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演戏,老实做人,演戏不但认真还得较真。”
这是著名演员王铁成眼中演员的基本素质,但现在能做的年轻演员已经变得原来越少。
反观以前的老戏骨们,他们各个都将演员当成普通的职业反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
王心刚就是这样,工作上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生活中细心陪伴照顾生病的妻子5年。
如今早已退休的两人也算是可以安享晚年,还能一起回忆曾经相濡以沫的岁月。

1932年,出生于乱世的王心刚,从小就对艺术十分的喜爱。
只可惜,那时候国内形势还比较动荡,王心刚从小并没有能够得到艺术方面的常规学习。
他只能凭借着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自行摸索。
17岁那年,王心刚随着时代的潮流参军入伍,而那个时候他就将目标瞄准了文工团。
因为长相高大帅气,在演戏方面又颇有天赋,王心刚成功地被分配到了东北军工局文工团进行工作。

在那里,他成为了一名话剧演员,正式的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没有人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王心刚也是如此。他在文工团里从17岁到24岁,当了整整七年的配角。
但是他没有放弃,也没有放弃努力,反而日复一日的排练,锻炼自己的基本功。
那些年里,他虽然只能站在舞台的边缘,但是演技却变得越来越扎实,只等一个机会他就能一飞冲天。
那一天,很快就来了。
那是1956年,电影《寂静的山林》导演四处寻摸合适的男主人公。
因为男主人公是军人,导演在四处碰壁之后,突然就把主意打到了各个地区的文工团身上。

于是,王心刚那种高大帅气,看起来有英姿挺拔的气质,成为了导演心目中男主人公的不二人选。
之后,导演发现王心刚不仅仅长得帅气,而且演戏基本功十分的扎实,于是便立刻拍板,决定他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男主角。
那是王心刚第一次登上大荧幕的舞台,充满压力的情况下,他也充满了斗志。
在他的不懈努力和虚心求教之下,这部电影大获成功,而他塑造的男主人公,更是成为了很多老一辈人眼中的白月光。
这部电影在当时大获成功,王心刚也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演员之一。
但是,王心刚却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因为人们的关注,觉得自己压力颇大。
在这股压力之下,王心刚变得更加勇敢,更愿意尝试不同的角色。他渴望在不同的作品当中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就这样,在王心刚的努力之下,《牧人之子》的成功上映,让王心刚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他的努力和天赋,被八一电影制片厂看在眼里,很快就得到了对方的聘请,成为了一名专业的演员。
刚刚加入新的工作环境,王心刚就用一部《永不消失的电波》,证明了对方的选择没有错。
在那部电影里,他一反常态地扮演了一个反派角色。这与他以往正派的军人形象格格不入。
很多的粉丝,对此十分的不满意,但也不得不承认王心刚的表演,入木三分。
也是凭借这部电影,王心刚证明了自己的演艺道路,是不该受限的。
最后到了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八一制片厂又推出了彩色电影《海鹰》。
这部电影,直接让王心刚的演艺生涯达到了巅峰,而他和王晓棠之间的搭档,更是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要知道,当初王心刚为了演好那个快艇艇长,甚至专门跑到海军的快艇上,和普通军人同吃同住了好几个月,就是为了感受海军身上不一样的独特气质。
他始终认为,想要演好一个角色,就必须要赋予这个人物最基本的人格底色。只有了解他的工作环境,才能让一切的表演浑然天成。
事实证明,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电影刚一上映,他就成为了全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男演员。
与此同时,他在电影当中与王晓棠扮演的夫妻,同样也成为了观众们眼中最郎才女貌的样子。

那个年代的人们,嗑起CP来同样让人招架不住。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们在电影当中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生活当中也理应如此。
为了给自己的妻子更多的安全感,因为为了能够让自己尽快远离绯闻,王心刚被迫宣布自己早已结婚生子。
一时之间,观众们的质疑声和羡慕声,蜂拥而来。
二、不离不弃,照顾病妻5年王心刚并不会过多地曝光自己的私生活,因此那个时候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59年,王心刚就已经和自己的妻子杨绍采,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心刚和杨绍采曾经是同事,之前因为合作拍戏产生火花,最终选择走到了一起。

为了支持王心刚的演艺事业,为了做好他最坚实的后盾,杨绍采做出了很多的牺牲。
尤其是在两个人结婚生子之后,杨绍采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于是便慢慢地淡出了舞台,将全部的重心都放在了家庭上。
而王心刚,同样也没有让杨绍采失望。他理解妻子的付出,因此总是愿意给妻子最大的安全感。
这也是为什么当他和王晓棠的绯闻甚嚣尘上的时候,他选择公开自己已婚的主要原因。
结婚之后的王心刚和杨绍采,可以说是度过了一段十分甜蜜的岁月。但是噩耗,在1972年的时候突然降临。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杨绍采本就一直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又因为闺蜜突然轻生,杨绍采脑子里紧绷的那根弦,突然就断了。
之后,杨绍采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甚至还会经常陷入幻觉当中。

脾气暴躁,自残,都是那个时候的家常便饭。王心刚为此焦头烂额,只能更多的陪伴在妻子的身边,希望能够缓解她焦虑的情绪。
为了照顾妻子,他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为了避免刺激妻子,他只能大半夜的起来熬药,偷偷摸摸地端给妻子喝。
那几年里,王心刚几乎在杨绍采身上耗费了所有的精力。哪怕是在睡觉的时候,她也要始终保持警惕,观察妻子的状态。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五年。
在那五年里,不是没有人劝王心刚离婚,不是没有人给王心刚介绍新的女朋友。

但是王心刚,态度十分坚定的拒绝,他只想陪在妻子的身边,只想照顾妻子,让她慢慢地恢复健康。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绍采终于在1977年的时候,基本恢复了健康。
杨绍采从她的手上,再次接过了家庭的重任,也让王心刚可以将自己的重心,重新转移到工作上。
于是,在妻子好转的第二年,王心刚就拍摄了电影《大河奔流》,重新回到了观众的视野当中。
之后的多年里,王心刚一直没有停息,奔波在各个剧组当中。
他的努力,也终于换来回报,在1988年的时候,他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

直到1988年,他终于登上国家一级演员的宝座。
三、不贪名利,安度晚年王心刚在1988年拿到了国家一级演员的头衔,但其实早在1987年的时候,王心刚就已经宣布暂时退出影坛。
他的决定,让很多观众十分不舍。但是他却十分坚定,从此便淡出了大荧幕。
一直到后来,有人偶然在美国遇到他,才惊觉,他似乎已经定居美国。
很快,王心刚针对这样的传闻就进行了辟谣。他表示,自己前往美国只是为了帮助儿子照顾孩子。
果不其然,过了没几年,王心刚就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大连定居。
在那里,他和自己的妻子开启了温馨美好的晚年生活。
2006年的时候,《我的长征》导演翟俊杰,突然找到了王心刚。
在导演的多次邀请之下,王心刚最终决定参演,也为自己精彩的电影人生,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