,政委罗荣桓【兼】、孔石泉【中将】),军委总参谋部第三部(技术侦察部)副政委(1965-1971.部长彭富九【少将】、胡备文【少将】,政委李信【少将】、吴保山【少将】、陈福初【少将】),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1972-),总参谋部第三部政委(1975-1978.部长戴镜元【未授衔】),总参谋部通信部政委(1979-.部长江文【少将】、崔伦【上校】),总参谋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彭清云、张杰夫妇

1955年被授予解放军少将军衔,先后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是中共第十二届中纪委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夫人:张杰(1928-2018),黑龙江省木兰县人,享年90岁。

彭清云夫妇与子女

在1938年10月的广灵伏击战中,彭清云一枪将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击成重伤,战斗中彭清云也被日军的机枪子弹打断了右肘关节。他被送到后方医院后,白求恩大夫立即为他做了截肢手术。手术过程中,为减轻彭清云的伤痛和血型化验环节,白求恩果断地说:“我是0型血,抽我的”。就这样,白求恩大夫的鲜血缓缓地输进了彭清云的血管中。

左起彭清云、左齐、晏福生三位独臂将军

注:

朱子休(1908-1955),陕西省榆林市人,后任中南军区工程兵副司令员。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