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孙权勾结发动贸易战、关税战,曹操只用一招就轻松化解:你们乱印钞票,我不认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5-04-10 12:07:47

汉末三国乱世有多乱,用诸葛亮的一句话就能概括:“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自然也就会各自收税,收税的同时,还免不了在“敌国”之间做买卖,即使是到了三国争霸时期,蜀锦依然在三国畅销,东吴和西川也没有为打造兵器缺少原料发愁。

曹操与刘备孙权鼎足三分,打的不仅是白刃战,更多的还是经济战,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也是以攻为守——万一战火烧到西川,蜀汉就没有时间发展生产,是不可能长期坚守的。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三国也有经济战或关税战,刘备和孙权为代表的“西方联盟”的做法,跟美稀宗和美懂宗差不多——印钞票。

刘备比较喜欢打仗,但打仗是需要经济支撑的,刘备给部下的赏赐十分丰厚,蜀汉的军费开支也大得惊人:蜀汉灭亡的时候,兵民比例超过一比十,庞大的战争开支,让刘备捉襟见肘,于是贪官之子刘巴想出了一条“妙计”:大印钞票。

印钞票是形象的说法,当时叫铸钱:“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所谓“直百钱”,就是用铸造一枚五铢钱的铜,铸造当一百枚五铢钱花的钱币,这就跟几十年前废除“金本位”一样,钱币的流通价值和实际价值脱钩了。

刘备一开始铸造的“直百钱”最初还不错,重八铢,径一寸一分;后来铜还是不够用,就减到四铢,径七分;刘禅时期的“直百钱”重不到半铢,一口气就能吹跑——东汉到魏晋一斤十六两,1两13.92克,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一铢约等于现在的0.58克,半铢有多轻,大家可以想象得到。

古代度量衡一直在变化,西汉一斤258.24克,东汉一斤222.73克.也就是说东汉的一斤大约折合现在四两半,关羽即使真有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放在今天也不到四十斤。

孙权作为刘备的盟友,也跟风照做,弄出了重十二铢的“大泉五百”和重十六铢的“大泉当千”。

古代的货币一般都是“铜本位”,有时候铜钱的自身价值甚至会超过流通价值,于是有很多有钱人就拿铜钱来铸造器物,价值甚至能翻倍。

经过刘备孙权这一番“狂印钞票”的操作,东吴西蜀的老百姓傻了,文臣武将大多数也傻了,没蒙圈的可能只有刘巴张昭等少数人而已——他们事先知道了“国家”要搞这一套,肯定会囤积大量铜制品(不仅限铜钱)。

刘备大印钞票,得到赏赐的人不知道会怎么想,但关羽和吕蒙肯定是一头雾水的:刘备赐给关羽五千万钱,孙权赐给吕蒙一亿钱,您说这钱在荆州有人认吗?

刘备和孙权滥发铜钱,就跟抗日战争时期倭寇印法币假钞到国统区买东西一样,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扰乱对手的经济。

实事求是弟说,刘备孙权的乱发大额钱币,一开始确实给曹操制造了很多麻烦。建安十三年曹操下令统一使用朝廷铸造的五铢钱,结果被刘备孙权大量搞去后重铸,他们搞钱的办法是“毁钱炼铜”,弄得“朝廷”铜资源紧张难以继续增铸钱币。

东吴和西蜀确实有一些特产,比如四川的蜀锦和江南的鱼米,但是曹操也不傻,刘备和孙权那里过来的商人,拿着“直百钱”和“大泉当千”,来几乎什么都能出产的曹魏(严格一点来说是大汉或中原地区)买东西,一来一回,一本万利,结果曹操只用一招就破解了刘备孙权的经贸战“高招”:不管你的钱币“面值”如何,我只看你的铜钱重几铢!

不管哪里的商人,都是要向官府交税的,曹操掌控的大汉朝廷只认五铢钱,什么当百当千,交税的时候只当一枚五铢钱,于是官府不认的结果就是商人不认,老百姓不认,东吴西蜀商人到中原做买卖,就只能以物易物,这下子反倒促进了中原经济发展——不再有两地商人到曹魏只卖不买的情况了,而曹魏的五铢钱,到吴蜀两地却大受欢迎,结果曹操对刘备孙权,实现了大额贸易顺差。

最先支撑不住的是孙权,他的钱币标值最高,曹操不认,刘备也不认,只好又于东吴赤乌九年(公元246年)下令收回大面额钱。

这场贸易战持续了很多年,打不过曹操的孙权只好从本国老百姓身上捞油水,就连老百姓卖鱼,也要“黄鱼一枚收稻一斛”,孙皓当皇帝的时候还征收过财产税,那就是所谓的“算缗”:价值二缗的财产要上缴一算的税(百分之六),小手工业者减半,每四缗收一算(百分之三)。

三国时期也有关税,但曹操是不收关税的,到了曹丕执政时期,最高也不过百分之十,所以相对而言,中原地区在经济和人才方面的号召力是明显高于东吴西蜀的。

如果把曹操称为中原,那么刘备算西方,孙权算南方,西方乱印钞票的结果,是“民有菜色”,最后乱象频仍,被曹魏一击而夸——人心散了,诸葛亮复生也救不了蜀汉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像美稀宗、美懂宗一样狂发钞票、乱征关税,那不过是穷途末路的挣扎而已,最后的下场,是老百姓变穷了,国力也没有增强,跟有完整产业链,什么都能生产、什么都不缺的中原打贸易战、关税战,西蜀还真不是对手:属于奢侈品的蜀锦,可以用其他绸缎布帛替代,而曹操实行盐铁专卖,一下子就掐住了刘备和孙权的脖子。

我们细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教训:当你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就根本不用惧怕敌人发动贸易战、关税战,曹操在广大的中原地区可以实现内循环,门阀势力强大的东吴西蜀不能上下一心,又岂能不败?读者诸君将今比古,是不是也会受到一些启发?

0 阅读:17

半壶老酒半支烟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