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三代门人,黄天化应劫被封炳灵公,为何土行孙只是土府星?

史典籍说 2025-04-22 14:17:08

在封神之战中,阐教的三代弟子中有六人最终被封神,分别是韩毒龙、薛恶虎、黄天化、龙须虎、杨任和土行孙。这些人中,黄天化和土行孙的命运尤其让人感到遗憾。黄天化年纪轻轻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武艺和智慧,而土行孙则以其独特的遁地术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然而,尽管他们各有所长,最终都未能逃脱封神榜的命运。他们的故事在封神演义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成为了后人讨论的焦点。

先谈谈黄天化这个人。

黄天化作为黄飞虎的大儿子,三岁时被清虚道德真君看中,收为徒弟,从此成为阐教第三代弟子。他在青峰山的紫阳洞跟随师父学习武艺和道法。

黄天化在黄飞虎遭遇困境、被迫逃离五关之际,才得到师父的准许,动身前往潼关与父亲相认并施以援手。然而,由于事先未获师父的明确许可,他在成功解救黄飞虎后,并未跟随父亲一行人前往西岐,而是选择返回山中,继续跟随师父潜心修炼。

在魔家四将进攻西岐之际,黄天化受师父之命再度下山,前往西岐助战。当时,他的家人都在西岐城内,重逢后黄天化一时兴奋,竟忽略了阐教的规矩,直接脱下了道袍,随父亲黄飞虎换上了象征王族的服饰。

黄天化的行为在阐教看来无异于背叛根本,这种行为导致他在与魔家四将的对抗中遭遇不幸,最终被对方击败。

黄天化肩负着消灭魔家四将的任务,因此他的师父清虚道德真君安排人将他的遗体带回山中,成功使他复活。随后,清虚道德真君将法宝攒心钉交给黄天化,让他带着这件宝物下山,继续完成消灭魔家四将的使命。

在攒心钉的助力下,黄天化成功击败了魔家四将。此后,他便留在西岐,担任姜子牙的开路先锋。

在此期间,黄天化为西岐做出了重大贡献,最终在金鸡岭战役中不幸被高继能击败身亡。

在姜子牙主持的封神仪式中,黄天化被册封为三山正神炳灵公,位列封神榜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的第二位。

接下来,我们说说土行孙。

土行孙是惧留孙门下弟子,这位阐教金仙的徒弟看起来像个小孩,实际上他已经活了一百多年。

土行孙之所以出现在封神之战中,主要是被申公豹的花言巧语所蒙骗。然而,他到了战场后,并没有站在姜子牙这边对抗商纣,反而倒戈相向,帮着商纣对付西岐和阐教的同门。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土行孙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对教派的背叛。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他被师父制服后,竟然与年轻漂亮的邓婵玉结为夫妻。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违背了教规,还引发了更多的争议。

这种行为,先不论是否违反了阐教的规矩,单从修行者的身份来看,就显得特别不合适。修道之人本该清心寡欲,行事端正,可他这么做,明显偏离了修道的本分。

土行孙既背叛了教派,又娶了妻子,按理说,严格的门规应该让他无法留在阐教。然而,在他的师父极力请求下,姜子牙最终还是把他留了下来,并让他负责押运粮草的工作。

后来,土行孙靠着地行术的本事,为西岐打了不少胜仗。可到了渑池之战,为了对付同样精通地行术的张奎,他决定回山找师父帮忙。没想到,在回去的路上,张奎突然出手,土行孙不幸被杀。

在姜子牙主持封神仪式期间,土行孙被授予土府星君的称号,成为斗部众神中的一员。

这就引出了一个疑问:同样都是阐教的第三代弟子,黄天化遭劫后受封为炳灵公,但土行孙为什么只被封为土府星君?

正如之前提到的,炳灵公在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中位居第二,地位显赫。相比之下,土府星君仅仅是封神榜中斗部众多星辰之一,职位相对较低。两者在神职体系中的层级差异相当明显。

从实际能力和贡献来看,土行孙确实比黄天化更出色。他不仅寿命更长,而且建立的功绩也更为显著。

土行孙虽然有不少功绩,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他的错误。光是背叛教派这一条,就足以让他永远无法翻身。再加上他始终改不了好色的毛病,更是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这两点加在一起,彻底毁掉了他可能取得的成就。

土行孙虽然立下不少功勋,但他的罪行无法被抹去,因此最终只被封为土府星。他的贡献不足以掩盖其过错,封号也仅仅停留在这一级别。

黄天化在家人重逢的喜悦中一时迷失了自我,但这种忘乎所以的行为最终招致了魔家四将的诛杀,这无疑是对他的严厉惩处。此后,他始终坚守对师门的忠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相比之下,黄天化的过失算是轻的,土行孙的问题可就严重多了。正因为如此,在封神榜上,两人的地位才会有明显的区别。黄天化顶多是小打小闹,土行孙那可是大错特错,所以最后封神的时候,待遇自然不一样。说白了,一个犯错程度轻,一个性质恶劣,结果当然有高低之分。这种差距,完全是由他们各自的行为决定的。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