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现在这社会,什么最不能碰?教育!谁最不能动?
老师!可偏偏,湖北通城县,这俩都碰了,也动了。教育局的一把手,周东波,还有招生办主任金友文,俩人一块儿被查了。这事儿一出,当地人估计都得愣一下:这俩人?咋回事?
先说说这个周东波,快60的人了,按理说,这年纪都该安安心心准备退休,含饴弄孙了。可他呢?晚节不保。从履历上看,这老哥也是个狠人,当年从师范毕业,当了两年老师,就觉得不行,考公去了。更牛的是,他还当过纪检组长,你说讽刺不讽刺?自己干过抓人的活儿,结果自己也进去了。
你说他不知道贪腐的后果吗?他肯定知道,甚至比一般人更清楚。可他还是没忍住,这究竟是为什么?要知道,通城县可不是什么富得流油的地方,2020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按理说,越是这种地方,教育越重要,因为这是穷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周东波作为教育局的一把手,本该是为孩子们铺路的,结果呢?
他自己却在路上设了绊脚石。这事儿,你说气人不气人?再说说这个金友文,招生办主任,这个位置,啧啧,权力不大,但油水可不少。你想啊,谁不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但凡有点关系的,都想找他帮忙。金友文要是铁面无私,那倒也罢了,可现在看来,他大概率是没守住底线。
这年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是个大问题,好的学校就那么几所,谁都想挤进去。招生办主任,手握着分配资源的权力,你说他能不受诱惑吗?这俩人,一个一把手,一个关键岗位,你说他们之间有没有猫腻?这事儿,没准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他们是单独作案,还是沆瀣一气?这背后,有没有形成什么利益链条?
这些问题,恐怕只有等纪委的调查结果出来,才能水落石出。有人说,教育是公平的基石,可现在看来,这基石上也有了裂缝。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一方面是权力缺乏监督,一把手权力太大,容易滋生腐败。另一方面,是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寻租”空间太大。当好学校变成稀缺资源,那围绕着它的权力,自然就会变得值钱。
与普遍认知不同,教育腐败往往不仅仅是贪污受贿那么简单,它更伤害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穷人家的孩子,本来就没什么优势,如果连公平竞争的机会都没有了,那还怎么改变命运?这不仅仅是毁掉几个孩子的前途,更是动摇了整个社会的根基。其实,类似的教育腐败事件,这些年也没少见。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个人道德败坏时,是否忽略了制度上的漏洞?如果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如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算抓了一个周东波,也还会有下一个李友文、张友文冒出来。
想想那些辛辛苦苦教书育人的老师,他们兢兢业业,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呕心沥血。可他们的努力,却被这些腐败分子给玷污了。这真的是让人感到痛心。那这件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或许,我们需要反思一下,如何才能真正守护教育的公平?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这不仅仅是纪委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因为,教育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