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4年度豪华车总销量达到274.21万辆,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7.8%,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反而更为抢眼,销量同比增长了23%。随着不少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纷纷入局高端市场,豪华汽车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为了挽回颓势,许多豪华品牌不得不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动辄数万元的降价幅度已司空见惯。然而,尽管很多高高在上的豪车价格已经前所未有地“亲民",但是依然没能挽救销量。就比如以下三款车型,价格已跌至冰点,甚至出现了打五折半价出售的惊人促销,但销量仅维持在二三位数左右,鲜有人问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的销量如此惨淡?
北京奔驰EQA
指导价:32.20万
最高优惠16.1万元
作为一线豪华品牌,奔驰在燃油车市场可谓叱咤风云,二线豪华品牌就算挤破脑袋也无法撼动它的销量。可是到了新能源领域,最高优惠16.1万元的奔驰EQA,依旧没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与它在燃油车市场的表现天差地别。数据显示,2024年累计销量才2721辆,月均销量不足230辆,而到了今年1月,也只卖了155辆,这样的表现确实有点打脸。作为对比,比亚迪宋PLUS、Model Y在2025年1月分别卖了25694辆、20138辆。
作为奔驰EQ家族的入门车型,奔驰EQA的售价为32.20万元,目前最低起售价格降到了16.1万元,相当于打五折,这降幅简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按理说这样的售价,加上奔驰的品牌背书,要想成为明星车也并非难事。然而,奔驰EQA上市后,却得到网友一致的“不厚道”评价。奔驰EQA是油改电的车型,是基于燃油车奔驰GLA燃油车改进而来的纯电动版本,保留了奔驰传统的设计语言,颜值设计没有什么新鲜感可言。其长宽高分别为4463/1849/1619 mm,轴距为2729mm,这样的尺寸相较于同级别宋PLUS新能源、大众ID.4 X等车型,完全没有优势。
智能化方面更让人无语了,车机搭载的还是奔驰老掉牙的MBUX系统,而且连全速自适应巡航这种同级别车型的标配都没有。而动力方面,搭载的电机输出功率为140kW,峰值扭矩为380N·m,0-100km/h加速需要8.6秒,在当下电动车动辄5秒内破百的年代,这成绩属实有点拿不出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消费者对于车辆的空间、智能化、性能等方面,有着更加明确和个性化的需求。然而,奔驰EQA似乎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些变化,导致其在市场上难以找到明确的定位,难以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
此外,除了产品力原因之外,还被屡次曝光质量问题,比如续航里程不准、充电故障、无法启动等,这无疑让奔驰EQA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虽说目前奔驰EQA降价大,16万出头就可以拥有,但是售后的保养可不便宜,一次小保养上千元,跟大几十万的奔驰旗舰一样,这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16万元左右出色的新能源车型真的太多,它们不管是外观、内饰还是科技配置、动力以及续航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在电动化的这条赛道上,可靠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技术才能获得民心,如果没能拿出亮眼可靠的成绩说服消费者,迟早会退出市场也不一定。
奇瑞捷豹路虎揽胜极光
指导价:38.98-47.58万
最高优惠23.79万元
曾经的路虎是英伦豪华的典范,比传统德系豪华品牌更具格调,在国人心中的排序远高于BBA。而揽胜极光是路虎旗下的一款中型豪华SUV,自2011年首次亮相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那个时候,揽胜极光可谓是风光无限,当时加价10万也依然供不应求。然而,曾经的“最强扛把子”,如今却沦为无人问津的“滞销品”。目前揽胜极光在售的最款车型为2024款,不仅尺寸进行了加长,更重要的是,价格也便宜了许多,目前最高优惠幅度可达23.79万元,最低起售价已降至19.49万元,相当于买一送一了。
然而,在变幻无常的中国汽车市场里,这位曾与BBA并驾齐驱的英伦贵族存在感越来越弱,如今即便直接半折出售,销量也是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揽胜极光累计销量为11065辆,月均销量为922辆,连四位数都没到。而到了今年1月份也仅卖出了662辆,这样的销量和同级竞品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作为对比,今年1月份,奥迪Q5L、奔驰GLC、宝马X3、凯迪拉克XT5的销量分别为13348辆、10999辆、8542辆、3866辆。这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唏嘘,也引发了人们对揽胜极光失败原因的种种猜测。
有人将其归咎于“国人不识货”,认为消费者只注重品牌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价值。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毕竟在汽车市场,品牌力确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自从国产以来,沦落到二线豪华品牌市场边缘的路虎,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揽胜极光的失败并非简单的“国人不识货”就能解释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涌现出来,揽胜极光在市场上的优势逐渐减弱,在产品力方面也有些力不从心。
揽胜极光所处的中型SUV市场竞争异常激烈,BBA一线豪华品牌的向下挤压,众多自主品牌向上而生,再加上合资品牌纷纷推出新车型,在这样的环境下,揽胜极光缺乏核心竞争力。除了依旧硬朗的外观造型外,揽胜极光的内部配置、技术含量以及操控性能等方面都没有太大的亮点,从而在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揽胜极光的低价策略也存在一定问题,虽然低价能够吸引一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但从长远来看,低价策略往往会给人一种廉价、低质的印象,以至于网上一直流传“七折虎、六折豹、五折极光没人要”的段子,不利于品牌形象的提升,难以在市场中立足。
奇瑞捷豹E-PACE
指导价:26.38-32.10万元
最高优惠16.05万元
捷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二线豪华品牌了,只不过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它在国内汽车市场中也渐渐没了声音。而捷豹E-PACE是捷豹品牌旗下的紧凑型SUV,最高优惠金额可达16.05万元,最低起售价格已降至13.19万元,相对于同级车型奔驰GLB、奥迪Q3以及宝马X1来说,这款车的价格可谓是大减价了,甚至已经接近不少普通合资品牌紧凑SUV的价格。不过,即便终端价降低到如此地步,但还是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其买单,每个月销量只有几十台。
数据显示,2024年,捷豹E-PACE累计销量为841辆,还不如同级热销豪华SUV车型一个月销量的零头。再往前一年,2023年捷豹E-PACE累计为1036辆,也就是说,捷豹E-PACE是一年不如一年,而今年1月份更是惨淡至30辆,这种困境着实令人扼腕。作为参考,宝马X1、奔驰GLB以及奥迪Q3在2025年1月份的销量分别为5122辆、3959辆、2670辆。捷豹E-PACE的销量低迷并非偶然现象,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是价格策略的失误,捷豹E-PACE曾以高达近29万的价格入市,如今却因销量低迷而不得不频频降价,最低起售价格已降至13.19万元。这样的“价格屠夫”策略虽然短期内可能吸引部分消费者,但长远来看,却无疑是在削弱品牌形象和价值感。产品本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空间方面,由于车辆尺寸较为紧凑,空间利用率只能说是勉强够用,同时智能车机、人机交互、辅助驾驶等方面也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此外,动力方面,入门级配备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同级,虽然动力参数上具备一定优势,但这是一台“三缸机”,所以注定它是少数人的选择。
除了上述问题外,与市场上诸多实力强劲的竞品相比,捷豹E-PACE在品牌知名度、口碑等方面也都处于劣势地位,尤其是坊间“六折豹”,无疑拉低了它的段位,对比奔驰、宝马、奥迪这些一线豪华品牌,尚且矮一头,甚至还不如沃尔沃等二线豪华品牌。此外,在如今的国内汽车市场上,13多万元的价格,消费者已经能够选择到中型新能源SUV,这些车型在空间、动力、配置以及智能驾驶能力等方面更优。如果捷豹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那么捷豹E-PACE恐怕很难摆脱销量低迷的困境。
车叔总结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如今传统豪华品牌均在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销量、业绩等多重压力,加之消费者心智和购买逻辑上的改变,也是对于市场定位和品牌认知的全新挑战。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各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格局也将持续演变。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中,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在脱离产品和市场的支撑下实现长久发展,谁能更快响应市场变化,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稳、更远。不然,就会像上面三款车型一样,即便优惠幅度如此巨大,仍然无法拯救它们的销量。最后,大家怎么看待这些车型在中国市场的未来?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想法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