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志
药品集采,进口原研药退出公立医院后,人们对药品质量风险的担忧,终于被证实了。
最近,北京、上海等地的多位医生反映,“集采药品质量参差不齐,药效不稳定”。
如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提到,集采药物在价格低的情况下,药物质量可能不稳定,存在“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等问题,有的国产降压药,“一粒血压降不下来,需要两粒”……
一片阿司匹林低到只要3分钱,能安全有效吗?以前,大家对集采药的担心,更多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这一次情况不一样,是在大型三甲医院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疗界专业人士集体发声,吹响了安全警报。
针对此事,国家医保局现在已经牵头调查。药品安全不是儿戏,集采药的疗效和质量,到了必须认真审视的时刻。
01
所谓药品集采,简单来说,就是国家组织药品大规模集中采购,来给医疗机构使用。
在集采之前,药品进医院,一般是医药代表去推销谈判,中间流通环节很多,一款药品最终给到患者手上的价格,包含了市场推广,甚至打点、回扣等成本。改为药品集采,等于直接砍掉了中间商。
国家推行药品集采制度,核心目的就是省钱,因为没有中间商了,而且大规模采购,可以以量换价。当然,这里的省钱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替患者减负,二是替医保资金减压。
自从2019年启动试点以来,药品集采已经进行到了第十批,我们也见证了很多次“灵魂砍价”的名场面。药企们报价激烈厮杀,刀刀见血,总之一句话,把价格卷到极限。
从患者的角度看,药价有没有显著下降?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药价不仅是降了,还降到了一个让老百姓都觉得离谱的程度。
比如,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叶酸片,只要3分钱;一片降糖药西格列汀片,只要2毛钱。
这样的价格到底有多廉价,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概念,我再举个例子,500ml一瓶的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集采的最低价只有1.63元。
我们去买一瓶矿泉水,还需要2块钱,但买一瓶注射液,竟然只要1.63元,制药比卖水还便宜了。别说普通人,就是一些药企代表,也表示“这绝对不赚钱”,“是自杀价”。
而集采药之所以便宜到令人难以置信,除了生产工艺比较成熟外,主要还是因为,它们基本都是国产仿制药,不像进口的原研药那样,有高昂的研发、推广成本。
前不久公布的第十轮集采药名单,“平均降价幅度创下历史之最”,其另一面,是进口原研药全面退出。比如前面提到的西格列汀片,原研药厂默沙东报价高达7.38元/片,在仿制药2毛钱的“地板价”面前,哪里还有任何竞争力?
这就导致,在卷价格的采购模式下,生产成本更低的仿制药,几乎以碾压式的优势,将进口原研药全面打败,将它们赶出了公立医院和医保支付体系。
作为患者的直观感受就是,药价确实便宜了,但想要买到疗效可靠的进口药,越来越难。比如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进口阿奇霉素,现在的公立医院基本上很难开到了。
02
国产替代进口,牟取暴利的外资药企,从公立医院,甚至是国内市场,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听上去,这是一件既民生,又符合民族主义叙事的双赢好事。
但实则不然。以前,大家都为“灵魂砍价”拍手叫好,认为办了一件实事,现在发现,原来事情远远没那么简单。
如那些疾呼的医生们所言,集采极限低价的代价是,从医生到患者,正在慢慢失去用进口药还是国产药的选择权,仿制药大规模替代原研药的质量风险,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并不是唱衰国产药企,事实就是,不少仿制药的质量、疗效,确实跟进口原研药存在明显的差距。
比如,2012年发布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到,“部分仿制药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国产药企的成长如何呢?
我看了下2021年年底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没有特别点名仿制药,但有这么一句话:
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同时还提到,“继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质量提升”。
也就是说,现行的一致性评价的技术标准,本身就是不够完善成熟的,就算通过了一致性评价,进入了集采目录,也不意味着,仿制药达到了原研药一样的质量和药效。
原因很简单,国内那些药企也不是慈善家,要赚取利润,就要压缩成本。为了过评而抛出一个极致的低价,甚至跌破成本价,就可能造成生产质量的不稳定。
有的药企为了牟利,在通过集采,拿到进公立医院的入场券之后,甚至可能降低用料标准,导致药品的疗效打折扣。
集采药的质量和疗效差,之前大家最多只是怀疑,没有证据,这一次是医疗行业的权威人士集体发声,他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仿制药的临床使用情况更有发言权,他们的说法,等于让外界的担忧,彻底成为实锤。
这里必须要为这些专家们点个赞,他们冒着质疑国家政策的风险,勇敢地说出实情,把问题挑明,引起舆论的重视,并推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调查。
最近,从汽车到电商、外卖等行业,“反内卷”的风暴刮向各行各业,矛头直指低价的恶性竞争。药品领域的价格内卷,存不存在同样的问题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药品安全不是儿戏,不能陷入极致低价的内卷逻辑中,导致本末倒置,为了给医保资金减负,而牺牲药品的质量和疗效,更不能被民族情怀绑架,落入不得崇洋媚外的政治正确中,操之过急地挤走进口药。
医生和患者失去选择权,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的速度过于猛烈,最受伤的是谁?还是那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穷人。
对富裕家庭来说,医院医保买不到的进口药,照样可以高价在院外自费购买,那些穷人就只能默默接受质量和疗效不稳定的仿制药了。
缓解看病贵的集采,最后变成牺牲穷人,这不是医保改革该有的样子。
集采说药价降低了,,,现在是老百姓没感觉降低反而花钱更多了,质量还有问题,这也太可怕了吧,这是药,治病救人的
价低沒药效又何用?光省钱又有何用?搞来搞去越搞越乱,钱没少花病看不好怎么办?
一片乱相
集采就是一件最愚蠢至极的事情!
可能进口药没利益,
请问专家?七八十年代国字药品出厂那来的医药代表?为何要设计个医药代这个中间商呢!干嘛不直接从药厂直接到医院呢?????
药物或者器械真正效果谁最了解,肯定是一线临床医生啊,但是在集采之前,谁问过医生的专业意见?一帮算账的来指导这么复杂的医疗,不出问题才是活见鬼。
集采、带量采购,难道因为价格降低了采购量就变大了吗?
主要是回扣少了吧!支持医保政策
药还是原来那药价还是原来出厂那价只不过没来了中间那部分回扣罢了触动了中间吃惯回扣者的利益大家说呢一片唉嚎是谁谁知道
管它有没有效,按指南来就不会犯错,用集采药还能降低处方均值,上头怎么考核咱就怎么应对,至于疗效什么的那都是次要的
几分钱的药,一块多的注射液,到了病人那里是多少钱???
这就是灵魂砍价的后果
进口阿奇和国产阿奇有啥区别只有胃知道。
这应该是某个利益团体做的文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大家不要听他们造谣,只是药价低了,但药的质量不低,甚至比进口药都好。只是国家给老百姓担负了大部分费用。
谁在攻击集釆制度?对普通人来说,集釆就是好。集釆有问题,改了就是,但攻击集釆,就是替无良资本说话!网络有记忆,小心以后拉清单!
嫌进口药贵时印度药都想用,有药效差短时又想进口药,又不是舍得花钱买不到进口药,那有十全十美的事
再低的药价用到病人身上不便宜,建议取消医药代表。吃药品回扣的人要判刑。
现在医院(医生)是否还有药品回扣情况的存在呢?
只要资本参与,好事也成了坏事。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没有进口的药没有进口的仪器你们就治不了病了?要你们还干什么!
一个青霉素 现在国内都没弄明白 ,,打脸不
全是带节奏!前天刚从医院开出进口药,雷诺得戈舍瑞林,这段时间网上疯狂的带节奏,不知集采动到谁的利益了…
爱国就多用大家爱国多支持
中国智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便宜没错,但质量过关。
没办法!瞎怼,
心理作用,药都一样
关键在于质量
集采药不验证,不抽检嘛,又是一个懒人问题吗?
我想知道,药品集采后,医院治不好病了吗,如果不是,那就是有人要作妖
可笑
谁也卖不了这么便宜,这么便宜那个药厂也没法干呢
集采应以质量为主,定价采购,谁最接近标杆价格,谁中标
又在给进口药洗白。赶紧去天猫代购原研药去!
牟利只是个笑话,中标意味着还能生产一年。试问两年后病了会有药吗?
是因为外企没回扣一说?所以不进口了?
没有数据支持,属于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