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避黄皓姜伯约沓中屯田逆群臣司马昭决意灭蜀

正史趣闻说 2023-09-29 20:56:06
1、代曹髦曹奂洛阳继位 逆群臣司马昭决意入川曹髦死后司马昭和群臣商议,决定让燕王曹宇的儿子、常道乡公曹璜以魏明帝曹叡养子身份入京,接替曹髦成为曹魏第五位皇帝。 燕王曹宇是曹操和环夫人所生,神童曹冲的同母弟弟。也就是说,曹璜是曹操的孙子,和魏明帝曹叡本是平辈,但却以曹叡养子身份继承大统,这辈分关系弄的有点乱。 曹宇此时还在世,和儿子曹璜一起住在当年司马懿专门打造的邺城安置房里。司马昭这次特意派嫡长子、身为中护军的司马炎前往邺城迎接曹璜入京。 曹璜出生于公元246年,这一年14岁,司马炎出生于公元236年,这一年24岁。十六年后,曹璜和司马炎两人将上演移形换位大法。 公元260年六月癸丑日,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曹璜一行抵达洛阳郊外,就在进京的前一天,郭太后这位嫂子以养母身份下诏赐曹璜更名为奂,从此曹璜改名为曹奂。 第二天,甲寅日,曹奂进入洛阳,并于当天在皇宫太极殿即位称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元。 后来曹奂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后,被降为陈留王居住在封国陈留国,于公元302年病逝,那时正是西晋八王之乱期间。曹奂病逝后,当时的西晋朝廷给曹奂上的谥号是皇帝谥号,叫“元皇帝”,所以曹奂也被后人称为魏元帝。而之前被废的曹芳只有“公”的谥号,叫厉公,曹髦则压根就没有谥号,所以这两人都没有帝号。 曹奂继位的第三天便下诏再次封司马昭为相国,爵位升为晋公,增加十个郡的食邑,外加九锡等大礼,还下诏封司马家族中所有没有爵位的子弟全部统一为亭侯,同时赐钱一千万,赐帛一万匹。当然,这肯定又是司马昭暗中授意的。侯爵分县、乡、亭三级。 这一次,司马昭仍然推辞不受。 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曹魏政局静如止水,《晋书.文帝纪》里一语带过。而且这带过的一句话记载的竟然还是司马昭拒绝相位、晋公、九锡这些尊号。比如公元261年和263年,这种你封我辞的把戏就上演了两次。 其中公元262年的记载中只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三年夏四月,肃慎来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天子命归于大将军府”( 《晋书.文帝纪》) 三年就是景元三年,即公元262年。“肃慎”在史书里非常常见,是当时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绵延了数千年的古老民族,也是后来女真人和满族人的祖先。肃慎这个名字最早在周朝就已经出现,《晋书》《魏书》《宋书》中都有大量关于肃慎向中原王朝进贡物品的记载。 楛矢(楛音hù)就是用东北长白山地区出产的楛木制作成的箭杆,石砮(音nǔ)是用松花江里坚硬的石头打磨成的箭头。楛矢和石砮都是肃慎特有的物产。 这一年肃慎给曹魏进献的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贡物都被魏元帝曹奂直接送给了大将军司马昭。 除此外,这两年关于司马昭再没有其它任何记载。不过《晋书.王沈传》中倒是记载了一个关于王沈的小故事,就发生在这两年,读起来很有意思,仔细品品会觉得很有哲理,这里索性也说一说。 王沈在甘露之变时因告密有功被封为安平侯,食邑二千户,很快又转任侍中,当年年底(公元260年12月)又出任豫州刺史、都督豫州诸军事、奋武将军。 任职豫州刺史是王沈第一次外放做地方官,初到地方的王沈很想有一番大作为,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刚到豫州就准备下发一道广开言路的政策:“如果有人能指出州内各级官员存在的问题,能说出百姓最关心的事情,重赏粮食五百斛。如果有人能直接指出刺史的问题,能说出朝廷政策的不足,重赏粮食一千斛!”。 鼓励大家畅所欲言,重奖那些能指出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这个办法应该很不错,咱普通人通常都会这么认为。 可王沈刚提出想法,两个最亲近的下属,主簿陈广钦和褚磓(音duī)就立即站出来表示反对。 二人对王沈说:“大人想了解各级官员的得失,想知道百姓疾苦,这初衷当然是好的,但就怕政策出来以后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那些真正有想法的廉洁清明之士因为不愿被人说是为了拿到赏赐,或者出于谨慎而不愿说话,反倒是那些喜欢贪便宜、投机取巧的人会因为想得到重赏而胡言乱语。另外,如果有人因为说得不合适而没有被采纳,未拿到奖赏,他往往会认为是大人言而无信,不是真心想听取意见。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政策可以缓一缓,等时机成熟了再施行”。 王沈反驳道:“如果能直接向刺史指出问题,有益于本州郡,让那些埋没的人才发挥他们的才能,让贪官污吏得到惩罚,并因此拿到奖赏,这是君子本就应有的操守,他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指出问题呢?” 褚磓说:“昔日尧舜、周公这些人之所以不断有人向他们谏言,是因为他们的坦诚之心人尽皆知,就如同冰和火炭,虽然都不会说话,但人人都知道他们的冷热。如果为政者真的喜好忠言直谏,像冰和炭火那样为人所熟知,那么敢于直言的人自然会络绎不绝。如果德操不如尧舜,而智慧不如周公,又不像冰和炭火那样为人所熟知,即便有重赏,那些真正有用的逆耳忠言也不会出现。昔日管仲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功勋卓著,因而齐桓公待管仲以上卿之礼,并加以重赏。我从未听说过先以重赏对待谏臣,用谷物钱帛来换取谏言的”。 褚磓虽然说得有些委婉,但王沈却听得明白。褚磓的意思就是你王沈如果真想听到底下的意见,就不应该先拿出重赏,而应该先做好自己,以身作则,让大家真正感觉到你是一位好官之后,人们自然就会主动说话,意见和建议自然也就有了。 王沈听完后一时无言以对,最终放弃了这个政策。 褚磓后来被调入京城,在西晋时做到尚书,曾建议司马炎不要重用外戚杨骏,不过司马炎却没听。 说完这些,时间也就到了公元263年,这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年,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正是在这一年永远成为历史,因为蜀汉在这年被司马昭从地图上抹去了。 关于司马昭究竟在什么时候正式提出伐蜀,《晋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稍有出入。晋书记载为263年,也就是蜀汉被灭当年的年初才正式提出,资治通鉴的记载则是在公元262年下半年,那时起司马昭就多次召集群臣商议要大举征讨蜀汉。 咱们不用纠结这个具体时间点,不管怎样,灭掉蜀汉和东吴一直是曹魏朝野上下的统一目标,无非是选择什么时间更合适。而且不论具体在什么时点决定伐蜀,司马昭在做决定前一定做了大量的分析和研判工作。 这次大举出兵,司马昭的目的并非攻占一城一池,而是谋求灭亡蜀汉,一举改变已经存在了四十余年的三国分治的政治版图。这个目标不可谓不大,因而在司马昭提出之后,几乎满朝文武官员都认为时机不合适,过于冒险,因而都不赞成出兵,唯有钟会一人支持,经常和司马昭一起谋划具体出兵事宜。 虽然群臣都不支持,但司马昭却认为时机非常合适,不愿再等下去,司马昭要做的不是听取众人意见,而是如何说服众人支持出兵。为了统一思想,司马昭在公元263年四月再次召集群臣开了一次动员大会,做出最终决定。 会上,司马昭对群臣说:“自从平定诸葛诞寿春之乱以来,我们已息兵解甲六年有余,这些年里我们不但时刻都在训练将士,兵工厂也开足马力打造兵器,修缮铠甲,一刻也没停歇。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最终对付蜀汉和东吴两个贼虏,把我们的红旗插到成都和建业。如果先攻打吴国,我让参谋们粗略地算了一下,需要新造大量战船,开凿和疏通大量水道,这些都需要海量人工,大概要十万民夫连续不停地工作一百多天才能勉强完成,工程量实在太大。而且南方潮湿多雨,极易发生疫病。所以我们应先攻打蜀汉,等拿下蜀汉三年之后,我们从巴蜀顺江东下,水陆并进,气势如虹,势必能一举而灭东吴,就如同当年晋献公先灭虢国再乘势攻取虞国,秦始皇吞并韩国之后趁势灭掉魏国一样,东吴根本无力阻挡”。 司马昭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接着又把蜀汉国内的情况对众人分析了一下: “根据最新情报,蜀汉总兵力约九万左右,其中驻守成都及周边的军队约四万,其余五万分散驻守在其它各州郡。现在姜维正在沓中(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境内)种麦子,只要我们设法牵制住姜维,使其无法脱身,然后大军从骆谷直接南下攻取汉中,继而大举入蜀,可直取成都。蜀军本就不多,又分兵据守各地,兵力分散,首尾不能相顾。我们以主力围攻城池,以游军占据乡野,如此一来,即便像剑阁这样的天险也支撑不了多久,其它城池关口更不在话下。一旦我们陆续攻陷外围城池,成都必然大受震动,以刘禅暗弱的性格,到时一定不战而降。” 说完后司马昭没有让群臣再发表意见,而是直接宣布各项任命,分配好战前准备工作,将发兵时间定在八月。 钟会被任命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作为此次伐蜀的主帅。征西大将军邓艾为钟会副手,雍州刺史诸葛绪等关中守将悉数听从钟会调遣,全力配合主力作战。 不过,细细揣摩之下,这次人事安排多少有些耐人寻味。 2、避黄皓姜维沓中屯田 舍邓艾钟会领衔伐蜀 司马昭并没有任命姜维的死对头、西部战区一把手邓艾为主帅,也没有把一直对阵蜀汉的关中兵马作为伐蜀主力,而让一直留在身边、从未和蜀汉打过交到的钟会做主帅,以钟会从洛阳带去的兵马作为主力。而且在级别上,钟会的镇西将军要低于邓艾的征西将军,却要作为邓艾的上级指挥邓艾。 司马昭如此安排到底出于何种考虑,史书没有说明,咱只能瞎聊聊。 钟会追随司马家族多年,连续辅佐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二人,多次参与平叛,出谋划策,从能力上说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这次司马昭举兵伐蜀,包括邓艾在内的群臣全都反对出兵,只有钟会从一开始就坚定支持,态度非常明确。这说明司马昭和钟会两人很可能早就开始谋划此事,一直在做可行性分析。另外,这次行动规模很大,仅靠关中兵力肯定不够,必须从内地增派精锐主力。钟会最早参与谋划,在司马昭最终拍板后负责实施也算自然而然。 按常理,邓艾是最好的主帅人选,但司马昭没有选邓艾,主要原因可能就是因为邓艾反对伐蜀,意志不够坚定。邓艾自从听说司马昭要伐蜀后就曾屡次上书表示反对,认为蜀汉虽然国力较弱,但到目前为止并未出现大的内乱,君臣尚能一心,加上蜀道艰险,如果强行出兵势必造成较大损失,不如继续等待蜀汉出现大的内乱后再趁机出兵。 甚至就在这次动员会之后,邓艾还在上书表示反对,搞得司马昭很是放心不下,后来专门把自己的主簿师纂(音zuǎn)派到长安给邓艾做司马,反复做邓艾的工作,最终才说服邓艾。 不过,对于任命钟会为主帅,西曹属(官职名)邵悌表达了不同意见。 邵悌不无忧虑地对司马昭说:“如今主上让钟会统领十多万大军征讨蜀汉,但钟会却是个单身汉,没有任何家属,不宜担此大任。不如安排别人为主帅,让钟会辅佐”。 司马昭笑道:“你说的这些我能不知道吗?蜀汉一直是我们的边境大患,如今师老民疲,现在去讨伐易如反掌,可众人却都认为蜀汉不可伐。人的内心一旦产生畏惧,勇气和谋略就会降低很多,做事也就没了底气。这种情况下我如果强行安排这些人为主帅,很可能就会打败仗。而钟会自始至终都支持伐蜀,认为必会成功,所以让钟会做主帅最让我放心。退一步来说,即便灭蜀之后出现了卿所担心的事,卿还怕我处理不了吗?那时候蜀汉已经灭亡,蜀汉百姓早没了信心,不会有人愿意追随钟会图谋不轨。而我们的将士出兵日久,归心似箭,也不会追随钟会。所以说钟会如果作乱只能是自取灭亡,卿无须担心,再不要对其他人提及此事”。 在司马昭看来,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后面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司马昭有个参军叫刘寔(音shí),博学多才,通晓古今。有客人拜访时曾问刘寔:“您认为这次钟会和邓艾能灭掉蜀汉吗?”。刘寔答道:“灭掉蜀汉是必然的,只是二人在灭蜀汉后都未必能再回来”。客人连忙追问为何,刘寔却只是笑而不答。“有客问寔曰:‘二将其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而皆不还’。客问其故,笑而不答”(《晋书.列传第十一》)。 刘寔作为司马昭的参谋,能如此准确的说出最终结局,到底是因为刘寔看人和看问题透彻,预言准确,还是提前从司马昭那里知道了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不过,任何事情在发生前一定都会有苗头先出现,哪怕很不起眼。 司马昭之所以坚决出兵蜀汉,自然是基于对形势的了解。曹魏自身就不必多说了,司马昭当然也最清楚,实力比东吴和蜀汉加起来还要强大的多。而对于蜀汉,司马昭的情报工作做得相当到位,战前分析完全准确。 蜀汉总兵力此前最多不过十余万,自从费祎死后,姜维无人掣肘,三天两头没事就北上,却总是败多胜少。多年下来不但寸土未得,总兵力也不可避免的下降。司马昭说蜀汉此时总兵力不过九万,应该八九不离十。 蜀汉兵力太弱,这是司马昭认为可以伐蜀的原因之一,之二就是姜维的处境。 姜维能力虽然不及诸葛亮,但也算文武全才,是三国后期蜀汉阵营里最能打的一个,屡败屡战,只要姜维在,曹魏西部总是不得安宁,颇令司马昭头疼。姜维是征讨蜀汉的最大障碍,也是需要重点对付的人,没有之一。 洛阳禁军里有个叫路遗的车马兵,身手非常敏捷,路遗曾主动找到司马昭要求潜入巴蜀暗杀姜维,就像当初曹魏降将郭修刺杀费祎一样。司马昭还在犹豫时,从事中郎荀勖听说后赶紧劝道:“明公一直以公道治理天下,对付逆贼就应当以正大光明的方式去讨伐。如果采用刺杀这种卑劣手段,不但不能作为天下人的表率,更无法以德来臣服那些尚未归顺的人”。司马昭于是作罢。 这个故事说明司马昭为对付姜维,差点不择手段了。这些年司马昭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征讨蜀汉,姜维当然是主要因素。偏偏就在最近,蜀汉因内部权力争斗,姜维被迫前往沓中屯田,远离关中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这自然让司马昭喜出望外,认为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姜维为何突然远遁沓中去当老农民呢?实际上,姜维去沓中名为屯田,实为避祸,避宦官黄皓的祸。 黄皓是刘禅宠幸的一位贴身宦官,喜好谄媚,争权夺利,为利益不择手段。黄皓被宠幸后一直试图插手朝政。侍中董允在世时看出黄皓心有不轨,一直压制黄皓,甚至当着刘禅的面怒斥黄皓,黄皓因此十分忌惮董允,不敢越雷池一步。但董允去世后再没有人敢这么做,董允的继任者陈祗(音zhī)更是和黄皓分工明确,由黄皓主持宫内大局,陈祗主持宫外朝廷事务,两人互为表里、合作愉快。 无人掣肘的黄皓从此肆无忌惮地干预朝政,时间一久,早把什么内外之分抛诸脑后,无论什么事都会插上一手。姜维虽身为大将军,但常年在外带兵打仗,顾不上朝廷事务,虽然明知黄皓这种人迟早葬送蜀汉,却一直没有精力对付。而黄皓想完全把持朝政,手握兵权的姜维是最大障碍,所以黄皓一直密谋除掉姜维。 公元262年10月,姜维再次出兵陇西,被邓艾在侯和(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东)大败。黄皓见姜维大败,立即在刘禅耳边吹起枕头风,蛊惑刘禅以战败为由罢免姜维职务,改任黄皓的亲信、右大将军阎宇为大将军。 姜维得知后立即上书刘禅,痛斥黄皓祸国乱民,日后必会败坏国家,请求处死黄皓。刘禅本来智商就不高,加上早被黄皓耳边风吹得分不清东西南北,哪里舍得杀掉黄皓,最终只是轻飘飘回了一句:“黄皓不过一个跟在朕身边负责跑腿的小人而已,以前董允就经常痛骂他,朕也没事就骂几句,卿何必跟这种小人一般见识呢!” 见杀黄皓已无可能,而自己又因此和黄皓彻底闹掰,姜维担心回成都后一不小心就陷入黄皓魔爪,于是索性跑到沓中种地,远离政治。 蜀汉唯一能打的人跑到沓中避难,这直接促使司马昭最终下定决心。 说到这里,诸位可能又要问了,司马昭调集大军征讨巴蜀,难道就不考虑东吴的因素吗?难道不怕东吴趁机北上吗?却为何一直没见司马昭提及对东吴的防守部署呢? 问得好。 但实际上,这次伐蜀司马昭还真就没考虑东吴。在决定伐蜀的整个过程中,决策的前前后后,司马昭始终都没提到东吴。要不要加强淮南和荆州防线,要不要叮嘱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做好防备等等,这些统统都没有。 这东吴也太没面子了,完全没有存在感!司马昭没有表现出哪怕一点点担心。也就是说,以曹魏现有部署在淮南和荆州的兵力足以防住东吴,根本不需要额外部署。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蜀汉被灭的整整三个月里,东吴虽然在寿春和荆州方向同时出兵,试图围魏救赵,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司马昭把天下大势拿捏的死死地。 司马昭唯一判断失误的地方就是日后灭东吴的时机。司马昭乐观的认为拿下蜀汉后三年即可灭东吴,但后来实际上司马昭灭蜀汉两年后就病逝了,继任的司马炎直到十几年后才最终下定决心进攻东吴。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时间早已到了八月,司马昭那边已经集结好大军,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下令开拔。 一场大戏就要开演了! 3、破阳安关钟会南下入川 退诸葛绪姜维回防剑阁 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正式下令以十八万大军进攻蜀汉。 十八万大军被分为三路: 第一路,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兵马由狄道南下,主攻沓中,目标是牵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维; 第二路,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兵马从祁山出发,进驻武街(今甘肃陇南市成县西北)、阴平桥头等地,目标是切断姜维退路,阻止姜维回援成都。 以上两路大军总兵力六万余人,都是邓艾在关中的原有兵马,这两路大军的目的只有一个:牵制住姜维,协助钟会的主力顺利入蜀。如此安排也从侧面反衬出司马昭对姜维的重视。 第三路,即主力部队,共十二万余人,由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廷尉卿卫瓘(音guàn)为持节、监军。大军从洛阳出发,抵达长安后经骆谷、斜谷等入川通道穿越秦岭攻取汉中,继而南下直抵成都。 卫瓘,字伯玉,出生于公元220年, 此时43岁。 卫瓘出身于儒学世家,为人耿直,二十岁出道时即担任尚书郎。当时正是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期间,朝廷内部权力斗争激烈,暗流涌动,但卫瓘在任期间却能一直坚持秉公办事,不偏不倚,不亲不疏。担任廷尉卿(最高司法机关一把手)后,卫瓘每次处理诉讼时都会亲自到场聆听案情,无论案件大小都会秉公处理。 虽然史书没有明说,但派卫瓘这样的人做监军,当然是司马昭有意而为之。 钟会出发的那天,司马昭亲自前往城外阅兵誓师,不料大将邓敦仍不死心,在大会上还在当众劝说司马昭放弃伐蜀,司马昭一怒之下将邓敦当场斩首示众。 大军随后出发。 洛阳到关中不算远,六七百里路程,钟会很快便在九月抵达关中。 姜维虽远在沓中避祸,但情报工作却一点没耽误。钟会突然出现在关中,这立即引起姜维警觉。如果只是边境小打小闹,一个邓艾就绰绰有余,钟会作为司马昭心腹谋士,这次以镇西将军现身关中,表明曹魏一定会有大动作。 姜维立即上书刘禅,说钟会正在关中征集粮草,有明显的南下企图,希望赶紧命令左车骑将军张冀和右车骑将军廖化各带一支部队,分别把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两个重要据点,防患于未然。 阳安关后来改叫阳平关,三国时期叫阳安关,位于今陕西汉中市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镇境内,是汉中进入巴蜀的必经之地。阴平桥头位于今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境内,古玉垒关前一座横跨白水江的古桥,是陇西陇南等地进入巴蜀的咽喉,也是姜维从沓中返回巴蜀的必经之地。控制住这两处要塞,就等于堵住了曹魏由关中和陇西进入巴蜀的通道。 姜维是军事天才,多次北伐,对这些重要关口了如指掌。只是可惜,姜维的信并没有被交到刘禅手里,而是中途被黄皓截住。当然,即使被刘禅看到又会怎样,也不一定。 黄皓喜欢占卜,拿到信后谁也没说,自己跑去找了个老巫婆算了一卦,卦象说曹魏根本不可能进攻蜀汉,黄皓就再没提这事。 曹魏大兵压境,蜀汉上下竟然全都蒙在鼓里,直到钟会从关中兵分多路,经骆谷、斜谷齐头并进、直趋汉中时,蜀汉这才回过神来,慌忙调兵遣将。 右车骑将军廖化奉命前往沓中接应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等人前往阳安关,协助阳安关守军堵截魏军。驻守汉中各城的蜀军被要求放弃外围据点,集中兵力防守汉城和乐城。 命令究竟是谁下的?不清楚,也许是黄皓,更可能是姜维,反正肯定不会是刘禅。 汉城和乐城两座城池都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任期间为更好的守住蜀汉的北大门汉中而修建的。 众所周知,关中和巴蜀之间横亘了一座巨大的秦岭,汉中正好位于两者中间,是一块被群山环绕的狭小平原,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蜿蜒而过。从关中平原经骆谷、子午谷、褒斜谷(即斜谷)等古道穿越秦岭后即抵达汉中平原,然后再经阳安关、剑门关等关隘进入成都平原。所以,汉中在当时是由关中进入巴蜀的必经之地,也是这次钟会要拿下的第一个据点。 汉中是一个郡,汉中郡,不是一座城,而是一群城,上面说的乐城、汉城、阳安关都属于汉中。其中汉城和乐城均位于汉水南岸,依汉水而建。乐城在东,位于今汉中市城固县境内,主要防守从斜谷南下的敌军。汉城在西,位于今汉中市勉县(当时叫沔阳)境内,主要防守从子午谷南下的敌军。 汉城接近汉中平原的西南边缘,汉城往西南不远就重新进入秦岭。在进入秦岭的入口处有一处关隘叫阳平关,现在称为古阳平关,位于今汉中市勉县武侯镇莲水村,诸葛亮就葬在不远处的定军山下。 由古阳平关沿狭窄古道继续往南约70公里处,进入巴蜀的必经之路上,也就是今汉中市宁强县阳平关镇境内,横亘着一座极为险要的关口,这就是阳安关,也叫关城。 阳安关是进入巴蜀的咽喉,作用和进入巴蜀后的剑门关一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阳安关后来在北宋时期被改名叫阳平关,因为和上面的阳平关重名,很多人误以为三国时期的阳安关就是现在的古阳平关,一些三国地图上往往就把现在的古阳平关标注为阳安关。 除了乐城、汉城之外,汉中平原上还分布着大大小小很多城池,比如黄金城,位于汉中市洋县酉水乡境内,汉中平原的北部,当时的守将是姜维手下大将柳隐。 这么一说大家应该就很清楚了,蜀汉这边的军事部署,是以廖化接应姜维尽快从沓中安全返回巴蜀。汉中的乐城和汉城守军作为抵御曹魏的第一道防线,张翼和董厥前去协助镇守的阳安关是蜀汉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的目的是将钟会堵在巴蜀外围。如果这两道防线都没有守住,蜀汉军队只能退到巴蜀境内,扼守剑门关。一旦剑门关再被攻破,身后就是成都平原,一马平川,蜀汉再无险可守,势必大势已去。 蜀汉重点防守的地方自然是曹魏重点进攻的地方,司马昭用两路大军牵制姜维,就是为了能减轻钟会的压力,让钟会顺利拿下汉中,进入巴蜀。 之后的战事如何进展,咱们继续往下看。 钟会行军速度很快,九月还未过完就已顺利穿过秦岭抵达汉中,此时蜀汉守军已奉命收缩在汉城和乐城两座城池中,每城约有兵马五千人。 钟会命前将军李辅率领一万余人围攻乐城,命护军将军荀恺(荀彧曾孙、司马懿外孙)率一万余人围攻汉城。至于上面提到的黄金城,因为守军不多,位置也不算重要,钟会只是派了一个不知名的偏将围攻,可就是这座黄金城,还真固若金汤,一直坚持到蜀汉都灭亡了还在坚守,直到守将柳隐接到刘禅的投降手令后才最终开城投降,事后柳隐被司马昭大为称赞。 汉城守将是蒋斌,乐城守将是王含,两人依托诸葛亮留打造的坚固城池顽强坚守,李辅和荀恺猛攻多日却毫无进展。 与此同时,钟会还派了征蜀护军胡烈率军绕过汉、乐二城,直接进攻阳安关,打通南下道路。 胡烈在平定诸葛诞淮南三叛时任泰山太守,曾率游军突袭前来增援诸葛诞的东吴大将朱异的粮库,立下大功。此次胡烈随同钟会伐蜀,被任命为征蜀护军。 蜀汉派驻阳安关的主将是关中都督傅佥,原蜀汉将领傅肜之子,副将是蒋舒。奉命前来增援阳安关的左车骑将军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仍在途中,尚未赶到。援军迟迟未到完全是因为黄皓未听姜维建议,贻误战机。 蒋舒原来担任武兴督,就是武兴地区(今汉中市略阳县境内)军事主管,在任期间因表现不佳而被撤职,后来被调配到阳安关做傅佥的副手。自从被撤职后蒋舒一直忿忿不平,此时见曹魏大举进攻,料定蜀汉凶多吉少,于是暗暗决定率兵投降。 主将傅佥要求闭城坚守,不得出战,蒋舒便劝道:“现在魏军已到关前,如果我们不设法出城退敌,只是一味坚守,如何能使敌人撤军?这不是好办法”。 傅佥道:“我们奉命守关,只要能保住关城不丢就是大功。如果盲目出战,即便战死也毫无益处”。 蒋舒目的是出城投降,于是坚持说:“那你我可如此分工,你率军守城,我带兵出战,咱两各立各功,各行其志”,说完坚决率军出城,傅佥无法阻拦。一出城蒋舒便立马向胡烈投降。 两军还未开战,守军就投降了一半,士气立刻大降,随后胡烈发起猛烈进攻,最终傅佥战死,阳安关失守。 阳安关的失守是蜀汉最重大的损失,责任完全在于黄皓干政,未听姜维建议。 胡烈这边已拿下阳安关,那边汉城、乐城,还有黄金城的蜀军却还在坚守,李辅和荀恺等人焦头烂额。 钟会不愿在汉中耽搁太久,于是命李辅和荀恺二人带着两万多兵马留下来继续围攻汉、乐二城,自己则率主力绕过二城,经阳安关继续南下,直奔剑阁,也就是剑门关。途中路过定军山时,钟会还专门派人祭扫了诸葛亮墓,并下令严禁在墓周边放马砍柴。诸葛亮墓位于汉中市勉县定军山下,离汉城不远。 东线钟会主力大军的进展暂时说到这,接着说西线邓艾和中线诸葛绪。 第一路邓艾由陇西南下,之后兵分三路杀向沓中。 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接进攻姜维大营,命陇西太守牵弘和金城太守杨欣分别进驻姜维大营的东西两侧,和王颀一起,将姜维四面合围。 第二路,也就是中路、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由祁山南下后,按计划顺利抵达阴平,抢在廖化之前控制了阴平桥头,堵住姜维回撤巴蜀之路。廖化抵达阴平后,见诸葛绪三万大军已占据桥头,无法继续前进,也无力进攻,只得远远扎下营寨,静观事态变化。 如果邓艾进展顺利,姜维根本没机会逃出包围圈,何况还有诸葛绪拦住退路。不过,虽然姜维对阵邓艾时输多胜少,但姜维毕竟是蜀汉后期第一武将,加上如今攻守易势,姜维可没那么好对付。 早在钟会由关中南下汉中时,姜维就已经得到消息,确定了曹魏大举入侵的判断。这种情况下姜维哪里还能安心在沓中种地,于是立刻把铺盖卷一收拾,率军回撤。 邓艾深知一旦姜维得知钟会南下后必然撤军,遂命王颀等人轻装简从,昼夜兼程赶往沓中。但终究还是姜维快了一步,赶在王颀等人到来之前撤离沓中。 王颀等人玩命追击,一度在强川口(甘肃南部和四川交界处,白龙江口)追上姜维后军。姜维无心恋战,牺牲小股部队拖住追兵后继续加紧东撤。但这次姜维却是晚了一步,前面诸葛绪的三万大军已经在阴平桥头等候多时了。 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姜维进退维谷。不过姜维毕竟是姜维,这根本难不倒他。 姜维立马下令改道,由孔函谷(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南部)突然北上,准备绕到诸葛绪的北面攻打诸葛绪。 这一举动立即惊出诸葛绪一身冷汗,东边有廖化守着,如果北边再被姜维堵住退路,准备和邓艾一起包姜维饺子的诸葛绪反而要被姜维和廖化包了饺子。 姜维这招反包围的效果立竿见影,诸葛绪赶紧下令撤出阴平桥头,暂时向北撤退三十里,跳出包围圈,确保自身安全。 正所谓兵不厌诈,却不知这正是姜维的调虎离山之计。姜维一心回防巴蜀,根本无意和诸葛绪纠缠,做出北上姿态只是诱使诸葛绪撤离阴平桥头而已。 姜维一见诸葛绪撤军,立即调转马头直奔桥头而去。等诸葛绪回过味来,知道上当后再率军杀到阴平桥头时,已晚了姜维整整一天,追都追不上了。 在邓艾、诸葛绪两路大军六万人马的围追堵截之下,姜维只是略施小计就摆脱困局扬长而去,实在让人禁不住拍手称妙。 姜维的成功也意味着邓艾和诸葛绪的失败,两人并没有完成司马昭交给的牵制住姜维的目标。 顺利过阴平桥头之后,姜维和廖化合兵一处,即刻北上增援阳安关,却不想途中得知阳安关已经失守,只好停止北上,暂时驻扎在白水(今四川广元境内白龙江江畔)。几天后,姜维和廖化遇到了原本打算北上增援阳安关的张翼、董厥等人,众人会合后商议,最终决定向南撤到剑阁(今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即剑门关所在地),依靠剑门关天险堵住曹魏大军。 钟会兵锋直指剑阁,邓艾攻下沓中,姜维败逃,蜀军仅剩剑门天险……一道道报捷文书雪片般飞往洛阳,司马昭志得意满。 于是,公元263年十月,司马昭再次授意魏元帝曹奂封自己为相国,爵位升为晋公,加九锡等等大礼。 司马昭先是仍旧假装辞让,然后司空郑冲率文武百官一起劝进。见火候已到,于是司马昭欣然接受。日后司马炎称帝时立国号为“晋”,便源自其父司马昭的晋公封号。 司马昭借着钟会大胜在洛阳光彩熠熠,却不料钟会那边很快就出了大问题。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