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帝制下,帝位的传承事关国家根本,也是一个困扰历代帝王的最大问题,嗣君能否顺利诞生,能否顺利继位,成为一位合格帝王,关系国本,关乎国家传承,关系国家的命运。但是这一问题很少有帝王能够处理得当,大多帝王的子嗣因为争夺帝位互相杀戮,互相攻击,最后祸起萧墙,造成国家悲剧,甚至改变历史进程。
即使一些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也没有处理好这一重大问题。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公认的,有四个“千古一帝”,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以及康熙,在他们执政时期,都没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最后导致宫闱惨剧。
秦始皇被后人称为“祖龙”,帝王之首,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长城,抗击匈奴,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极其深远。他在生前没有明文立嗣,也没有立后,死于巡游的途中,事发突然,结果被太监赵高和丞相李斯利用,篡改了遗诏,两人联手逼死太子扶苏,选了胡亥为帝,结果不久天下大乱,秦二世而亡,教训惨痛。
汉武帝因文治武功而被后人称赞其为雄才大略,将西汉帝国的影响推到了鼎盛,然而晚年听从宦官和奸臣之言,偏听偏信,逼死了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而汉武帝其他已成年的皇子均不堪大用,难以继承皇位,最后在临死前,匆匆立八岁的幼子刘弗陵为帝,是谓汉昭帝,结果刘弗陵21岁病逝了,关于刘弗陵的死因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之后汉帝国的大权旁落给了大司马霍光之手,霍光权倾汉昭帝和汉宣帝两朝。
李世民被胡人称为“天可汗”,其文治武功在历史上所有帝王难出其右,他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并杀死了两人所有的子嗣共计十一人,三个月后,逼父王让位,成为帝王。成为帝王后,李世民发奋图强,修养生息,发展生产,向北用兵,解决突厥,统一全国,成就光耀千古的贞观之治。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纵英资的千古一帝,还是没能处理好继承人的问题,晚年,多位皇子参与争夺帝位,太子李承乾叛乱被废,四子李泰被贬,还有皇子因参与夺嫡被杀,这让晚年的李世民焦虑不安,精疲力竭,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最后只有选择仁弱的九子李治为帝,结果在李治病逝之后,皇后武则天称帝,大唐差点被改朝换代,被灭国改姓。
康熙八岁登基,十岁擒鳌拜,灭三藩,收复台湾,统一西藏,打败准葛尔,打败俄罗斯,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帝王,这样一位帝王,晚年却发生了“九子夺嫡”的事件,他终其一生,两次废立太子胤礽,圈禁大阿哥胤褆,十三子胤祥,因为皇子的夺位,让当时的朝局混乱,也让晚年的康熙心力交瘁,无力改革弊端。康熙去世,四子胤祯成为帝国接班人,不久多位参与夺位的皇子被雍正打压,圈禁,发配,赐死,这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对康熙来讲是凄惨的也是不幸的。
这四位都是千古一帝的人物,文韬武略,从小接受了良好系统的教育,具有丰富的执政经验,政治手腕极其了得,军功显赫,一言九鼎,威望极高,但即便是这样的帝王也都无法处理好自己的身后事,更别说其他弱势皇帝,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皇帝自身的问题,更与封建帝制的传承制度有关。
一,封建帝制就是家天下制度,候选人只在直系皇族内传承,范围十分狭窄,这样肯定无法保证候选人的优秀。
二,其合法性是有问题的,因为后面的继承人不可能像开国皇帝凭军功,威望和能力赢得皇权的合法性,一旦无法压制军功集团,帝国就会爆发动乱。
三,皇帝权利太大,皇帝的子嗣也多,觊觎之人更多,这样就极容易产生党争,导致朝局混乱,每个皇子身边都拥有自己的势力,另外所有朝臣都希望自己的主子当上皇帝,自己升官发财,一些皇子夺位就是身边朝臣唆使和控制,再加上外戚和宦官干政,让局势更加复杂。
四,在古代,医疗条件较差,寿命较短,皇子或者皇太子很容易因为突发疾病去世,所以继承人是不稳定的,例如明朝开国太子朱标在谁也没有预料的情况下病逝,其子继位,却无法压制叔叔们的反叛,被夺位。
五,古代讲究立长立嫡,但是长和嫡却不一定是皇子中最优秀的,甚至一些长和嫡天生还带有残疾,甚至还是弱智,例如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这就让其他皇子夺位产生了夺嫡的想象空间。
六,皇子从小都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系统的训练,长大后会担任重要职务,协同办差,因此很多皇子能力不凡,具有一争高下的能力和才智,甚至谁也不服谁,另外帝王家,没有当上皇帝的皇子大多数结局都不好,是新皇帝监控和打压的对象,因此大家才拼命去当皇帝,寻求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